影視資源對初中歷史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1-02 09:53:29

導語:影視資源對初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影視資源對初中歷史教學的應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在各行各業中應用的推廣及深入,現階段的初中教育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多媒體成為了當下教學中較為普遍應用的創新教學模式。初中歷史教學中多數教師習慣通過一些影視資源豐富初中歷史的教學內容,能將枯燥繁瑣的歷史事件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因此,基于信息化教學背景,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影視資源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影視資源屬于一種可視性的教學資源,能有效地轉變以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轉變學生以往對于歷史學科教學內容的固定印象,促進學生們在影視資源中更直觀的掌握歷史事件的現實意義。

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影視資源優化教學的必要性

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限制和影響導致各類問題出現,使得整個初中歷史的整體教學效率受到嚴重影響,不利于培養和強化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乏味。教學中大多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歷史知識點的教授,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缺乏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和機會,只能跟隨教師的節奏被動接受,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2.初中生年齡小,缺乏理性邏輯思維,很難把學習歷史知識同國家社會發展以及自身的需求聯系起來,不能建立時空網格知識體系,因而導致學習難度增強,學生只能在枯燥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被動記憶歷史事件條目,無法很好地結合自己的學習需求明確學習目的,尋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長此以往會喪失學生對歷史知識點的學習興趣。3.大多數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受限,未能很好地結合信息化教學背景選擇創新優質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使得信息化教學優勢無法得到相應的發揮,影響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及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只能通過書本和教師的講解了解和學習歷史,影響了學生綜合歷史素養的培養。因此,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師應不斷通過影視資源的教學,豐富歷史教學內容,促進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利用影視資源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隨著創新教學理念的發展,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途徑展示與歷史知識點相關的歷史資源,能幫助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和角度理解歷史知識點,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充實和豐富,創新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給予學生直觀視覺及聽覺方面的熏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融入歷史資源中結合課本分析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通過影視資源的教學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重視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教學,這一思維能力主要是指分析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影視資源的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充沛情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使得學生樂于融入情境展開自主學習,更好地通過視頻資源鍛煉歷史思維能力。第三,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影視資源還可以方便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初中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很難牢固掌握和理解歷史教材內的知識點,在教學中應用影視資源能為學生營造優化教學空間,使得學生能深入其中感受歷史氛圍、“觸摸”歷史人物、置身于歷史事件的發展始末中去理解歷史,掌握歷史,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多元化的歷史課堂。

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影視資源的途徑

1.結合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好地選擇影視資源基于信息化教學大背景下,智慧課堂、翻轉課堂等帶動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如何進行高效質優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用影視資源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學習需求選擇內容。在選擇影視資源的過程中應遵循真實性的原則,尊重歷史并要求其符合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且選擇的影視資源還應緊密貼合歷史學習需求。這樣才能通過影視資源的教學更好的重現歷史,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相應的歷史背景中去了解更多學習內容,強化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教學,教師應選擇與抗日戰爭主題相關的電視劇《最后一戰》中經典的影視資源,促使學生通過直觀的影視資源看到抗戰勝利的艱辛及廣大人民為了“站起來”而做出的犧牲和努力,讓學生更加理解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同時了解到中華民族的偉大。通過選擇與教學內容契合的影視資源,更好地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供學生深入學習,強化學生學習過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初步樹立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2.通過影視資源更加直觀的重現歷史,解讀歷史初中生正處于思維和身心高速發展的時期,其在學習過程中極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對于新鮮事物更感興趣等特點。因此,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應充分發揮影視資源獨特的教學優勢重現歷史,使得枯燥無味的歷史書本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夠更加的立體及深入,讓學生有一種看電影了解歷史的感受,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發生始末的掌握和了解,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轉變學生以往的學習狀態,提高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如在進行《鴉片戰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鴉片戰爭”的電影片段來重現當時的戰爭背景及人們深受鴉片侵襲的痛苦和奢靡的場面。學生在觀看這一電影的過程中充分融入其中,對當時英國將鴉片大量輸入我國侵害我國人民、將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代、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進口、英國資產階級發動侵華戰爭、道光皇帝害怕立即撤去林則徐的職位與英國談判、簽訂《南京條約》、英法聯軍的侵華戰爭等等歷史事件的始末進行充分的了解,讓學生更深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及敵人對我們的侵害,深刻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這一事實,加深學生對于鴉片戰爭的了解,以此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民族自豪感,促進學生綜合歷史素養的培養。3.通過初中歷史影視資源的教學反思歷史新課程改革目標下,初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引發學生深入歷史中探究歷史真相,歷史探究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分析。這就要求教師在影視資源教學的基礎上更好地延伸歷史知識點,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能更好地帶著問題融入歷史知識點及影視資源中去分析、思考及探究,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及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歷史素養的培養。如在進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為學生播放影視資源“火燒圓明園”的片段,學生在看到電影之后會產生無奈、憤恨、惋惜的情感,并充分認識到了清政府的無能和軟弱。在觀看影視資源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八國聯軍侵華的火燒圓明園這種無恥的掠奪行為說明了人的什么本性?這一事件的發生又說明了清政府的哪些問題?”提出問題后給予學生自主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促使學生形成發現、分析、思考及解決問題的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總之,隨著信息化教學背景的深入及發展,現階段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中越來越重視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影視資源的教學能很好的“重現歷史”,讓學生深入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更好地感受和體驗歷史,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歷史學科素養,探究深層的歷史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深化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認識和了解,在反思歷史的過程中,成長為未來的社會國家的棟梁之才。

作者: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