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史料教學運用
時間:2022-06-07 04:29:21
導語:高中歷史史料教學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史料在我們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1.賦予歷史時代的氣息
現在,好多學生不愿意記憶歷史知識,甚至有的學生花時間去記憶了,但就是無法靈活的運用和掌握知識,歸根究底就是因為僅僅是死記硬背了歷史知識,而沒有通過對一階段人、物、事的詳細了解來把握歷史知識,也就是沒有賦予歷史時代的氣息。
2.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通過掌握大量的史料可以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即站在歷史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是潛移默化的事情,就像豐富課外知識一樣需要日積月累,知道的史料越多,那么我們的歷史思維能力越能得到發展,思考歷史的方法和角度總會以站在歷史的角度為前提。
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應用史料
1.以教材中的史料為基礎
一般教材上所提及的史料都是相對而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老師必須充分利用這些已知的典型史料。在高中歷史教材中,每一節書后都有其相應的史料思考題,可往往由于時間的有限性,老師常會忽視對書后史料思考題的講解,其實不應該采取這種忽視史料的教學模式。書上的思考題目都是出書人經過仔細的推敲后才選出的有關書本內容以及相關史料的題目,這些題目都是用來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的,所以老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好這些史料。有時間的話,在備課的時候還可以適當的做一些補充,把史料和教材相結合,先簡單的給出一些提示和答案,最后在教學中把史料和相應的思考題都融入到課堂中去,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歷史,嘗試讓學生分析歷史或史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事例的分析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因此這就需要老師要立足于課本的史料,可以適當的加以補充,給學生做詳細而又形象的解釋。
2.補充恰當的課外史料
由于在有些教科書里書后的題目有限,或者有的和課本所涉及的史料沒有太大的關系,這樣僅有的書本知識難以讓學生透徹的理解歷史知識,這是就需要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多花些時間去查找一些與本節有關的典型的史料來做說明和補充。課外史料的補充并不是隨手捏來就可以了,必須要能夠和所學的歷史知識恰當的結合在一起,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典型。我想這和老師的閱讀量也有一定關系,老師要在平時多注重對史料的積累,這樣需要用的時候才能在第一時間找出來。還有一些難以直面描述的歷史知識,這是僅靠老師很難給學生解釋清楚,學生也很難生動形象以及直觀的理解和掌握歷史,這時就需要老師多花一些時間在教學技巧上進行專研,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觀看一些影片,通過生動的畫面來展示歷史,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感官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他們歷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培養打下一定的基礎。
3.注重圖片的應用
人的視覺往往對有色彩的東西會更加有興趣,所以在各種教學中才會注重老師講課“圖文并茂”的效果,除了可以例舉一些典型和有新意的史料知識,對于那些相關的人物畫面、場景畫面、地圖以及歷史事件中出現的古建筑等更需要詳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些更加生動直觀的歷史畫面可以進一步的補充課本上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專研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比如說在講解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時候,老師再生動直觀的語言也沒有那相應的圖片更令人感觸了,所以老師更需要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圖片、有關的影片以及相關的敏感的數據也要呈現在學生面前,最后再稍加一些語言上的補充即可。
4.讓學生自己搜集史料
老師講解的再好那也是老師自己的知識,作為學生不僅要領會老師所講解的知識,更要在老師沒有講解的情況下自己找出相應的答案,得到最終的結果,所以如果有時間的話,老師應該適當給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搜集資料,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史料的印象和認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搜集的過程中還能培養他們的對歷史的思考能力。比如說南京大屠殺事件講完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題目,南京大屠殺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從南京大屠殺事件中我們能學到什么等等,然后讓學生回去通過自己搜集資料綜合考慮問題,最后得出結論,下次課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找幾個學生簡要闡述他們對問題的理解,最后老師再做一下全面的總結,補充學生沒有考慮到的方面,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拓寬他們的視野,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綜上可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史料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師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認識歷史、運用歷史,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他們對歷史的思考能力,所以應該適當的運用史料來進行教學,改變以往僅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法,讓學生輕松愉快的接受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本文來自于《高考》雜志。《高考》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程昭志工作單位: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新橋中學
- 上一篇:高中歷史教學有效開展思考
- 下一篇:歷史教師知識結構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