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有效開展思考
時間:2022-06-07 04:25:00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有效開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一個東西產生興趣,就是教師不去督促他們,他們也會主動地去觀察、學習它。所以歷史教師就應該很好地抓住這一點,改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多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可能就是一味地平鋪直敘,對著課本念,如果講不好就成為學生的催眠曲。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學生上課睡大覺,下課背課本,覺得歷史課毫無樂趣可言。所以對于歷史教師來講,上課不能只是嚴肅地給學生講解歷史,有時候也可以天馬行空一番,給學生講講貼近生活一點的歷史小故事,讓學生融入到你的講課中去,把歷史課變得豐富多彩一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做好備課工作
現在很多歷史教師都是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所以他們在上課的時候,可能更偏向于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授課,而很少深入去了解學生想要在本堂課上學到什么,他們對本堂課哪個知識點更感興趣。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也是例行公事般地寫一份教案出來,而不會根據學生的興趣,到現實中或者網絡中去多搜集一些課外的歷史題材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實踐證明,每一堂歷史課之前,認真備好課是至關重要的。
三、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
許多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只是給學生傳授該講的、會考的知識點,而對于那些不常考的,大部分教師都會一帶而過。一直采用填鴨式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歷史是非常不利的。我們教師應該從知識的傳播者轉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對于學生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教師應該予以鼓勵和支持,并建議他們跟同學展開討論,使這些問題得以解決并且引出更多有趣的話題。同時,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多學習運用一些現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歷史課堂效率。
四、多積累一些歷史材料,并與現實相結合
歷史這一門學科包羅萬象,跟現實又是聯系緊密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歷史的影子。許多學生對歷史課提不起興趣,因為在他們眼里歷史只是一些需要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去記憶的東西而已。他們認為歷史不夠鮮活,如果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聲音、畫面,讓學生眼中乏味無趣的歷史,鮮活地再現在他們眼前,他們肯定會對歷史充滿好奇心。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歷史的一些章節,但是如果讓他們觀看一些電視劇,他們卻看得津津有味,比如《辛亥革命》、《開國大典》、《建黨偉業》、《甄嬛傳》等等,他們對其中的情節可能了解得比老師還清楚。所以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不妨插入一些電視劇情節,跟學生探討一下,將歷史跟學生了解的電視情節緊密結合,更方便學生去記憶和了解歷史。
五、讓學生做回課堂的主人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往往是在教師的嚴格監督下進行的,而現代的教學理念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歷史。
1.教師精心設疑,學生大膽質疑在歷史課堂上,教師不要一味地只是去講解課本知識,不跟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是不行的。教師應該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來回答,以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提出問題,并組織學生一起來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2.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在歷史課堂上,對于學生懂的問題教師就不必一遍遍來講,否則學生既會覺得枯燥乏味,又會浪費寶貴的上課時間。學生存在問題的地方和有疑問的知識點,教師應該及時組織學生來進行討論,這樣不只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活躍課堂氣氛,還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很好地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之,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教育工作者也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穿新鞋走老路肯定是不行的,當然,穿舊鞋走新路同樣是行不通的。我們要跟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既能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歷史知識,真正達到學史明智、知史做人的目的。
作者:韋文杰工作單位:廣西賓陽縣新賓中學
- 上一篇:高中歷史主題教學實踐探析
- 下一篇:高中歷史史料教學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