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9-27 08:46:42
導語: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討論法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新課改中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它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各抒己見,互相啟發,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師生互動等都有積極的作用。為了確保課堂討論質量,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精心組織,全程參與,及時調控。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準備,全員參與
討論題目要提前公布,明確討論目的、要求,列舉論題的分問題,認真鉆研教材,查閱參考資料,寫好發言提綱。同時,教師應營造一種積極、和諧的課堂討論氛圍,使每位學生都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互相啟發,取長補短,不同層次的學生才能各有所得,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巧設問題,激發興趣
討論的問題要精心選擇學生學習中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有利于對基礎知識內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題的范圍應是有影響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重要歷史人物,以及與當前形勢和社會發展聯系密切的熱點問題。其次,所確定的問題要具有發散性和新穎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創設的問題應難度適中,讓每個學生都思有所得,有話可說。
三、精心組織,有的放矢
在歷史教學中運用課堂討論,教師應統籌組織,做到心中有數: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特別要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負責。備課中對討論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盡量考慮到,討論中要緊扣主題,狠抓教學目標的落實,切實把它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控制節奏,保證時間
教師應成為整個課堂討論的導演,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不管。教師要時刻掌控討論的節奏,張弛有度,或活潑或嚴肅,該深入討論的決不草草了事。還必須留足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對每個問題,都能認真分析思考,參與討論,避免課堂討論流于形式,挫傷學生的討論積極性。總之,能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歷史的興趣,進一步激發求知欲和自信心的課堂討論才是成功的。
作者:白尚秀 單位:山陰縣教師進修學校
- 上一篇:人民版高中歷史教材的主要特點
- 下一篇: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