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思維研究

時間:2022-10-20 09:49:25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思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思維研究

摘要:傳統的歷史教學將教學重點放在歷史事件、時間、原因、結果等要素上,使得歷史教學變成了枯燥的史實記憶,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歷史只有靠記憶才能學好的原因。但新課程要求歷史教學應側重創新式思維的培養,從思維引導入手讓學生能有自己的思考,達到啟發學生的目的。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突破傳統的歷史教學,從思維創新入手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引導歷史教學從史實記憶到思維提升的改變。

關鍵詞:高中歷史;創新式思維;培養運用

一、前言

歷史是一門豐富學科,從時代變遷到大小人物的發展,各個歷史事件中都可以折射出時代的變化、思想理念的演變。因此高中歷史教學應更注重學生思維的提升,從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內容創新、思維創新融入等方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式思維運用能力。將創新式思維運用要點融入到高中歷史教學中,改變歷史教學死板的方式,使之成為一門“活”的學科,對學生的生活有所啟示。

二、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思維運用要點理解

1.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思維理解。歷史雖然以事實為基礎,但如何從歷史現象深入到底層內涵,從表象理解到實質卻需要學生思考,而不是簡單地背誦歷史事實。因為歷史事實是“死”的,發生了的事情,而怎樣從歷史事實中得到規律性的東西,引導生活卻需要老師的引導,學生的思索。所以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思維的理解是打破表象的歷史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思維環節,引導學生體會歷史事實下深層次的內容,讓學生不易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理解。此外歷史是一份紛繁復雜的學科,其中的歷史事件事無巨細,要想抓住重點,需要能抓住歷史發展的主線,從大背景下思考歷史發展的規律,并在思考地過程中用相互聯系的觀點思考當今的生活,從而能將歷史學到的內容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對現今的生活起到啟發的作用。2.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思維運用要點理解。高中歷史教學更注重實踐,而創新式思維符合實踐的內涵,在歷史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式思維,讓學生能從記憶歷史事實中解脫。相反讓學生擺脫條條框框的歷史事實,在學習的過程中構建自己的歷史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歷史時不拘泥于書本,而是在培養歷史思維后,用辯證及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社會中的各種現象,能用創新式思維思考當下及未來歷史的發展路徑,從傳統的歷史記憶中跳脫出來,成為一個具有實踐思考能力的人。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思維運用中應注重學生以下兩種思維品質的培養:第一,求異思維的培養,求異思維并不是鉆牛角尖,故意表現得與他人不一樣,而是運用發散性思維,將原因與結果聯系起來,應用創新的方法縱觀全局得出不一樣的結論,鄧小平改革開放這一偉大創舉就是求異思維的體現;第二,雙向思維,這種思維要求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能從全面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將歷史學科與政治、地理等學科相聯系,從多方面進行思考,以求得到更加全面的看法及解決方法。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創新式思維運用

1.構建多元化課堂,提升創新式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創新式思維品質,需要從求異思維和雙向思維入手,在課堂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所以高中歷史教學應注重課堂的多元性與開放性,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引導教學主體的轉變。這可以通過改變上課形式得以實現,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自主探究思維品質提升環節,在學生大概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利用自主探究發言的形式,通過學生的自我思考,提升思維品質。例如:在學習歷史人物的過程中,一些同學并不同意課本上片面的評述,而是從現實中的所觀所感來思考這一歷史人物,那么在課堂中應多鼓勵學生這種疑問的提出,讓學生暢所欲言,并從求異思維和雙向思維兩方面引導學生客觀全面地看待歷史人物。這種方法不同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學生只能安靜地聽講,這種創新式思維培養課堂更注重學生自我意識的提升與培養,讓學生能主動探究、積極探究、發散性思考。此外,對于課堂活動的設計也可以從多元化與開放性入手,用辯論、小組討論、歷史劇重現、時光回放等上課形式,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言,提升學生思辨能力。而對于一些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還可以組成專題興趣小組,聚集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讓這些學生引導其他的學生進行思維思考活動,形成良好的歷史思維學科氣氛,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同時,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學科學習氛圍。2.挖掘隱性教學內容,補充創新式思維材料。歷史教材只能將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內容編寫出來,而對于一些隱性教材涉及的內容卻不多,一般是配以相關的圖片和注釋,但對于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還需要有額外的補充。因此可以引導學生課后搜集相關的歷史素材,在課堂上通過學生間的分享交流,補充相關的歷史內容,從素材的完整性,引導學生更加客觀地認識相關的歷史事件,并指導學生去偽求真,善于辨別歷史材料的真偽性,引導學生全面客觀看待問題。而對一些學生甚至可以從祖輩父輩的口中、家庭資料中尋找第一手素材,讓學生更加接近歷史真相,將課本內容與真實的歷史事實相結合,培養學生全面的思維品質,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來思考問題,提升學生最基本的歷史思維品質。

四、結語

高中歷史教學并不局限于歷史事實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從客觀、全面、發展的角度理解歷史,并將歷史發展與現實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創新式思維品質。不至于在現今多元化的信息社會中失去自己的判斷力,能應用最基本的歷史思考品質,豐富自己對歷史發展的見解,從而提升自己的見解,將這種思維品質應用于生活之中,提高學生自我思維品質。

作者:何明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寧都中學

參考文獻:

[1]周志榮.試論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黑河教育,2015,(10):53.

[2]羅靜.目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3]全繼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打造高效歷史課堂[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5,(3):146-14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