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際經濟環境加工貿易研究

時間:2022-05-06 03:10:17

導語:新國際經濟環境加工貿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國際經濟環境加工貿易研究

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經濟環境下,我國的加工貿易呈現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加工貿易的發展可以煥發出城市潛在的經濟活力,并為就業、經濟、國際收支平衡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做出貢獻。本文主要探討在新的國際經濟環境下紹興加工貿易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積極的發展對策,為今后其他城市加工貿易的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新國際經濟環境;紹興市;加工貿易

一、引言

在新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加工貿易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新挑戰。我國傳統的加工貿易在加工裝配技術方面和加工的環節方面能力稍顯不足,我們的競爭優勢依然保留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相對成熟的技術之上。同時,我們的勞動分工水平不夠高。外國企業是目前我國加工貿易的微觀主體,他們的經營戰略、目標和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方向息息相關。區域間加工貿易的發展呈不平衡狀態,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相對來說基礎好、發展快、規模大。但我國中西部地區相較之下,承接加工過程轉移還不夠成熟。國內中小企業的配套能力相對不足,有條件的大型企業發展海外加工貿易還存在大量問題。中國產業鏈的前、中、后端支持明顯不足。目前,我國與美國、歐洲貿易摩擦領域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彩色電視、家具、鞋等方面。這些產品不會對美國或者歐洲當地的產業形成巨大的沖擊,但由于自身屬于剛需產品且數目龐大,會對全球利益產生巨大影響。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完善國家經濟制度和經濟環境。縱觀全球貿易的發展,我國與美國、歐洲貿易摩擦是需求端的摩擦,而非供給端的摩擦。因此,在發展紹興市加工貿易的同時要考慮到這些特點。目前,出口加工區的加工貿易基數雖然小,但增長速度較快,政策優勢將繼續顯現,加工貿易區域差距進一步拉大。作為東部沿海地區的重要工業城市紹興市的企業積極參與加工貿易生產體系,并逐漸提高全球綜合經營能力。

二、新國際經濟環境下紹興市

加工貿易現狀我國加工貿易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結合了我國東部區位優勢和相對完整的各類基礎設施,紹興市加工貿易總體的發展較為穩定,對外貿易更加依賴一般貿易發展。2014年紹興市一般貿易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量比重為9.6%,到2018年占比達到了10.7%。2014年紹興市加工貿易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量比重為6.02%,而2018年占比為6.8%。總體而言,紹興市目前的加工貿易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但規模相對較小。需要采用有效的經濟政策和措施以進一步推動加工貿易的發展。

(一)加工貿易出口地區

2014—2018年,紹興市加工貿易出口整體上呈現出增加的趨勢。從主要市場看,除大洋洲為負增長外,其余各洲出口情況較好,非洲增長最快(49.2%)。其中,亞洲、北美洲、歐洲是主要市場,分別出口12.6億元、5.7億元、4.8億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貢獻較大,累計出口5.7億元,占全市的21.1%,增長18.4%,高于全市平均8.3個百分點,對全市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貢獻率為33.4%。紹興市加工貿易出口地區主要是在歐洲以及北美洲,其中英國、德國以及捷克、美國這些國家占比相對較大,占全市58%以上。此外,紹興市進口地區主要是在亞洲地區分布,也就是韓國、東南亞聯盟等,是上游地區。

(二)加工貿易方式

2014—2018年,紹興市加工貿易中進料加工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且數額較大。而來料加工在加工貿易中占比較小,同時發展較為穩定。因為受加工貿易整體大環境發展影響,2018年進料加工達到了79億美元,占加工貿易總金額高達81.4%。進料加工呈現出良好的發展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紹興市加工貿易得到了提升。相較之下,我國加工貿易的來料加工形式較為簡單,采購方向工廠提供生產原材料,而紹興市的加工貿易企業對原材料按要求開展簡單加工業務,從而收取低廉的加工費,加工鏈條短,產品的附加值低。來料加工并不僅只是一筆交易,而是需要就一筆業務開展多次交易。由我方決定技術方面的實施,銷售產品的虧損或盈利都由企業自身承擔。而進料加工需要自己購買原材料加工之后再出口,附加值高,是加工貿易取得巨大的發展和進步的體現。

(三)加工貿易商品結構

就紹興市的出口產品結構來講,紹興市的加工貿易已經從初級產品向工業制成品轉型成功。對近幾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就可以看出:工業制成品在加工貿易商品中金額巨大,且發展形勢快而穩定,從2014年總值48億元增長到2018年總值80億元。初級產品出口也呈增長趨勢,但增長幅度極小,所占比例也較小,2017年、2018年甚至呈持平狀態。而2018年紹興市機電產品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分別是8.8%、1.6%,這也說明,目前紹興市對于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在不斷地增加。從出口具體產品的有關數據可見:紹興市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出口總數占比為42.13%,是第一大出口產品,出口總數遠遠高于其他具體產品。由數據還可知,紡織紗線占比是13.15%,而高新技術產品占比只有6.08%。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機電產品是紹興市加工貿易主要出口的產品類目;紡織紗線類產品出口由于當地歷史原因也能夠保持較為穩定的發展形勢;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因國家政策的扶持和當地企業生產技術的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優越性不斷提高,出口呈現出逐漸增長的狀態。雖然機電產品出口和高新技術出口的比重相差甚遠,但這兩者都給紹興市加工貿易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生機。紹興市加工貿易出口具體產品的結果呈現出優化的局面。

(四)加工貿易主體

在紹興市加工貿易出口主體結構中,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占比達到了94%,成為紹興市加工貿易主導的力量。對比之下,民營企業數量占比僅有6%。表明紹興市需要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的加工貿易。紹興市加工貿易外資企業的出口額占比高達75%(其中獨資外資企業占外商加工企業的95.7%),成為紹興市加工貿易的主體,而本地民營企業的出口額占比僅有25%。這也說明,紹興市在近些年中積極地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在對外資吸引方面獲得了明顯的效果。

三、新國際經濟環境下紹興市加工貿易問題分析

(一)加工貿易結構不合理

紹興市加工貿易產品主體仍然停留在農產品與水產品這類初級加工產品上,而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高附加值資本密集型產業相比之下要少很多。與此同時,紹興市加工貿易產業的提升和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主要在于我們相對落后的生產設備。生產設備的不及時跟進導致紹興市制造業的整體技術水平落后于其他地區,無論是在建材、冶金還是在紡織等產品的生產加工技術都有待大幅度提升。就紹興市加工貿易的產品種類而言,加工貿易的產品主要是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紡織、有色金屬、食用醬料等產品方面。一則,這些產品的生產加工環節比較少,再則產品的層次屬于低端類產品,但這類產品的價格容易波動,受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的影響程度比較大。目前,紹興市機電產品以及高新技術類的產品發展有明顯的進步和優化,尤其是近幾年來變化明顯。但是,紹興市的加工貿易中這幾類產品的加工過程和技術的水平含量不是很高,競爭力低而且可替代性高,加工過程大部分集中于簡單裝配的環節和簡單的加工工藝。同時,就科研方面的投入來看,紹興市加工貿易企業也稍顯不足,生產技術短時間內提升較為困難。當前,紹興市加工貿易的發展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與資源消耗,把簡單加工裝配環境作為主體,深加工結轉率較低,加工的程度也比較淺顯,產業鏈條相對較短,并沒有形成高附加值,長時間處在價值鏈低端的位置上。這主要是因為和全國相比,紹興市加工貿易產業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科研創新方面的投入力度較小,自主創新的能力比較弱,技術進步對于加工貿易發展作用影響不大。

(二)加工貿易配套產業發展不足

整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加工貿易配套產業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加工貿易的發展前景。一旦相關配套產業和加工貿易發展不匹配,或者發生很大程度的不平衡狀態就會導致國家或地區加工貿易不能保持穩定增長,無法發揮出經濟潛力,或可能導致貿易總量下滑。加工貿易配套產業能力不足,會導致加工貿易產業在設備與技術上無法滿足相應的生產和產品需求。若一旦長時間從事簡單加工,就會逐漸使本地企業成為外資企業簡單的加工區域,很容易在強有力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被淘汰。這種發展模式制約了加工貿易發揮產業帶動的作用與關聯效應。而紹興市開展加工貿易以來,與行業相關的生產力在不斷提升。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紹興市政府的經濟扶持和關注,本地的加工貿易產業配套設施在不斷地完善和優化。然而與國際或我國更為發達地區相比,還較為落后。紹興市加工貿易國內配套值整體程度上比較低,配套產品發展呈滯后狀態,工業生產停留在低附加值產業與初級產品配套服務方面。具體原因是紹興本地的原材料與零部件供應狀態不穩定,導致國內和當地的采購率比較低,因而使加工貿易配套產品發展的關聯帶動性作用不夠顯著。這也加劇了紹興市加工貿易相關配套產業提升的困難程度。同時,紹興市信息技術、交通運輸的發展相對來說較為滯后,這也同樣會造成加工貿易配套水平低下。

四、發展對策

(一)培育民營加工貿易主體,擴大貿易規模

首先,紹興市應該加速培育民營加工貿易企業,并做好相應的配套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樣既可以培育綜合性的民營加工貿易企業,又能進一步促進上下游企業之間開展聯合生產。從長遠來看,不只是可以減少運輸成本費用,也可以有效地結合市場調控生產,更能有效降低風險。要加強國際物流配送,對于上下游企業間市場信息要及時獲取,這是民營加工貿易企業聚集優勢發展的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全行業整體發展的水平。所以,加快培育民營加工貿易企業,對于紹興市加工貿易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紹興市要引進先進技術,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要采取了強有力的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在技術生產上加強了科技研發,使加工貿易的高新產品出口量呈不斷增加的趨勢。目前,紹興市加工貿易中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我國更為發達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占商品總數和金額的比重都比較低。高附加值產品對于生產技術要求比較高,但能夠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若發展比較好,將會對本地的經濟有巨大的支持。紹興市政府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積極推動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加強自主研發、鼓勵創新,在提高加工貿易產品技術水平的同時更能穩定地推動紹興市加工貿易企業的轉型升級。紹興市政府應關注相關領域科技前沿和管理技術,取其精華,并為己用。在良好的經濟環境下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對于本土科技創新型企業給予更大的支持,相應的財政補貼與稅收的優惠政策應有效扶持這類企業的成長。

(二)合理規劃加工貿易結構

紹興市加工貿易本土企業應該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進而發展企業自主品牌,促使企業結構向著更高的層次升級。與此同時,在目前新國際經濟環境下把“引進來”與“走出去”充分結合。對國外成熟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管理體制進行深入學習與消化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創新。讓本土企業的產業結構能夠更加完善和豐富,同時進一步提升生產產品的附加值。紹興市加工貿易還需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做到技術創新、人才創新和產業創新,可采取優惠、補貼等形式吸引優秀人才。也可以嘗試與政企之間開展合作。加工貿易配套企業在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后也要繼續學習、交流、借鑒,爭做行業的“佼佼者”,帶動整個區域產業技術水平。所以,紹興市加工貿易的發展致力于豐富產品結構,可以更好、更合理推動產業的成長。只有提高商品技術的附加值,才能更好地保持紹興市有關企業的競爭優勢,才能更好地實現商品價值。增加加工貿易商品技術的附加值,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要提升企業創新意識,特別是做好相應的技術創新工作,增強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獲取更多的消費者青睞,幫助企業有效獲取更多的市場利潤。第二,需要積極培養先進技術人才,尋找企業發展的癥結,對癥下藥,進一步提高紹興市對外加工貿易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有效地激發出紹興市對外貿易的活力。紹興市加工貿易在發展中,需要考慮如何更好更快地增加加工貿易商品的技術附加值,為提升紹興市加工貿易企業的競爭力提供科學技術保障。

(三)延長產業鏈,促進集群發展

紹興市要完善配套產業,首先,優化內在配套:加強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承接配套產業轉移。第一,優選產業配套項目。項目是加工貿易產業配套的載體,要緊密結合當前國家加工貿易政策相關內容和精神,緊緊圍繞紹興市的優勢產業和優勢資源來優化產業配套項目。有針對性地尋找招商對象,確定引資重點。第二,實行產業鏈招商。對進口企業的產業配套條件進行深入研究,明確產業配套投資的“信息源”;主動幫助配套企業延長“產業鏈”;對已引進的企業要幫助其尋找配套企業,在招商時有針對性地引進與已有企業功能配套的企業。使項目能夠相對集中,便于企業拉長“產業鏈”。其次,優化外在配套。著力改善產業配套環境,完善配套載體。以紹興市現有的工業園區和產業聚集區為基礎,根據產業轉移的實際需要。科學地進行園區規劃,再合理布局,明確現有的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必要環境。要暢通融資渠道,加強政府、銀行和企業間的合作,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為地方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廉價和方便的配套服務,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產業,提供財政補貼,推動配套產業發展。第三,要積極引導企業改善職工待遇,為職工提供養老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福利待遇,吸引外來務工人員,拓寬就業渠道,建立長期勞務投入。當前,我國紹興市在環杭州灣產業帶等方面,擁有許多配套的產業集聚區,每個產業區都發揮各自的特色,將特色產業作為核心產業去發展,有顯而易見的區位優勢。例如,相應的商貿服務集聚區,還有物流產業集聚區以及科研創業集聚區等,產業特色具有優越性,對于紹興市的加工貿易產業分類聚集有良好的引導作用。加工貿易產業集聚能夠幫助提升企業的產品影響力和知名度,進而有效地提高競爭能力。產業集聚產生,能夠通過生產技術促進產業發展和產業創新。當我們將大量的加工貿易企業集聚在一起,在一定程度就能加強同行業之間的協作與競爭,加工貿易相關企業的科技水平和技術含量都可以在競爭中得到快速發展。同時,還能不斷激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從而提高相應產品的附加值。

參考文獻:

[1]王卓.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9,(28):66-68+83.

[2]王冰心.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對策分析———從產品內分工視角[J].江蘇商論,2018,(10):63-66.

[3]孫露霞.大宗商品金融化對浙江出口加工貿易的影響[J].山西科技,2016,31(01):25-26.

[4]劉秀.全球價值鏈視角下浙江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D].吉林大學,2017.

[5]孫明岳.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我國加工貿易供給側改革的問題及對策[J].對外經貿實務,2019,(02):93-96.

[6]孔宇理.淺析“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J].商訊,2019,(11):162.

作者:舒琪 賀天陽 單位:浙江海洋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