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便利對農產品貿易影響
時間:2022-01-27 09:59:04
導語:貿易便利對農產品貿易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以貿易引力模型為基礎,將貿易便利化的各指標引入到模型中,以此來探討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1計量模型構建在國際貿易的研究中引力模型一般包括3方面解釋變量,第1方面解釋變量是衡量市場規模的,第2方面解釋變量是衡量地理位置的,第3方面解釋變量是一些虛擬變量。為了測算貿易便利化等相關因素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建立如下方程式:LnXcj=a0+a1LnX1j+a2LnX2j+a3LnX3j+a4LnX4j+a5LnX5j+a6LnX6j+a7LnX7j+a8LnX8j+a9LnX9j+u其中a0為常數項,Xcj表示中國對其貿易伙伴的農產品出口貿易額,X1j、X2j、X3j和X4j分別表示進口國的口岸物流、海關環境、規章制度和電子商務的便利化水平,X5j表示進口國的GDP總量,X6j表示進口國的人均GDP,X7j表示中國和其貿易伙伴之間的距離,本文運用兩個經濟體政府機關所在地之間的距離來表示,X8j表示中國及其貿易伙伴國是否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其取值為0和1,X9j表示中國與其貿易伙伴是否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其取值為0和1(1表示是,0表示否),u為模型誤差項。由于中國的數據為常量,對回歸結果沒有影響,故將中國的相關數據進行剔除處理。2數據來源說明本文選取的國家和地區是2011年中國農產品出口額排名前35的經濟體,其中農產品出口額的數據來源于聯合國貿易數據庫,各國(地區)的GDP總量和人均GDP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數據庫,兩國(地區)間距離使用了距離計算器的測算結果,關于選取進口國和地區是否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還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是基于進行對比而選出的,以探討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對貿易的影響。3實證研究的結果與分析運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1,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根據結果可以看出模型的回歸比較理想,從總體上來講該模型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貿易變動問題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其中,從t統計量來看,當置信區間在0.05的時候,只有X1j和X9j未能通過檢驗,當置信區間為0.1的時候,僅有X9j仍不能通過檢驗;F統計量比較理想,均能通過檢驗;可決系數和調整的可決系數值在0.7左右,可以說明所選數據的70%符合模型要求;至于D-W值,幾乎接近2,可以說模型數據不存在相關性。進一步完善模型,對回歸模型進行修改,剔除兩個變量,一是將口岸物流指標剔除,因為其顯著性水平的取值較小時通不過檢驗,二是將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這一虛擬變量指標剔除,得到一個顯著影響的計量回歸方程?,F對包括貿易便利化一級指標在內的9個自變量進行逐一分析,以探討各個指標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情況。因修改后的模型剔除了變量X1和X9,故討論X1和X9時的依據是基本模型回歸結果,其他變量均參考的修改模型回歸結果。研究中可以看出,進口國口岸物流的提升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當進口國口岸物流的便利化水平提高1個百分點時,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將增加1.28個百分點,這是因為口岸物流基礎設施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農產品出口貿易的成本,使得中國出口到貿易伙伴的農產品更容易在其市場上流通。海關環境的彈性較大,兩個模型的系數均在2以上。同時,進口國的海關環境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有著很大的負面作用。試分析其原因,文中評定進口國海關環境便利化水平時選用的二級指標分別是非常規的付款與賄賂、貿易壁壘的普遍程度和海關程序的復雜程度,這3個二級指標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其一,非常規的付款與賄賂都會增加中國出口商的交易成本,成本的增加就會使得農產品企業的積極性受挫,出口減少。其二,貿易壁壘的盛行也會阻礙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如2013年5月日本厚生勞動省食安輸發0510第3號通報指出,2013年中國生產的鮮黃花魚中的某些批次違反了食品衛生法的相關規定,因此將加強對于相關產品相關農藥殘留的監視檢查。其三,海關程序的復雜程度,農產品在貿易中屬于備受關注的貿易貨物,很多國家為保護本國的農產品發展,有意阻礙中國農產品的順利出口。進口國國內規章制度的改善和提升,對出口國的出口有促進作用。進口國的規章制度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流量將會增加2.22%。從規章制度二級指標的選取情況來看,可以理解為進口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較為完善,那么該進口國就會有良好的貿易環境,對方有序的法律環境必然會促進中國農產品的出口。當進口國的國內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提高時,中國農產品的出口貿易流量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事實上與傳統商務活動相比,人們可以較自由地通過國際互聯網從事跨國商務活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獲取貿易證據的難度。基于這種角度,就可以理解高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的負面影響。從模型結果來看,當進口國的GDP總量和人均GDP增長時,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分別會以0.50%和0.58%的水平增長。究其原因是一國經濟規模的增加會促使商品需求增加,隨之中國農產品的出口也會有所增加。兩個經濟體的距離必然對農產品貿易造成負面影響,和農產品的出口貿易額呈負相關關系。從計量模型的結果看出,雙方的距離每增加1%,中國農產品的出口量將會減少0.93%,通過數據強有力地證明了兩個經濟體距離的遠近直接影響著其貿易的有效進行。為了測算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以及對比區域經濟組織和貿易便利化水平對貿易的影響,模型中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兩個虛擬變量。就上海合作組織這一指標來看,其和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流量呈現了負相關,而世界貿易組織這個指標卻未能通過檢驗。究其原因,上海合作組織是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國是中國以及幾個中亞國家,所選經濟體基本不是其成員,在計量模型的測算中勢必會影響其結果。而從世界貿易組織指標來看,由于所選經濟體幾乎是其成員,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法規對各個成員均有效,虛擬變量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影響不顯著,不會阻礙貿易的進行。
二、結論和展望
1結論在模型研究中,因變量是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額,自變量是包括貿易便利化的各個因素在內的9個變量。通過計量模型的結果顯示,多個自變量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口岸物流、海關環境、規制環境和電子商務的方程式系數均大于1,而其他自變量的系數均小于1,可見貿易便利化的發展程度較其他因變量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影響程度更大。研究發現,各個經濟體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差距還比較大,經濟欠發達國家的貿易便利化程度遠低于發達國家的貿易便利化程度,但貿易便利化對國際貿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可見各個經濟體在貿易便利化方面的道路還很長。2展望目前,世界各國都把加強與別國的經濟貿易合作作為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積極改善開展經貿合作的條件,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因此,可以預見,隨著中國主要農產品貿易伙伴經濟開放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其農產品貿易便利化程度會不斷改善。只要中國在遵循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基礎上,不斷為雙邊的貿易便利化創造條件,雙邊的農產品貿易規模會不斷擴大,中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會有一個長足發展??诎段锪?、海關環境、規制環境和電子商務是影響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中國應采取措施盡量減少這些因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為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創造便利條件。從自身來講,中國要按照相關法律依法管理對外貿易,創造良好的對外貿易環境;整合海關資源,加強海關建設;規范檢驗檢疫流程,提高標準化水平;運用科技手段,實施電子化工程等。在國際合作中,中國還要積極爭取更大范圍的合作,安排更加適當的溝通交流渠道和機制,如可以借鑒歐盟做法,建立和完善與貿易伙伴國家海關部門的交流合作機制,逐步實現同伙伴國家海關數據的交流和共享,避免出現口岸階段性通關不暢。除此之外,還需要中國政府扮演好世界大國的角色,在對經濟發展落后的國家進行援助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貿易伙伴的國內口岸物流、海關環境和電子商務等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一定程度的傾斜,在援助貿易伙伴經濟建設的同時,也提升對方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擴大與這些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貿易伙伴之間的農產品出口貿易規模。
作者:胡小龍布媧鶼·阿布拉單位: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 上一篇: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工作意見
- 下一篇:發展環境三項整治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