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污染與環境保護措施

時間:2022-07-02 10:31:31

導語:農藥污染與環境保護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藥污染與環境保護措施

1農藥污染現狀及產生的主要原因

1.1農藥污染現狀。農藥是人類和大自然斗爭的產物。人們在農業生產中,為了抵御自然環境中病菌、蟲、草等有害物的侵襲,四千多年前人類便發明了農藥。農藥的發明、開發以及應用,是人類進步的表現,也是人類和大自然斗爭,改造大自然的需要。但是與此同時,由于多年來大量連續使用農藥,致使病蟲害物種對農藥產生抗藥性,也使害蟲的天敵資源遭到摧殘;使害蟲的危害擴大,從而增加了對農藥的依賴。目前我國在農業生產中投放的農藥不可能在短期內迅速減少,這些污染農藥最后大部分將進入土壤,若任由殘留農藥在土壤中不斷大面積積累,勢必會給農藥污染問題加劇,輕則導致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重則引發人類與牲畜農藥中毒事件。因此,我們應從長遠的環境保護著手,適時采取一些可行性的措施來減輕或者是消除農藥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1.2農藥污染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1.2.1施藥后對作物帶來直接污染。通常情況下,在給農作物進行直接施用農藥制劑之后,滲透性的農藥一般黏附在水果、蔬菜等農作物的表面,而內吸性的農藥一般會進入農作物內部。雖說這些農藥一般在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或者是活體內酶系的作用而有所降解消失。但是降解的速度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質特別穩定的農藥降解消失相對緩慢,如此便會導致農作物在收獲的時候仍舊還有微量的農藥殘留。1.2.2作物從污染環境中對農藥的吸收。農作物通常在對農藥進行施用的時候,大多數的農藥會散落在土壤中,部分性質較為穩定的農藥在土壤內往往能夠殘留數十年。有些農藥會伴隨著空氣漂移到較遠的地方,或者是被沖刷到水體中對水源造成污染。一般農藥污染較大的土壤內種植農作物的時候,殘存的農藥還可能會被農作物所吸收,這同樣是導致農作物被污染的主要因素。1.2.3通過食物鏈和生物富集。農藥殘留有時候會被部分生物攝入或者是通過其他方式吸入之后在體內積累,導致農藥的高濃度貯存,之后通過食物鏈轉移到其他生物體內,在被人類食用后,可能會導致進入人體的殘留農藥有所增加,進而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2防止農藥污染的環境保護措施

2.1提升社會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生態環境的好壞事關人類生活質量,更對農業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緊密聯系。當前,農藥污染作為環境污染的主要問題之一,需要受到各級政府以及廣大群眾的高度關注。當前,我國農藥污染問題十分嚴峻,主要是因為廣大農戶的環境保護意識比較薄弱、對農藥污染的后果未引起足夠重視,再加上有些生產廠家在利益驅使下,在生產階段以及農藥使用的階段,沒有充分了解到農藥對于污染環境的重要作用,相關部門應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向社會大眾普及農藥科學生產、安全合理用藥以及環境保護的科普知識。可以通過報紙、手機短信、電視、廣播電臺、微信、微博、網站等各類方式進行宣傳,切實使人們能夠充分認識到農藥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性,不斷提升社會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環境保護的責任感,減少農藥污染問題所造成的各項損失。2.2優化農藥生產工藝。為了有效改善農藥污染問題,農業技術部門以及農藥的生產企業應加強對低污染農藥的研發力度,盡可能減少農藥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有毒氣體或者廢水。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先進的生產工藝,對廢水廢氣作出科學的排污處理,逐漸對現代設備以及技術進行更新,優化排污技術。注重植物源農藥的研發以及生產,以獲取生物降解快、病蟲害不易抗藥、成本較低且對人身健康危害性小等優勢產品,盡可能減輕或者避免農藥污染問題的發生。2.3改變病蟲草害防治方式。按照引進、試驗、示范以及推廣的原則,加大植保新技術、新藥劑的引進、試驗以及示范力度,及時為農戶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技術成果,使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新技術推廣成為農戶的自覺行動;此外,可以建立涉及到各類技術綜合應用的試驗示范基地,針對農業生產中病蟲草害,可以秉承“生物、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治理原則,通過對防治方式的逐步完善來減輕農藥污染問題,不斷提高農民對農作物病蟲草害科學防治能力,在確保防治效果的同時,降低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性。2.4加強農藥市場的監督管理。第一,應注重農藥市場監督管理。在各個地區建立健全農藥生產監管機構,進一步完善農藥生產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地方標準規范,使農藥污染的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有據可循,對農藥的研發、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監管以及有效管理。嚴禁假冒偽劣農藥、國家禁用以及限用農藥在市場的流通,確保農戶均可以用上放心藥。第二,應加強農藥經營崗前培訓,規范經營行為。為了能夠對農藥經營市場進一步進行規范,所有從事農藥經營的單位必須要經過農藥管理部門的經營資格審查,針對審查合格的還需開展崗前培訓,在培訓合格之后才可以持證上崗經營農藥。通過崗前培訓對農藥法律、法規進行學習,普及農藥、植保知識,大力推廣新農藥以及新技術,對農作物的病蟲草害作出科學診斷,對癥開方賣藥,科學指導農戶用藥防治。2.5加強技術培訓。一方面,應加強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尤其是現代化先進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其他綠色病蟲草害防治的知識以及新技術應重點培訓,以提高農業技術人員對農戶科學使用農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的技術指導能力。另一方面,應加強對農戶的培訓,以辦培訓班、現場會、田間學校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農戶嚴格依據《農藥安全使用規定》以及《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等有關規定合理使用農藥,從根本上轉變農戶傳統的施藥理念,全面提升農民的施藥水平,避免或者減少因用藥不合理而形成的農藥污染問題。

3結語

綜上所述,農藥污染問題的加劇不但會破壞農業生態環境,而且還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所以應將環境保護工作當作重要任務來抓,結合現階段農藥污染現狀以及地方實際需求,加強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提升社會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優化農藥生產工藝,改變病蟲草害防治方式,加強農藥市場的監督管理以及相關技術培訓,如此才可以更好的降低農藥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減輕對人身健康的危害。

作者:王春華 單位:杭州市農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