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對農業經濟提升的作用
時間:2022-09-20 04:28:18
導語:土地流轉對農業經濟提升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實施土地流轉以來,沽源縣集中利用流轉土地開展扶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施了大其梁食用菌種植園、張沽線設施架豆帶等扶貧產業項目,增建了扶貧設施大棚3000余座,幫助全縣2萬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沽源縣將帶動能力強、覆蓋范圍廣、發展基礎好的蔬菜、馬鈴薯和特色養殖作為其主導產業,農民增收效果顯著。土地流轉前后相比,農民收入提高4倍之多。沽源縣通過流轉土地,發展園區農業、現代農業,引進了鑫華農業、雙益馬鈴薯、金蓮川牧業等投資超5000萬元的產業化龍頭企業28家,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600多家,優先扶持貧困戶進入工廠工作,直接帶動貧困戶脫貧,戶均增收5500元,使2萬多人通過從事精細蔬菜種植和特色養殖實現脫貧致富。西辛營鄉的食用菌栽培扶貧開發項目、二道渠鄉的錯季草莓扶貧開發項目、閃電河鄉的精細蔬菜扶貧開發項目、九連城鎮的食用菌特色種植業項目已初具規模,扶貧效果好、脫貧效果佳。土地流轉已經成功轉型為能幫助當地貧困人口增收減貧、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2土地流轉成為河北沽源邁向規模經營的關鍵一步
根據沽源縣農工委提供的2008~2015年全縣土地流轉數據,沽源縣土地流轉規模不斷增大,流轉速度漸趨平穩,全縣近一半耕地已經流轉。據調查,全縣流轉的土地以水澆地為主,超過90%的水澆地實現了經營權流轉。沽源縣在流轉土地上新建農業園區,實施長梁現代農業示范園、閃電河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2期等建設工程,萬畝(1hm2=15畝)以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達到8個。全縣新增圈舍面積1.05萬m2,規模化養殖場達到230家。沽源縣在閃電河、平定堡2個鄉鎮發展了5萬畝高標準示范農田,重點構建了萬畝現代馬鈴薯、萬畝精品蔬菜、500畝循環農業、500畝觀光農業、2000畝有機蔬菜和現代加工物流園6大核心產業示范園區。2016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5.41萬畝,蔬菜總產值突破15億元大關。蔬菜出口創匯278萬美元,同比增長29.3%。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47家,蔬菜、馬鈴薯加工能力達到35萬t。截止2016年5月底,沽源全縣各類農業產業化企業已超過300家,其中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余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40余家,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130萬t,實現產值近1億元,帶動就業4000人,經營范圍覆蓋全縣70%的農副產品。隨著土地流轉進一步深入,規模經營已成為主要的發展方向。
3土地流轉成為河北沽源提升農技水平的重要推力
土地流轉提升農技水平在農業園區體現最明顯。“十二五”期間,沽源縣高標準打造了壩上畜禽合作社生豬養殖基地、大其梁食用菌科技園等65個農業園區,高薪聘請了技術顧問,全程提供技術指導。除此之外,沽源縣還牽頭與國家半干旱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技術合作,實施了馬鈴薯規模種植水肥一體化控制技術推廣活動,推動馬鈴薯繁育技術始終保持在全國領先水平。此外,土地流轉之后,微滴灌技術、水肥一體化設施設備、誘捕器、測土施肥、人工智能等現代化的生物防治技術、生產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當地農業生產中,直接推動了農技水平的提升。
作者:白玉祥 史學良 梅迪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黃延信,張海陽,李偉毅,劉強.農村土地流轉狀況調查與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11年第5期.
[2]鞏勇峰.淺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1月第3期.
[3]孟勤國.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00.
[4]鄧曉宇.供給側改革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問題及對策[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6年11月第4期.
- 上一篇: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研究
- 下一篇:農村土地流轉策略分析
精品范文
10土地利用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