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服務“三農”問題分析
時間:2022-11-12 03:03:45
導語:農村商業銀行服務“三農”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農村金融問題的出現,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形成制約,因此必須要注重這一問題的解決。在農村商業銀行改制后,農村金融市場也更具活力,農村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要落實服務“三農”,并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雙重目標的實現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種情況下,對農村商業銀行服務“三農”與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農村商業銀行服務“三農”與可持續發展問題
(一)信貸“脫農”現象出現,深度逐年弱化。就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情況來看,在踏上商業化道路之后,不可完全采用原有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模式與目標,而是要對經營目標進行調整,將商業化目標納入其中,對經營模式進行轉變,實現商業化經營與政策性信貸扶持有機結合起來,在可持續發展大環境下,農村商業銀行對于農村金融的服務力度有所減弱,農村金融市場會出現資本流出的情況,農村商業服務在深度與廣度上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導致支農力度明顯減弱。但從性質上來說,農村商業銀行在商業化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將經濟成本與收益納入考慮范圍,這就導致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支農效果會受到逐利性的影響,甚至出現信貸“脫農”的情況。服務“三農”的深度就是指農村商業銀行以農村低收入群體和社會底層群體為對象,對貸款進行發放,并提供金融服務。上述群體主要依靠農業生產和家庭作坊生產等來獲得收入,資金需求額度相對較低。農村商業銀行在改制后,逐漸偏離農村貧困地區,信貸支農深度明顯弱化。(二)信貸支農貸款降低整體資產質量,涉農貸款利率高且貸款方式單一。農村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信貸支農政策性目標的主要措施在于,增加農村金融市場資金注入,以農戶和小微企業為對象,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但農村商業銀行涉農貸款的發放,盡管增添了農村金融市場活力,但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自身發展,整體資產質量受到信貸支農貸款發放的影響而降低。農村商業銀行為提高盈利水平并落實風險控制,不得已提高涉農貸款利率,這就使得農戶貸款難度加大。并且涉農貸款在方式上表現出單一化特征,以擔保貸款為主,抵押貸款方式較少,這就更加大了農戶貸款難度。
二、農村商業銀行服務“三農”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建議
(一)明確市場定位,加大信貸支農力度。在農村信用社改制后,農村商業銀行得以形成和發展,但其本質和宗旨仍在于支農和服務“三農”,除此之外要凸顯商業化特性,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來說,必須要立足自身實際情況開展綜合分析,對市場定位加以明確,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情況,為“三農”而服務,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在信貸支農方面,要加大資金投放力度,全面提升深度與廣度,以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二)拓展業務空間,創新支農金融產品。農村商業銀行服務“三農”與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要立足自身實際出發,對業務空間進行合理拓展,并對支農金融產品進行合理創新,為農村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提供內在支持。在這一方面,為確保貸款方式得到科學創新,需要立足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出發,以農戶、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等為對象,對林權抵押、農村集體流轉土地抵押、經營權抵押等多種擔保方式進行積極探索,以確保業務空間得到有效拓展。農村商業銀行要對金融產品加以創新,對多元產品體系加以建立,對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農戶貸款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等信貸產品進行創新,保證其特色化,通過業務的拓展來擴大農村商業銀行盈利空間,促使農村商業銀行與地方經濟實現共同發展。(三)關注農業發展,了解農戶融資需求。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來說,其在發展過程中若想要更好地服務于“三農”,并推進自身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密切關注農業發展情況,對農戶融資需求進行系統化分析,科學落實風險管理,這就有助于更好地開展各項業務活動。當前大部分農村商業銀行高度重視風險管理,以貸前審批和貸后追蹤為重點工作內容,但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對于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的了解并不全面,在不“知農”的情況就無法更好的服務“三農”。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發展新時期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對于信貸的需求也發生一定變化,懼貸心理逐漸消失,對于資金的需求呈現出高度積極性。與此同時,農村貸款額度明顯增大,季節性貸款也逐漸消失,并且表現出一定反季節性,資金需求不受季節影響,貸款額度也明顯增大。針對此種情況,農村商業銀行在服務“三農”與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要全面且深度的了解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農業發展特色,對農戶金融服務需求進行系統化了解,進而對支農方案進行科學設計,以更好地服務于“三農”。(四)協調政策性與商業性關系,實現合理共贏。現如今農村金融快速發展,農村商業銀行作為農村機構,其發展路徑就在于,要堅持“三農”,并與自身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找準二者的平衡點,從而維護自身的綜合效益。因此,在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發展過程中,要對政策性與商業性關系進行合理協調,爭取實現共贏。也就是說,農村商業銀行要對政府優惠政策和各項補償加以科學利用,在服務“三農”的過程中獲得盈利,并在商業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要堅持做到因地制宜,保證管理的分區化與適應性,在統一領導下,不同級別農村商業銀行要致力于搭建城市金融平臺與農村金融平臺,實現一行兩制,城市金融平臺以主城區農村商業銀行為主導,主要側重于城市金融發展,而農村金融平臺以非主城區農村商業銀行為主導,側重于“三農”,通過此種方式,能夠促進城市金融平臺與農村金融平臺的優勢互補,令農村商業銀行二元結構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這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農村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企業,其在服務“三農”與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要就現實情況進行分析,鞏固自身發展基礎,與金融市場精準定位,合理加大信貸支農力度,對支農金融產品進行創新,并全面了解農戶融資需求,對政策性與商業性關系進行合理協調,科學分散控制風險,切實維護農村商業銀行運行的綜合效益。
作者:王穎
- 上一篇: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策略
- 下一篇:農村金融服務改革成效評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