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技術在農村公路的運用
時間:2022-10-31 11:39:08
導語:冷再生技術在農村公路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簡述冷再生技術基本原理、特點和優勢的基礎上,從測量放樣與控制、銑刨與拌和、碾壓整形、現場試驗控制、接縫處理、調頭處處理、養生和交通管制、質量檢測等方面探討了農村公路冷再生技術的具體應用,以提高冷再生技術的施工質量。關鍵詞:冷再生技術;農村公路;銑刨;拌和農村公路是農村地區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保障,現在國家對農村公路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作為路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在加強養護的基礎上,不斷引入新技術,提高養護技術水平,為農村公路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其中,冷再生就是一種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的新技術。
1冷再生技術簡介
冷再生技術是指充分利用路面材料,加入適量新骨料與外加劑,在不改變溫度的情況下對材料進行銑刨、拌和、攤鋪和碾壓,直至成型,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這項技術最大的特點在于能充分利用現有材料,可修筑出滿足要求的新路面結構。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處治路面破壞;拓寬路面,提高行駛質量;恢復標高、線形及斷面;消除裂縫;不會對交通造成太大影響[1]。如今,隨著國家對農村公路的不斷重視,這項新技術已經在農村公路大規模應用,取得良好成效,為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提供可靠技術支持。
2農村公路冷再生技術應用
2.1測量放樣與控制。按10m間隔距離布置中心樁與邊樁,開始原地面復測,確定銑刨深度。然后由專業測量人員利用米尺及水準儀對底基層高程、寬度、橫坡及平整度進行測量控制,將測量結果誤差嚴格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2.2銑刨與拌和。(1)由冷再生機在路面推動前方稀漿車持續行走。(2)冷再生機行駛速度以路面實際破損情況為依據,結合銑刨處理深度確定或調整,通常需要控制在4~8m/min范圍內,避免銑刨后集料級配產生太大波動。(3)在網裂比較嚴重的路段應減慢行駛的速度,并增加轉速。(4)在冷再生機的后方應安排專人檢查,確定深度及水泥含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時立即通知操作人員,及時調整。(5)施工中,可采用以下方法確定再生深度:根據周圍已經完成再生的部分,將鋼釬插進土內,對插入深度進行測量,確定是否滿足要求。(6)需要密切注意搭接的寬度,使其滿足設計要求。(7)除檢查人員外,還需在冷再生機的后方安排足夠作業人員清除雜質與余料,避免對再生處密實性造成影響[2]。(8)施工中應做好深度、含水量、攤鋪均勻性等的檢測,當發現問題時,立即停工,找出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后恢復施工。(9)每次再生的距離以確保后續施工順利進行為準,盡可能延長每次再生的距離,這樣能有效減少接縫。(10)每段再生施工完成后,都要對冷再生機的刀頭及刀架進行檢查,當發現損壞時立即維修或更換。2.3碾壓整形。(1)以路幅寬度、壓路機作業寬度及輪距為依據,編制碾壓施工方案,確保每個部位都得到相同遍數的碾壓,兩側應適當多壓。再生機的后方緊跟壓路機,以低頻率持續碾壓。(2)壓路機行駛速度應控制在3km/h以內,待初壓結束后,用平地機將其整平。(3)直線段的碾壓按從兩側到中心處進行;平曲線段的碾壓按從內側到外側進行。在局部低洼段,將表層耙松后,用新混合料將其找平。(4)在整形的過程中,需要將高處的混合料刮出路外。整形期間不允許車輛通行,同時還要避免混合料發生離析。(5)完成整形,并檢查確認混合料實際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相差±1%范圍內后,用光輪壓路機開始碾壓,此時應遵循先高幅低頻后低幅高頻的原則[3]。(6)在直線段與未設超高的平曲線段,均從路肩開始向中心處進行碾壓,保持輪寬1/2的重疊,連續碾壓6~8遍。(7)前兩遍的碾壓速度按1.5~1.7km/h控制,之后按2.0~2.5km/h控制。(8)碾壓時,壓路機不允許剎車與掉頭,應以恒定的速度持續運行。(9)在碾壓過程中,表面應一直處在濕潤的狀態,若水分蒸發速度很快,則可以通過灑水來處理,但要注意水量不可太大。(10)碾壓時,若產生起皮、彈簧和松散,需重新進行拌和,以保證施工質量。(11)經拌和與整形形成的再生層,必須在水泥初凝之前結束碾壓,同時達到預期壓實度,無明顯輪跡。(12)碾壓完成以前,使用平地機做一次終平,以確保縱向順適,且標高與路拱都能達到設計要求。終平必須認真進行,將高處刮平后清掃干凈;針對局部低洼處,可不予處理,在下一層施工中一并處理。2.4現場試驗控制。(1)完成再生施工后在現場進行取樣開展滴定試驗,以檢測水泥含量和混合料拌和是否均勻,根據檢測結果,對實際的水泥劑量予以修正。(2)完成再生施工后,在現場進行酒精燃燒試驗,以確定含水量,然后根據試驗結果對用水量進行計算,確定現場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試驗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是否完全相符。2.5接縫處理。(1)縱向接縫盡量進行全幅施工,減少重疊,保證效率,重疊處的寬度按50~150mm控制,當路面材料的厚度較大時,粒度較粗,使重疊量增加,如果兩次作業的時間間隔超過12h,則會增大重疊量。以已建再生層具體完成時間為依據,對水泥稀漿實際噴入量進行調整。此外,在縱向接縫處,應注意避開重型車輛及慢行車輛產生的輪跡[4]。(2)橫向接縫形成橫向接縫后應立即認真處理,在施工中減少或避免停機,如果停機的時間超出初凝的時間,則需要在恢復時,使再生機向后倒退一段距離,重新進行水泥的撒布。2.6調頭處處理。若機械設備必須在完成碾壓的再生層表面調頭,則需要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常用措施為在表面加鋪一層塑料布。2.7養生和交通管制。(1)再生層完成碾壓和處理后,需要連續養生至少7d才可以進行上層施工。若上層混合料是無機結合料,則需要在下層的表面均勻鋪灑水泥。(2)每段碾壓完成并檢查確認壓實度符合要求后,立即進行養生。(3)養生方法為覆蓋一層吸水土工布,待養生完成后,將其清理干凈,避免殘留。(4)如果面積較大,也可以使用灑水車來養生,灑水次數根據氣候情況確定。養生期間,再生層表面必須始終保持濕潤[5]。(5)養生過程中,除灑水車以外,其他車輛都不允許進入;若無法封閉交通,則應對重型車輛予以限制,其他車輛行駛速度不能超出30km/h[6]。2.8質量檢測。冷再生施工完成后,按照1~3km選取評定路段進行質量檢驗:(1)壓實度:要求達到95%以上,每條車道1km檢測一次;(2)抗壓強度:不低于2.5MPa,每條車道1km取9個試件;(3)含水率:不小于1%~2%,當發現異常時立即試驗和檢測;(4)級配:滿足工程設計要求,每條車道1km檢測一次;(5)水泥劑量:不低于設計要求-1.0%,每條車道1km檢測一次;(6)平整度:不超過10mm,每200m檢測2處,每處連續檢測10尺;(7)縱斷面高程:偏差不超過±10mm,每20m檢測1點;(8)厚度:均值偏差不超過-10mm,單個值偏差不超過-20mm,每條車道按10m間隔距離檢測1點;(9)寬度:達到設計要求,且邊緣線應保持整齊,每40m檢測1處;(10)橫坡:偏差不超過±0.3%,每100m檢測3處;(11)整體外觀:表面應達到平整、密實,沒有彈簧現象與浮石,現場隨時檢測。
3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公路的養護施工中采用冷再生技術不僅能處理既有病害,還能改善農村公路行駛質量,并加快施工效率,減少人工及其他設備、材料的成本,對提高農村公路通行水平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封旭濤.水泥穩定冷再生技術在農村公路改造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8(24):152-153.
[2]王滿倉.農村公路改造中就地冷再生技術的運用實踐微探[J].四川建材,2018(3):142,145.
[3]張江山.就地冷再生技術在農村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7(12):54-55.
[4]尚立波.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原理與造價對比分析[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7(3):63-64,67.
[5]陳大華,劉峻青.舊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在農村公路中的應用研究[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16(5):57-59.
[6]李永睿.舊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在農村公路改造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6(13):158-160.
作者:詹大德 單位:貴州省公路局
- 上一篇:農業政產學研合作創新網絡及影響因素
- 下一篇:農村配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