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下農村經濟發展探討
時間:2022-03-24 03:17:24
導語:精準扶貧下農村經濟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各項惠農優農政策的推出,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我國農村還是有部分地區處于貧困狀態。因此現階段我國政府需要對貧困地區的農村進行精準扶貧,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改善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可以解決進一步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限制因素。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影響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然后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系列通過精準扶貧完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精準扶貧;農村經濟;限制因素;發展措施
一、當前影響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
(一)農村地區剩余勞動力較多。當前我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剩余勞動力較多,同時農村中剩余的勞動力在日常生產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根據我國農業部門的有關數據分析,農村中的農民一年中用于務農的時間占全年總天數為的四成左右,還有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農民都用于其他的事情。在農閑時期往往農民會進城務工,或者是在周邊的工廠進行工作,但是由于農民缺少一定的技術和特長,大多數農民工的工資待遇較低。部分農民工在工期結束過后,返鄉期間也會處于閑置狀態。(二)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還較為薄弱,甚至部分地區還存在著靠天吃飯的情況。雖然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和當地部門加強了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大部分農村地區都進行了公路、路燈全覆蓋,但是少數農村地區由于地處偏遠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還沒有進行普及。同時農村地區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與國家的總體經濟發展狀況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這主要體現在電子通訊、氣候氣象、水利水電的建設中。(三)農村地區消費和教育問題較嚴重。農村地區的消費水平和教育狀況與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一些偏僻的農村地區,還存在著趕集的現象農民如果想要外出購物那么就需要去很遠的縣城進行消費,這一現象的產生也源于我國的農村消費市場,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開發。同時我國的農村教育還處于較為落后的階段,由于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人數日益增加,農村里的留守兒童也與日增長。留守兒童在家只能靠家中的爺爺奶奶進行照顧,而且還是在在成長的過程中便缺少了父母的教育和呵護,長期以來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其次,農村與城市的教育資源配置也不均衡,這一現象也加大了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嚴重性。
二、通過精準扶貧完善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
(一)健全精準扶貧的各項組織工作。通過精準扶貧完善農村經濟發展的首要措施,便是健全精準扶貧的各項組織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精準扶貧的領導班子,在一地區進行精準扶貧項目開啟后,那么便需要以當地的縣長為組長、副縣長為副組長同時地區的鄉鎮干部為扶貧一把手。在管理的過程中實現一級監管一級、層層落實責任格局,這樣就可以在扶貧的過程中形成對貧困鄉、貧困村和貧困戶全覆蓋的互幫互助工作格局。(二)科學制定精準扶貧的發展規劃。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還需要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首先,便是搭建精準扶貧的信息管理平臺,只有經歷了信息管理平臺才可以在扶貧的過程中及時的反饋扶貧攻堅的動態,在扶貧指揮部詳細了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中的各項情況時,便可以下達正確的扶貧決策和扶貧措施。同時信息管理平臺還可以給扶貧過程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這樣就可以讓扶貧工作者緊密結合當地扶貧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其次,便是在農村貧困地區實施搬遷扶貧計劃,讓工作人員進入農村挨家挨戶勸導農村群體進行搬遷,并加強對農村貧困地區保障房的建設來改善貧困群眾的住宿條件和生活習慣,同時在建設保障房的過程中,還可以增加當地地區的農村人口就業率,從而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扶貧問題。最后,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建立“幸福家園”為目標的扶貧措施,對貧困地區進行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基本保障的建設,來幫助貧困地區農民完善當地地區的基礎服務。(三)加強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加強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性措施主要有以下3點。第1點,在農村貧困地區制定相關的保障性政策來保障扶貧工作的順利展開。第2點,整合貧困地區的資金,進行產業扶貧計劃來提高農村人口的收入。第3點,在農村地區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幫助農民再就業。
參考文獻:
[1]徐美貞.農村精準扶貧下如何發展農村經濟[J].教育科學研究,2017(10).
[2]吳淑嫻.農村經濟在精準扶貧背景下的發展過程分析[J].西安教育.2016(04).
作者:王春紅 單位:喬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 上一篇:農村合作社經濟效益措施
- 下一篇:解析農村農業經濟管理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