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糧食安全戰略研究
時間:2022-04-03 10:17:18
導語:“一帶一路”糧食安全戰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各方面領域的改革深化實施,所產生的影響也是廣泛的,尤其是處在當前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背景下,就要從各方面研究各領域發展的策略,其中糧食安全戰略的重構就顯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先闡述我國糧食生產特征和綜合生產能力發展階段,然后就“一帶一路”下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以及對糧食安全戰略產生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最后探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構措施,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能為實際糧食安全戰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關鍵詞:“一帶一路”;糧食安全;戰略重構
1我國糧食生產特征及綜合生產能力發展階段分析
1.1我國糧食生產特征。我國近些年的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也顯著提高,對糧食的需求也大大增加,這就要求我國的糧食生產要提高效率,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從我國糧食生產的實際情況能看到,有幾個層面顯著的特征。(1)糧食產量雖然增加,但糧產每年增幅在不斷下降。如從2011年的4.5%下調到2015年的2.4%,2016年糧食總產12325億斤,比2015年減少104億斤,2017年糧食產量1.2358億斤,達到歷史第二高。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每年糧食產量增加,但幅度下降。(2)體現在糧食品種結構變化明顯上。糧食作物的產量和播種的面積不斷增加,但是不同的發展時期對糧食增產作物品種拉動也不同。如20世紀90年代稻谷是糧食增產重要拉動力,新世紀玉米就成為第一大糧食作物[2]。所以在品種的結構上,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需求不同,所產生的結構變化也是比較大的。(3)體現在單產水平提高和生產布局變化上。我國的糧食總量在不斷增長,這就和糧食單產提高起到的作用有著聯系。糧食生產中心在不斷發展中,也出現了北移的現象,南方工業化以及城市化的迅速發展,糧食產量所占的比例也減少,北方的糧食產量占比在增加。糧食的生產集聚效應愈來愈突出,主產區的糧食生產力也在不斷提高。1.2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發展階段。穩定社會和諧發展,就要提高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但是我國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不同的階段也是有著很大不同的。從三個階段對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行分析。第一階段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要依靠著傳統的生產技術以及糧食面積的增加恢復產能,進行優良品種的選擇以及增施有機肥,以及通過耕地面積的擴大來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國之后的19年糧食產能達到兩億噸水平。第二階段時,通過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投入,和制度上的放開等,這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創造了良好環境,雜交稻的推廣以及化肥的實施和灌溉面積的擴大等,這些都促進了我國這一階段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3]。第三階段的發展中,將科學技術和政策的進一步深化,糧食綜合產能有著新的提高,中低產田的改造以及潛能挖掘,2012年糧食產能突破了5.5億噸的水平。三個不同的階段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有著不同的特點,第一階段是抵御自然風險實現的生產增長;第二階段是規避市場風險實現的供給穩定;第三階段就是對決策風險降低實現的糧食生產能力的增長。
2“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糧食安全問題
2.1糧食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我國的經濟總量增長速度較快,糧食產量保持較高水平,近5年來我國糧食產量穩定在1.2萬億斤。人口增長、畜牧業需要、糧食深加工產業的發展和糧食生產自然條件的客觀限制,糧食消費量仍然是持續增加的趨勢。世界糧食市場價格波動和全球經濟危機的變化,對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任何時候糧食安全始終都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性問題。當前糧食的生產已經轉向了高補貼以及高投入發展的環節,保障糧食的自給率就增加農業的補貼,國內價格會造成國內糧食價格上升空間有限,對農業產業安全發展也有著不利影響。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進口糧食勢必對國內糧食市場造成較大影響。進口糧食成本低,價格就低,就會有競爭力,對我國國內糧食產業勢必帶來沖擊,容易被國外糧食巨頭所壟斷。2.2農業境外投資規模小,經營管理缺少經驗。我國的糧食安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我國在農業的境外投資企業規模相對比較小,這就使得投資的力度較小,缺乏經營管理的豐富經驗,也不能對“一帶一路”沿線的文化以及法律背景有充分了解,社區交流比較少,這些國內企業的自身管理不足,就很難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管理工作在“一帶一路”環境下呈現良好效果。再有就是農業的生產經營組織形式還比較落后,家庭分散經營以及不能自由地處置土地,基礎設施的破舊等,這些對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就有著很大影響。
3“一帶一路”背景下對糧食安全戰略的影響
3.1“一帶一路”下對糧食安全戰略的積極影響。(1)“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糧食安全戰略的發展就創造了良好環境,這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對提高我國的糧食安全以及食品安全都有著重要作用。能加強我國和“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交流,這就為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制定提供了良好機遇。(2)“一帶一路”沿線有60多個國家,都和糧食資源有著緊密聯系,對推動我國糧食產業可持續發展比較有利,也為我國糧食走出去提供了發展的機會,能夠在糧食相關的技術以及資金等方面走出去[5]。“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糧食安全戰略的發展,將沿線國家的農業資源以及市場的發展優勢加以充分利用,并要將農業走出去的政策體系結合實際進行完善,制定科學的糧食安全戰略規劃,這對我國的糧食安全戰略發展就打下了基礎。3.2“一帶一路”下對糧食安全戰略的消極影響。(1)“一帶一路”背景下,對我國的糧食安全戰略產生的消極影響比較多,由于耕地面積的減少就勢必會影響糧食安全戰略。我國的耕地面積排世界第三,但是人口比較多,所以人均占地面積就比較小。加上工業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非農業的建設用地面積在不斷擴大,這就進一步減少了可耕地土地面積,這勢必對我國的糧食種植產業的安全戰略發展有著不利影響。(2)我國的農業基礎設施以及技術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這對糧食安全就會產生不利影響。我國的農業是比較弱質的產業,受到自然因素影響比較明顯。農業基礎設施對改善這一現狀就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保障[6]。但是我國的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水利設施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技術上沒有重要的突破,在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技術上的落后,就勢必會影響糧食的安全戰略。
4“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糧食安全戰略重構
處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糧食安全戰略的重構意義重大,要結合實際的發展提出科學合理的安全策略,促進我國的糧食安全發展。4.1注重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制定,就要從大局觀出發,強化國際間的合作,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交流要保持密切關系。當前的土地資源惡化以及可耕種土地資源的減少,對我國的糧食安全戰略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糧食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在加大[7]。處在這一發展現狀下,就要注重借助“一帶一路”的發展優勢,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做好自然資源的管理保護工作,農業生產技術要進行升級和調整,從而有效滿足發展需求,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戰略可持續發展。只有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交流,才有助于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這也是保障糧食增產和安全的重要舉措。4.2農業走出去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糧食產量增長要想繼續保持,就要將“一帶一路”沿線的資源充分利用,將我國的農業資源壓力進行轉移,通過適度進口國外糧食構建絲綢之路糧食帶,保障我國區域糧食安全的能力,將糧食互補貿易的發展進一步推進。結合實際的發展需要把農業走出去綜合金融平臺完善建立,構建完善的糧食安全基金以及創新投資模式等,這些都有助于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可持續發展[8]。需要在“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進行增設使館農業人員的力量,將該國家的農業情況和發展動態及時性地跟蹤,幫助國內企業走出去,強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戰略支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互通建設等。4.3糧食安全戰略規劃的科學制定。由于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小,這就決定了糧食安全立足基本自給的同時,更要借助國際市場資源,“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正是為我國的糧食安全打下了保障基礎,糧食安全發展戰略的制定,就要和“一帶一路”的倡議發展相結合,對重點國家的農產品投資合作的規劃要詳細研究,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源為我國充分利用,國際層要簽訂農業投資保護協定。我國是糧食進口國,國際市場風險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就需要支點,構建大型的糧食商品交易中心,為糧食生產和消費國搭建良好的發展平臺,滿足各自的需求,這樣才能有助于維護國際糧食市場穩定發展。我國在這一過程中,就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的糧食戰略規劃。4.4糧食戰略儲備體系完善化發展。我國的糧食安全戰略可持續發展,就要充分注重糧食戰略儲備體系的完善,加強糧食,專項儲備的總量提高速度,要能在原糧食儲備基礎上儲備成品糧油。中央和地方的儲備分工要合理化發展,對原糧供應要能保證,以及應急需求也要滿足[9]。“一帶一路”的倡議發展中,由于涉及的國家比較多,沿線國家的農業資源較為豐富,保障糧食的安全就要保障來源地穩定,“一帶一路”正是提供了這樣的良好機遇,這為我國的糧食戰略儲備體系的科學制定提供了參考。4.5加強重點品牌的培育糧食企業要想走出去,和全球知名糧食企業進行競爭,就要有強烈的品牌意識,我國的糧食企業要加強品牌培育,提高糧食企業的知名度,這樣才有利于走出去。政府方面要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注重產業規模成熟的糧食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強,不僅要從政策上給予支持,還要從配套的金融體系方面進行支持,促進糧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5結語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糧食安全的戰略發展,是一次機遇與挑戰共存的發展,這就要緊密結合“一帶一路”的倡議,糧食企業及時關注“一帶一路”倡議發展動態,找準機會及時出擊,保障糧食企業能夠走出去。通過從理論層面對我國糧食安全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從理論上加以豐富,為實際發展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張明濤.論中央與地方在糧食安全保障中的職責分工[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2]焦春海,郭英,姚明華.泰國農業生產與作物品種改良狀況[J].湖北農業科學,2017(5).
[3]陳燕娟,鄧巖.中國種業“走出去”戰略路徑與風險防范[J].湖北農業科學,2015(12).
[4]姜南.中國農業貿易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建議[J].當代經濟,2015(5).
[5]張蕓.“一帶一路”戰略:加強中國與中亞農業合作的契機[J].國際經濟合作,2015(1).
[6]翟志芳.我國糧食安全現狀、挑戰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7]張培麗.國外糧食安全研究的最新進展以及對我國的啟示[J].教學與研究,2014(7).
[8]朱滿德.中國農業實施全球戰略的路徑選擇與政策框架[J].改革,2014(1).
[9]程國強.我國農業對外開放的影響與戰略選擇[J].理論學刊,2016(7).
作者:李維剛 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控策略
- 下一篇:糧食產地烘干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