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產業鏈調查研究
時間:2022-02-22 09:54:06
導語:小龍蝦產業鏈調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產業鏈的發展有利于推動本行業的合作和發展,并對其相關上下游產業如食品加工、運輸等起到獨特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江蘇省揚州市、興化市沙溝鎮、高郵市臨澤鎮等地的小龍蝦產業鏈的實踐調查與分析研究,分析了產業鏈發展狀況、融資情況與發展遇到的瓶頸問題,這對于農業產業鏈發展方向和擴張產業鏈融資需求有借鑒意義。研究結果表明,當前小龍蝦產業鏈仍處于較低的發展階段,養殖戶多為小規模個人養殖,對資本需求少,風險承擔能力差,為此本文提出推動產業鏈各方創建信息平臺和產業鏈組織,加強產業鏈間的合作,創新產業鏈金融產品提供方式有利于降低風險,為提高經濟效益和產業鏈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
關鍵詞:農業產業鏈;資源整合;農業產業鏈;組織政策與建議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農村第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有利于推動農業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增強我國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奠定堅實基礎。”以小龍蝦產業為例,目前,隨著經濟和夜間餐飲消費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小龍蝦的需求迅速攀升,近年來,隨著大批小龍蝦養殖戶和養殖田的快速增加,小龍蝦價格呈現總體下降趨勢,同時,一些地區也推出了他們自己的如盱眙的稻蝦共生模式和蝦蟹共生模式、興化的藕蝦共生模式等特色養殖模式并打造地區品牌和深化產業鏈發展,以盱眙龍蝦為例,目前,小龍蝦的產業化發展是由龍蝦養殖的第一產業,到龍蝦精加工、中藥藥材種植和調料加工、稻蝦模式的稻米加工等多環節的第二產業,再到互聯網+餐飲+物流的第三產業的三產聯動發展,當地稻蝦混養新模式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技術支撐和資金支持。小龍蝦產業發展潛力較大,但是在這一小龍蝦規模高速擴張,效益快速增長的好時機。但是,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還指出了:“農村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钡葐栴}。整合農業產業鏈資源,成為必然之勢。在農業產業化背景下,農業產業鏈組織的出現為緩解農戶信貸約束、提高規模農戶信貸可得性提供了新視角(劉西川、程恩江,2013)。發展農業產業鏈組織、創立合作平臺或可降低交易成本、集中資源促進產業鏈發展。
1存在問題分析
通過實地調查發現,小龍蝦養殖戶2019年人數增長較快,養殖方式上以與其他農作物混養較多,養殖戶認為養殖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市場行情不好的比例最高,達到71.43%,另缺乏資金和病害問題并列第二,多是用自有資金進行養殖,借款貸款少;銷售對象以市場批發為主,運輸方式多為農村經紀人上門收購;養殖戶大多沒有和其他企業的長期合作關系,也不愿加入合作社;養殖戶對于休藥期等專業知識都有一定的了解,對于組織的培訓,參加過并認為效果良好的和認為效果一般的各占35.71%,沒參加過的占28.57%。養殖成本方面,蝦苗來源為市場購買和自繁的各占一半而市場購買略大,飼料來源則各地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市場購買為主,有些地方養小龍蝦并不是主要經濟產品,不怎么喂飼料;市場價格方面,對比發現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在20%~50%;融資需求方面,各地差別較大,但可以看出目前小龍蝦養殖還是傳統模式和意識,基本自給自足,很少涉及金融。通過對江蘇省揚州市、興化市沙溝鎮、高郵市臨澤鎮等地的小龍蝦產業鏈的調查研究發現,目前仍存在如下問題,產業發展水平較低:一是小龍蝦苗種多為自繁自育,品質規格不穩定;二是養殖技術培訓較少,標準化生產未建立。據問卷調查,一些地方小龍蝦協會每年只進行2~3次的集中培訓,而多地并無小龍蝦協會或是養殖戶不知道有小龍蝦協會;三是龍蝦發病風險需加強控制。據調查,龍蝦發病死亡率高達70%,而三至五年有一次高發病期,當地雖已起步建立防疫室但基礎較弱,仍易出現病害情況;四是市場、加工、物流、品牌仍需發展。以興化為例,目前只是銷售給當地水產網、批發市場和周邊飯店,缺乏深化加工和遠途運輸,品牌知名度不高;五是應對市場沖擊能力弱。隨著養殖面積的擴大,和5、6月份龍蝦大量上市,價格受沖擊大,而大部分養殖戶無應對能力,有時甚至造成虧本。
2融資問題分析
現有文獻認為阻礙農戶獲得正規信貸的主要原因是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所致的交易成本過高問題(朱喜、李子奈,2006;李慶海等,2016),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使金融機構的金融機構把這部分提高的成本轉嫁給貸款者,使信貸更難以達成。目前,部分金融機構也針對相應的問題進行了改革,以盱眙為例,當地農行設計的“一項目一方案一授權”服務方案和同行相比降低了利率,但整個貸款的申請流程和手續比較復雜。通過實踐調研,本文總結了幾個目前金融機構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一是整個貸款的申請流程和手續比較復雜,可能導致農戶怕麻煩不愿貸款,這一點可以將貸款的金額進行分類處理,對于小額的貸款金額可以視情況處理,從而提高辦理的靈活性;二是掌握的養殖戶數據是自己上門獲得,效率低下,這里可以建設一個針對小龍蝦的信息服務平臺,使養殖戶可以自行在上面申請優惠貸款等,達到互通有無和產生集聚效應;三是貸款對象比較分散,沒有形成一定的組織,主要還是養殖戶和餐飲企業,其他貸款主體占比很小且抵押擔保存在問題,這一點銀行可以擴展貸款對象,例如可以與向大量養殖戶提供飼料的飼料商合作等;四是優惠政策還沒有形成一個具體的模式,仍是傳統業務模式觀念;五是金融機構應消除養殖戶對銀行的不信任,消除養殖戶對銀行的顧慮;六是當地保險機構還沒有針對小龍蝦病害設計的產品或是尚不成熟。
3政府與龍頭企業作用分析
3.1政府方面。根據調查,當地政府目前采取了一系列較有力的措施促進小龍蝦產業的發展,如給予創新養殖方式的“稻田蝦”補貼、促進小龍蝦協會發展等,堅持鄉村振興戰略,促進本地創收,政府也應更加大力著手推動產業鏈發展。政府應出面組織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協調各方作用,除了資金外還應促進平臺與技術人員合作,達到疫情控制和技術推廣、政策推廣效果。目前,小龍蝦產業的組織化、標準化有待跟進,政府可以進行支持,促進標準化的品質規格的制定,引導機構發展并重視引進技術和吸引技術人員,幫助農戶聯合,促進小龍蝦協會的發展。除此之外,促進區域性品牌建設,吸引游客興趣和對小龍蝦品牌宣傳有利的“小龍蝦主題+”等投資也是政府可以著力的宣傳方向。3.2龍頭企業方面。目前,龍頭企業作用發揮尚不充分,品牌建設方面,中心品牌產業不夠突出,還需打造大品牌,協同合作,相關產業間的協同效應不能充分實現。同時,合作程度不夠,沒有聯合地區小龍蝦資源形成聯盟,龍頭企業應加強合作,逐漸形成利益共同體和聯
4解決措施及整合產業鏈資源的設想
建立一個以目標為促進行業發展,參與人員為行業內人員的合作平臺。農業產業鏈具有品種眾多、生產和需求數量大、地區分布廣泛、產業上下游供需關系復雜等特點,而對于其中的小龍蝦產業鏈來說,龍頭產業協同作用未全面發揮,各類資源不集中,信息封閉不對稱;金融機構信貸交易成本高,不信任程度深,傳統業務模式和觀念;養殖戶收益深受市價和產品病害問題影響;產業鏈資源和信息共享不暢問題亟待解決。由此可見建立一個產業鏈資源合作平臺或組織有其建立的必要性。平臺作用:通過采用中介服務和在線交易相結合的形式,為養殖戶與加工,運輸企業及飼料供應商供需對接服務,降低交易成本,縮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效率,協同金融機構創建金融產品分散市場風險,與防疫站等機構合作降低產品疫害率,同時邀請市場監督管理局、環保局入駐提供政策指導,為養殖戶提供銷售鏈接,制定并公示產品質量標準,取得補助標準;通過本平臺為養殖戶提供包括檢疫、保險、法務等服務。實現新材料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優化和產業間合作。平臺建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維持行業生存需要。檢疫,避免小龍蝦死亡,尋求技術支持,與科研院和各大院校聯系合作,怎樣防疫、怎樣下藥,什么時間做,怎么檢查疫情情況,出現疫情應怎樣控制等進行,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做到標準化和模式化,專人對點指導、賣出,為小龍蝦尋找市場,擴展銷售渠道和擴展運輸,做到統購統銷,并通過與科研機構和加工企業的合作推動深加工和技術升級;與水產站,研究所合作進行選種育種工作,建立育種基地,并鼓勵養殖戶購買良種以取代不確定質量和數量的自繁;同時聯系相關服務部門如生產所需的電力水利等做對接溝通工作。第二階段,擴大生產階段,此時金融資本能夠大量進入。向有需要的養殖戶統一收取一定數額的資金,與保險公司合作,做到風險分擔;集中有意擴大生產的養殖戶的需求向銀行取得優惠貸款;與技術人員取得聯系,尋找模式,按一定的模式進行專業化生產,使得每畝產量達到最優,損失最小;與法律人員合作,在成員產生法律糾紛時為其提供幫助,并在平時向使用者科普相關法律知識;與政府取得聯系,獲取政府支持和相關優惠政策,并在平臺上公布;與產品質量監督等部門取得聯系,共同制定一套產品質量標準、質量和出產地制度。
參考文獻
[1]周月書,王雨露,彭媛媛.農業產業鏈組織、信貸交易成本與規模農戶信貸可得性[J].中國農村經濟,2019(4).
[2]朱喜,李子奈.我國農村正式金融機構對農戶的信貸配給——一個聯立離散選擇模型的實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3).
[3]劉西川,程恩江.中國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典型案例與理論含義[J].財貿經濟,2013(8).
[4]劉銀行,李雨.鄉村振興背景下商業銀行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9(9).
作者:陳婧銥 單位:揚州大學
- 上一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探析
- 下一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現狀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