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池塘養殖措施論文

時間:2022-09-24 08:52:00

導語:小龍蝦池塘養殖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龍蝦池塘養殖措施論文

摘要:總結了小龍蝦池塘高產養殖技術,包括池塘要求、幼蝦放養、飼料投喂、日常管理、蛻殼保護、防止敵害、捕撈上市等方面內容,以期指導水產養殖戶從事龍蝦養殖。

關鍵詞:小龍蝦;池塘;養殖技術;高產

1池塘要求

池塘須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面積一般為0.33~0.53hm2。池埂要做成寬1.5m、高2.5m、坡度1∶3。為防止龍蝦外逃,池埂拐角要做成圓弧形,埂內壁做成高0.5m的陡坡,并用較厚的光滑塑料皮覆蓋。進排水用PVC管伸出埂坡,管口用鐵網罩住。塘中做2~3條寬1m、高1m、長為池長4/5的泥埂(不能與池埂相接),為龍蝦創造打洞穴居的條件。池塘做好后按照池面30%的比例栽種茭白、苦草、輪葉水藻、水浮蓮、水花生、蓮藕等水生植物,為龍蝦提供飼料及便于龍蝦蛻殼時躲避敵害和棲息。放養前池塘嚴格消毒后,施4500~7500kg/hm2腐熟的畜禽糞肥。池塘養蝦,可混養600~900尾/hm2花白鰱,以改善水質,并充分利用餌料資源。

2幼蝦放養

幼蝦放養前池水深1m。幼蝦放養采取2種模式。一是冬春放養,一般在12月或翌年3~5月,以放養不符合上市規格的龍蝦苗為主,放400~800尾/kg的蝦種525~675kg/hm2,到7~8月可起捕上市,上市規格達到40~60g/尾。二是夏季放養,以放養當年孵化的幼蝦為主,放養時間在8~9月,放養密度30~45萬尾/hm2。蝦苗要選擇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傷無病、活動力強的個體,且同一池塘放養規格要基本一致,一次放足。蝦苗放養前先用3%~4%食鹽水浸浴消毒5min,然后將蝦苗緩慢放入池中。放養時應避免日光曝曬。若是從外地購進蝦苗,離水時間長以致有些蝦出現昏迷現象時,應將幼蝦放在水盆中暫養20min再放養,以使幼蝦逐漸適應新環境。

3飼料投喂

自然環境中龍蝦主要攝食水草、死魚蚌、腐殖質等,人工養殖時可逐步投喂人工餌料。人工餌料可直接投喂絞碎的雜魚、螺蚌肉、蠶蛹、蚯蚓、屠宰場下腳料及米糠、麩皮、豆渣、山芋、青草等,也可投喂魚蝦顆粒飼料,但要保持粗蛋白含量在25%以上。7~10月水溫適宜,是龍蝦的生長旺季,此時日投飼量以蝦吃飽、吃完為準,一般按動物性餌料占蝦體重8%~12%、干飼料或配合飼料占蝦體重3%~5%投喂,飼料投在淺水中,投喂2次/d,早晚各1次,晚上投喂量占60%~70%;其余季節投喂1次/d,于日落前進行,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2%~5%。小龍蝦的游泳能力較差,活動范圍較小,且具有占地習性,因此投飼要堅持定時、定點、定量、定質。此外,飼料投喂需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持續陰雨或水質過濃時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后多投。龍蝦生長速度快,過度饑餓或飽食,對生長不利,控制好攝食數量對生長有很大意義,可根據每天攝食情況確定投喂量,避免太多造成飼料浪費,影響水質;太少影響生長,甚至會互相殘殺。

4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巡塘,仔細觀察龍蝦生活動態,掌握生活規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實時追肥,蝦苗放養1周后,施腐熟畜禽糞750kg/hm2左右,養殖中后期每隔15d施腐熟糞肥225~375kg/hm2,保持池水呈豆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35cm左右。經常注換新水,高溫季節每隔5~7d換水1次,平時每隔15~20d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20%~30%。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和改良,每隔15d用生石灰150~225kg/hm2化水全池潑灑,每月用漂白粉0.5~0.6mg/kg全池消毒,保持池水pH值在7~8之間,溶氧量大于4mg/L。公務員之家

5蛻殼保護

龍蝦幼體的變態和步足的再生總是伴著蛻殼進行的,只有蛻掉堅硬的外殼,龍蝦才能生長。在環境條件不適宜龍蝦生活時,龍蝦往往不能順利蛻殼,會發生蛻殼不遂而成鐵丁殼蝦(個體很小而變成紅殼的蝦)。由于蛻殼后的新蝦身體柔軟,要經過一段時間外殼才能變硬,這時往往容易被同類或敵害殘食,因而促進蛻殼和保護蛻殼蝦在龍蝦養殖中至關重要。①保持良好的水質是促進龍蝦蛻殼的關鍵。保持水質不被污染,水質清新,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5~8.5(每15d施用1次生石灰,用量75.0~112.5kg/hm2),水體透明度35~40cm以上。②保證飼料營養成分齊全是促進龍蝦蛻殼的主要環節。龍蝦的甲殼主要成分為鈣、磷、鐵等無機鹽類,蛻1次殼后即要失去大量的鈣、磷、鐵等。因此,在飼料中應添加這些不可缺少的成分。同時,動、植物性的飼料應合理搭配。③合理栽培水草是保護蛻殼龍蝦的較好辦法。龍蝦喜歡在淺水或草叢中蛻殼,一旦完成蛻殼后,軟體龍蝦立即鉆進水草中隱蔽,以防同類或敵害殘食。因此,充足的水草既可為龍蝦提供蛻殼場地,又可為軟殼龍蝦提供棲息場所。

6防止敵害

小龍蝦生長過程中要防止水鳥、蛇、鼠、蛙類等的侵襲,殺滅驅散敵害生物是保護蛻殼龍蝦的有力舉措。龍蝦喜在溫度較高的淺水環境蛻殼,蛻殼前30min左右,在水邊或草叢的水面處焦躁不安地爬動,而蛻殼時又在淺水處進行,蛻殼后身體較柔軟,這就為敵害老鼠等提供可乘之機。殺滅鼠害的辦法可用藥物在防逃墻外殺滅,也可用鼠籠捕殺。可于傍晚將幾只死鼠用柴油浸透后點燃,用火鉗夾住沿蝦池四周轉動,使其他老鼠聞到死鼠的氣味后逃走。同時,清塘時要清掉鯰魚、鱖魚、黑魚等肉食性魚類。

7捕撈上市

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經3~5個月飼養,個體規格就能達到30~50g,可捕撈上市。捕撈方法很多,有蝦籠、撒網、拉網捕捉等,以籠捕為主。一般7月20日后龍蝦會進洞繁殖,雄蝦交配后會自然死亡,生命周期18~20個月。因此,在7月20日前必須將龍蝦捕撈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