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融資措施

時間:2022-07-18 09:09:25

導語:農業產業化融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產業化融資措施

1概述

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化解了我省農業發展中一直存在的家庭小規模經營和農業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極大的提升了農業的市場化水平。農業產業化通過將傳統的分散式的小農經營與現代化的社會服務相融合;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生產;以及發展農產品加工、運輸和銷售擴展農業生產鏈等方式有效的推動了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農產品附加值的增加;農民收入的提升;加快了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社會化和技術化的轉變。20世紀90年代,黑龍江省的部分地區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歷經二十多年的堅持努力,黑龍江農業產業化經營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效能上,都呈現出良好的整體發展趨向。但是,農業產業化融資問題一直是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更好、更快發展的瓶頸。

2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融資存在問題

2.1融資渠道不健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需要有雄厚的資金作為支撐,其對于任何地區來說都是一個龐大的項目工程,如果僅僅依靠單一投融資主體的支撐,就難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目標。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首先必須要解決的就是投融資問題,應努力改變目前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投融資以政府財政支撐為主、少量的信貸以及農戶投入為輔的單一化、分散化現狀以及具備較強投融資能力的金融機構、經濟實體參與度極低的問題。

2.2信貸受限。高投入、低產出;周期長、保障低是農業產業化項目發展過程中其自身天然弱質性的具體表現。正是農業產業化項目自身所存在的這些特點,直接導致了眾多農業經濟組織科技貢獻率較低、整體發展水平不高,難以滿足金融貸款的硬性標準。同時,由于黑龍江省各農村金融信貸機構長期以來的負債業務遠超過其資產業務,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持續深入的環境下,省內各金融信貸機構為了最大幅度提升其資產信譽度,而紛紛采取限制農業產業化信貸比例的措施,以有效降低長期以來居高不下的不良貸款比例。

2.3管理不科學,資金不足。由于歷史原因以及農業自身發展特點等因素的限制,黑龍江省大部分農業企業的發展歷程較短,沒有經過長期的資本積累。這就造成了省內大量小規模、實力弱、資金不充沛農業企業的存在。同時,由于受到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又導致了這些農業小企業內部管理模式落后、組織結構混亂、權責不清、管理體制不健全等缺陷。

3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融資存在問題分析

3.1農村整體融資環境較差。由于目前我省農村中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以及農村信用體制的不健全,導致金融信貸機構對申請貸款的農業企業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而目前省內農業企業整體發展水平較低也直接影響了農村金融機構對其信貸資質的評級。同時,由于現階段我省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還不健全、相應的農業產業規章制度還不完善,難以吸引大量資金的流入。正是由于軟環境與硬環境兩方面發展的滯后,嚴重影響了金融投資者的投資意愿,直接導致了大量資金匱乏的小規模農業企業資金周轉不暢、無法滿足發展壯大的經營需要,從而導致農業企業形成惡性循環的發展狀況。

3.2財政資金投入不足。雖然說,近些年來政府逐漸加大了對農業發展的投資力度。但是由于受到整體發展戰略規劃的限制,政府財政仍是以城市發展建設、工業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為側重;而且在政策方面也是更傾向于對城市發展的支持。同時,由于受到黑龍江省整體發展狀況的限制,有的時候甚至仍然需要以大量農村剩余來支撐城市以及工業的發展。正是由于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限制,導致了黑龍江農業產業化項目所獲得的財政投入極其有限,難以滿足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求。

3.3融資主體整體狀況較差。由于我省農村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自然環境相對惡劣,使得農業產業化項目的發展需要應對自然以及市場雙重風險的考驗,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較為緩慢。農業生產的發展需要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大量資金、農業生產周期較長導致投資回收周期較長、資金周轉效率較低;為了穩定物價、維持經濟的穩定運行,政府對農副產品一直實行低價收購,直接導致了農業生產總體效益低下。以上兩方面的因素是導致農業投資難以獲得預期收益的關鍵因素。

4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發展融資對策建議

4.1強化宏觀指導職能,調整政府職能定位。政府可以繼續充分發揮其在農業財政投入力度、農業產業投融資環境改善、農業金融體制改革等方面的積極主導作用。一方面是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財政投資力度,保障農業產業化的基礎性發展。另一方面是在政策上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扶持支撐力度,并積極推動農村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如:放寬社會資本對農業投資的準入;加強農業小企業信用考評、擔保體制的改革創新;完善針對農業小企業的激勵機制,努力形成以宏觀經濟指導為主、行政政策干預為輔的新型政府農業職能定位。

4.2放寬準入門檻,創新合作模式。在歷經多年的發展沉淀之后,黑龍江省民營資本已經具備一定的實力,能夠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而農業小企業金融資本的匱乏恰好為民營資本的引入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同時,民營資本的引入還能夠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前沿的高新技術;先進的管理模式及生產方式;全新的服務、營銷理念與體制。[3]近些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在農業發展外資利用中所占比重持續上升,已經成為農業產業化利用外資的首要選擇。農業產業化引入外資一方面能夠有效解決其發展資金不足的難題,極大的優化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外在空間環境,其在傳播推廣先進農業科技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農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以及職業技能;另一方面農業產業化引入外資能夠直接推動我省農業主副產品的對外出口,實現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4.3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多種融資模式。歷經二十年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雖然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認,資本市場的發展為我國眾多企業實現直接融資提供了規范模式、有效的提升了投融資的高效運作。資本市場在這些方面的卓越性能,為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主板以及創業板塊進行融資創造了可行性。為此我們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努力:一是,政府應積極完善相應的法律框架,提高政策的穩定連續性、支撐效能以及監管力度;二是,鼓勵專業性第三方金融中介機構的發展完善,為農業企業通過多種模式實現資本融資提供技術服務支撐。三是,積極引導、鼓勵有條件的農業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明確權責關系、開展股份運行,努力夯實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