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農業經濟與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分析

時間:2022-04-21 09:33:36

導語:低碳農業經濟與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農業經濟與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分析

一、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三農”問題一直存在,而農業經濟又是“三農”問題的工作重點,因此重視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重要保障,這不僅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而且對構建和諧社會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在當前低碳經濟背景下,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這也決定了當前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的特點,而且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農村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薄弱,而且農業生產方式較為落后,盡管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生產方式并沒有實現根本上的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并導致農業生產效率難以提高,為農業生產規模化和集約化的實現帶來了較大的阻礙。

(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較慢

農民整體文化水平較低,受自身素質的影響,對市場經濟缺乏深入認識,不僅第一產業發展速度緩慢,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較慢,嚴重影響了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農業產業化的實現。

(三)環境和人口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這也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也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二、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人口數量較多,農業用地較少,部分農業用地未能獲得較好運用。同時,由于國內經濟的發展,土地污染、破壞相當嚴重,人口數量不斷增長而土地的利用效率卻持續下降。若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證在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的實施,就要發展循環農業經濟,此項方式是進行轉換農業發展較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只有通過構建循環農業發展經濟體制,才能充分滿足人們對農作物的需求,同時循環經濟體制的建立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資源的使用效率,節約資源運用,是進行低碳經濟轉換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方式,利于增加資源利用效率,充分實現有效資源的循環運用。

(一)建立農業種養結合模式

在該模式中,沼氣是重要的樞紐,通過食物鏈的加環技術可以將種植業、加工業以及養殖業結合在一起,之后再利用沼氣池厭氧發酵,將以往單一形式的種植和廢物的綜合利用結合起來,從而加強能量在農業系統中的利用,并且實現耗能低、高產量以及高效率的生產目的。在農業種養結合模式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模式,分別為“牧—沼—糧”、“豬—沼—菜”、“牛—沼—果園”。在我國南部一些地區,農民就利用自身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選擇了“豬—沼—茶”模式,通過對土地、果園、樹木以及采摘管理等進行改革,體現出了茶葉的獨特風格,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關注。該種植模式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低碳循環農業的發展,從而加強農業經濟的發展效率,實現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建立生態系統整合模式

在傳統農業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種單程線性的結構模式,具體為資源—產品—排放污染,而且該結構模式中,兩高一低的特點非常明顯,即耗能高、污染排放高、物質和能源利用低。在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中,農民都是毫無限制地進行生態資源的利用,加快了一些沒有使用價值的污染物的產生,如果將其排放到人們的生活環境中,肯定會對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進而阻礙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而生態系統整合模式就是在創建資源—產品—再利用循環機制的基礎上,確保生態環境和農業經濟發展的平衡。在生態系統整合模式中,主要包括森林覆被、山地耕養結合以及小流域綜合治理等。由此可見,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一定要以低碳循環農業的發展為基礎。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的地貌特征都不盡相同,而且有的地區地貌非常復雜,因此,在促進低碳循環農業的發展時,可以選擇適合的地區來推進,從而充分發揮低碳循環農業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三)建立農業副產物再利用模式

1.食用菌生產技術的應用

我們可以將牛糞、秸稈等一些副產物作為食用菌生產的基礎材料,拓展農業生態產業鏈,從而實現副產物、食用菌、菌糠、肥料以及大田作物的循環利用,促進低碳循環農業的持續發展。比如,碭山縣在生產碭山梨時,修剪果樹后的枝條以及廢棄的果渣,都可以在碭山梨廢棄物、食用菌、有機肥以及梨園模式的基礎上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果園的經濟效益,還能生產出品質較高的食用菌產品,實現了低碳循環農業的持續發展。

2.沼氣制造技術的應用

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農作物來進行沼氣的制造,對其進行加工,就能充分發揮農作物的作用。比如,加工處理秸稈,對其進行利用,進一步實現秸稈肥料化、飼料化以及能源化的作用,避免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這也是建設低碳循環農業的主要措施,進而實現低碳循環農業的持續發展,改善農業經濟的現狀,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我國目前農業經濟發展的情況,減少環境污染、加強循環農業的發展以及避免資源浪費是實現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措施,而且也是建設我國新農村的重要宗旨,實現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增強農業經濟的發展能力。因此,在低碳環境下,一定要加大循環農業的發展,為我國農業的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劉洋 單位:開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