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業經濟發展分析
時間:2022-12-11 03:46:22
導語:互聯網+農業經濟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農業以及網絡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逐步應用到了農業的實際生產管理過程中,使得我國農業經濟展現出了新的生機,不僅增加了我國實際參與農產品生產人員的收入,同時對我國當前提出的盡可能縮小城鄉差距的號召有較大的幫助。通過互聯網+技術,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農資供應以及農業服務相關的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同時在農產品的實際流通方面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诖?,對當前互聯網+基礎上的農業經濟發展進行了一定的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生產
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很高,作為一個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總數1/4的國家,如何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我國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為了滿足我國人口的吃飯問題,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提出各種農業發展技術,我國的農業經濟也因為這些新技術的出現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發展。農業經濟對我國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當前在我國的部分區域,還存在較為普遍的農業生產的自動化水平較低以及城鄉發展不平衡的情況,而互聯網+模式的應用可使農業生產過程中農商之間進行更加頻繁的信息共享,對當前我國農產品交易成本的降低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當前對其進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1農業經濟發展中應用互聯網+的影響因素
1.1人才因素。將互聯網+應用于實際農業生產銷售的概念已經提出了很長的時間,但根據當前其實際發展情況可知,互聯網+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十分有限,而造成這種情況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缺乏了解互聯網+與農業相結合的人才。雖然互聯網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但將其應用于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時間還較短,因此很多技術依然處于探索的階段。要想使得互聯網+技術真正地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就必須要培養既了解互聯網技術,又對當前我國農業經濟形態以及農業經濟發展十分精通的人才[1]。1.2設施因素。雖然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其實際的成果也使得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環境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城鄉之間的差距還沒有得到完全消除。要發展互聯網+,就必須使農村地區的互聯網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能夠符合相關要求,而根據筆者的了解,由于某些原因,當前很多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一定的欠缺,這也就使得我國部分的農村地區在進行農業經濟發展時還是處于封閉式發展的階段,沒有與外界的市場形成較好的連接,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并沒有對該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2基于互聯網+的農業經濟發展思路
2.1提高農資供應的網絡化水平。農業生產中的種子以及化肥等材料對實際的農業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要想使我國的農業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提升我國的農資供應質量。由于當前我國地區發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使得某些地區的農資生產技術不強,因此可以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在農資供應相關的采集方面?;ヂ摼W+技術使得供應商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農業生產的需要,在網絡上尋找適合當地生產的農資產品,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實際的生產的效率,并且能夠在實際的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選擇到最為合適的材料。農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選擇自己需要的農資產品。在這個過程中,農資供應商能夠利用互聯網+技術使得自身的實際競爭力得到較大的加強。2.2提高農業生產的智慧化水平。根據實際走訪調查發現,我國發展較為落后地區的實際生產的智慧化的程度較低,因此在對這些地方的農業生產進行促進的過程中可以將互聯網+技術與當地的農業生產進行結合,通過外界的先進技術使得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得到一定的更新。在此過程時,應對一些農業發展強國的農業發展經驗進行借鑒,同時參照我國的實際國情以及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由于沒有我國的實際發展經驗,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應循序漸進,先在一小片地方進行試點,如果這種方式確實對我國的農業發展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再向周邊進行擴大。2.3提高農產品流通的信息化水平。當前我國部分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存在問題的另一個因素就是我國農業經濟產品的信息化水平較低。為了使得這方面的質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實際的農產品流通中[2]。由于當前互聯網較為發達,因此在農產品流通的過程中,可以將農產品的信息在互聯網上,并且在網上對其進行批發或者零售,這不僅能夠使農戶所獲得的回報更高,同時也促進了我國互聯網+的發展。
3基于互聯網+的農業經濟發展對策
3.1注重基礎設置建設?;ヂ摼W是整個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因此想要使得互聯網+技術更加直接的對當前的農業經濟發展作出貢獻,首先就需要使得其實際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可以從以下3點來進行。1)當前我國的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程度較低,使得我國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效率較低,另外,道路運輸等也對農產品的運輸以及作業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應提升我國農村地區的道路條件,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2)加進建設我國農村地區的互聯網設施,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村地區的互聯網的普及率。很多農民沒有受到高等的教育,使得他們對現在的電子設備的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可以通過一定的引導使得農民能夠熟練的使用電子產品。3)農業研究部門在這個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根據我國實際的生產的條件來研制更加符合我國農業生產的新的機器以及新的技術,增加我國互聯網+技術對農業經濟發展的貢獻[3]。3.2加強人才培養。從根本上來說,人才是整個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為了使我國的互聯網+技術與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結合更加緊密,就需要盡可能地提升我國相關人才的培養。在高校方面,可以設置相關的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就將互聯網+與農業經濟結合方面的知識作為重點。而在我國復合型人才還沒有得到大量的培養的銜接的階段,可以鼓勵當前的互聯網研究人員與農業發展人員進行交流,并且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對方的思路以及方法,互聯網技術方面的人員在了解了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情況之后,就可以根據互聯網的優點來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而農業生產人員在這個過程中也能了解到互聯網可以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的幫助,對其農業發展有著一定的幫助[4]。而當地的農業部門也應鼓勵該部門的技術性的人員下基層,向農戶介紹當前更加智能化的農業生產技術,如自動灌溉技術以及智能播種技術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農戶能夠掌握更多的與農業經濟發展相關的知識,對我國的農業發展以及互聯網+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結合有著一定的幫助。
4結語
要想增加農戶收入、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穩定發展,就必須有效利用互聯網+。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應該在明確互聯網+應用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將互聯網+與農資供應、農業生產、農業企業、農業服務、農產品價格、農產品消費、農產品流通以及農產品加工等進行有效結合,同時也需要注重設施建設、加強人才培養、轉變農戶觀念、提供政策保障,進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以及農村經濟等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松林.利用“互聯網+”改造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和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10):30-31.
[2]王柏誼,楊帆.“互聯網+”重構農業供應鏈的新模式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6(5):75-78.
[3]袁科峰,部宇.“互聯網+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現代農業物流體系[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7(9):36-42.
[4]姜春霞.淺談互聯網+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28):14-15.
作者:龔慶文 單位:廣西北流市白馬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 上一篇:墾區村隊經濟建設問題和對策
- 下一篇:新媒體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