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12-11 03:48:21

導語:新媒體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構建現代化農業體系離不開新媒體的應用,本文以新媒體對我國農業經濟的推動意義作為切入點,闡述新媒體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運用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完善新媒體運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農業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信息化

隨著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新型美麗鄉村戰略的重要舉措。新媒體具有傳播廣、效率高以及速度快的特點,新媒體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升農民的科技素質。因此在全面鄉村振興戰略下加大新媒體技術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關鍵性的作用。

一、新媒體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加大農業信息傳播和技術推廣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要創新農業信息化模式,加大對各種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因此在全面深化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新媒體對農業經濟發展會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新媒體能帶動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黨的報告提出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發展離不開新媒體的推動,尤其是在科技興農的背景下,只有加大新媒體的應用,利用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快、涉及面廣的特點為農業產業規模化、規范化經營提供市場信息。(二)新媒體能推動農業經濟結構調整。隨著我國農業供給關系矛盾突出,加快農業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傳統的農業經濟結構存在形式單一、市場信息不對等等問題,因此通過運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加快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一方面通過新媒體技術催生新型農業產業。例如基于傳統農作物市場價值低的問題,農村依托區域優勢產業,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淘寶,以此擴大農產品營銷范疇,提高市場價值;另一方面新媒體運用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實現了精細化產業布局。傳統農業結構由于缺乏對市場的準確把握,導致同質化現象突出,而通過運用新媒體可以快速地了解市場動態,進而根據市場變化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適應市場的能力。

二、新媒體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運用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對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農業產業規模,提高農業科技技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新媒體技術應用人才匱乏等因素而導致新媒體在農業經濟發展運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一)新媒體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涉農信息平臺較少。雖然近些年我國一直在大力發展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并且從制度、資金等方面加大了對農村網絡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導致農村網絡覆蓋仍然比較窄,信息傳遞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例如根據調查我國農村的網絡建設規模仍然存在較大的缺口,中西部偏遠地區存在網絡空白;另一方面我國涉農信息平臺的規模比較小,甚至部分平臺建設內容存在同質化現象,忽視對區域特色農業的分析。以政府部門農業信息網絡為例,很多地方農業信息服務網站的內容信息長期不更新,甚至披露的信息不符合本區域農業產業的特點。同時涉農信息的傳播系統混亂,傳播時效滯后也是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二)新媒體農業人才缺乏,應用新媒體的能力不強。根據調查雖然我國大部分農民應用新媒體的技術有了很大地提升,例如大部分農民具備使用微信的能力,但是由于農村網絡基礎環境差、受限于傳統農業模式思維影響導致農民應用新媒體的技能存在不足:一是我國缺乏專職的新媒體農業傳播人才。新媒體在農業產業中的應用關鍵是傳播人員要提高科技推廣能力,但是由于我國新媒體技術應用時間還不長,導致在專職人員配置上存在諸多問題;二是基層農村干部應用新媒體的能力不足,優秀人才流失嚴重。(三)新媒體應用模式單一,信息推廣體系不完善。新媒體包含的種類比較多,但是就目前看農村在應用新媒體載體時存在形式單一,信息推廣體系不完善的問題:一是在應用新媒體中過度重視報紙、雜志等傳統載體,而忽視對微信、微博以及網站等新平臺的應用。例如政府部門在農業科技信息傳播時往往是通過政府網站、專業雜志等平臺傳播,而缺乏微信、微博的利用;二是我國新媒體信息推廣體系不完善,尤其是缺乏對推廣信息的績效評價,導致新媒體推廣信息的市場質量不高。

三、加強新媒體運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定位政策傾斜,大力扶持新媒體服務產業。提高農業信息化建設關鍵是要構建完善的新媒體服務產業:一是國家財政部門要加大對新媒體服務產業的傾斜力度,提升農村網絡基礎設施。例如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網絡建設的資金投入,提高農村網絡覆蓋率,尤其是要重點解決農村信息所存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二是制定完善的引導激勵機制。實現新媒體服務農業經濟的優勢必須要提高企業參與農業信息服務產業體系中,因此政府部門要根據區域特色鼓勵企業參與到農業科技信息推廣服務中。例如對于從事農業信息服務的新媒體企業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提高企業參與農業經濟建設的積極性;三是政府部門要強化職能部門的職責。新媒體在農業經濟中的作用依托于各種農業信息推廣,而農業信息一方面源于市場,一方面源于政府,因此政府部門必須要加大對新媒體的支持,例如提高新媒體掌握政府信息的效率等。(二)提高農民應用認識,加強農技職業教育。新媒體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關鍵是要培養農民對新媒體的應用能力,提升他們接受新媒體的意識:一方面要加強農民應用新媒體的認識,提高農民的信息素養。隨著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新媒體傳播農業科技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構建新型農業產業必須要提高農民對新媒體的正確認識,提高農民主動應用新媒體的意識。例如農民要積極下載各種新媒體程序,關注最新的農業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技職業教育培訓,提高農民應用新媒體的能力。職業教育培訓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通過職業教育培訓可以讓農民了解最新的農技知識,這樣才能提高產業結構調整。例如農業機械推廣部門要深入農民中,根據機械設備推廣要求研發創建微信公眾號,通過公眾號加強對新進農業機械設備技術的推廣力度,以此讓新型農民及時關注到最新的農技設備技術。(三)豐富新媒體應用載體,創新農業信息推廣體系。在農業信息化建設背景下,必須要拓展與豐富新媒體應用載體,根據區域特點構建不同形式的新媒體平臺。以微信公眾號為例,由于微信成為人們生活信息溝通的重要工具,因此政府部門要積極構建微信信息服務平臺,一方面要提升微信公眾號的服務意識,準確對接農業產業體系,提高信息推廣的精度。另一方面在農業信息化傳播內容投入上保證傳播內容的豐富性。應根據市場的發展及時進行信息的調整與更新。因為只有豐富的農業信息內容,才能吸引更多人員的關注,也才能讓更多人受益。(四)構建新媒體信息收集反饋體系,提高新媒體信息質量。一是積極利用新媒體實現對農業經濟產業信息的收集是提高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生產的關鍵,因此我國要構建新媒體信息收集體系,例如多元化的新媒體渠道實現對農業市場信息的動態了解,以此及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例如農村在發展大棚種植產業時,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了解全國先進示范區的經驗,并且了解當前的市場行業及發展趨勢,以此做出最佳的種植方案;二是做好農業信息反饋工作。要大力借助新媒體等平臺對農業產業信息進行分析,例如可以通過新媒體了解農業產品銷售情況,這樣便于農業企業及時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經營策略;三是依托農業技術服務與推廣中心等組織,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基地建設,并對新媒體技術運用實踐中的經驗進行總結與傳播。新媒體既是信息時展的產物,也是當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人員要認識到新媒體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積極意義,從思想上、行動上采取積極的措施,落實新媒體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運用,加強監督和管理,推動農業經濟發展中新媒體運用的有序健康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薛敏.新媒體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運用探析[J].北京農業,2015,1

[2]楊琇涵,李雪,李洋,王青藍.新媒體在農業信息化中的推廣和應用[J].農業科技管理,2017,12

[3]李瑾,馮獻,郭美榮.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形勢與對策[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作者:張榮花 單位:西安市高陵區農機安全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