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研究

時間:2022-07-02 10:45:14

導語: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研究

[摘要]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是農戶與企業和市場之間很好的連接方式,這樣的形式是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的,可以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利益。建立起相互合作的經濟模式,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

[關鍵詞]農業經濟;農村經濟合作;組織

農戶要想和企業及市場取得聯系,必須順應市場的發展規律,采用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形式,這樣才能夠實現互益和互惠,這樣相互合作的經濟聯合組織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農民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須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采用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模式,帶動自身經濟的發展,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1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現狀和主要形式

1.1發展現狀。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模式一直都是自發形成,但是農業逐漸向產業化發展,農戶難以獨自應對市場行情,因此需要專業的市場、合作社以及經濟合作組織,這些組織和單位大多是農民自行聯合,或者由大戶進行牽頭聯辦,利用這樣的合作經濟組織進行產品的功效服務以及技術服務。還有很多人專門從事農副產品的營銷,名稱和組織各不相同,形式也有很多種,但是功能大體相同,組織層次都差不多,可以幫助農民更快地進入市場,緩解產銷矛盾,提高農副產品質量,讓農民有更好的收入,深受農民的歡迎。1.2主要形式。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形式有很多種,其中專業生產協會、專業生產經濟合作組織,以及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相結合的三種形式最具代表性。一是專業生產協會。專業生產協會主要依托于科技、農業和林牧等部門,一般集中于某一特定的產品,依托于農業技術服務部門,針對這一特定的農業產品進行技術和經營的相關服務,但是這樣的合作組織的結構比較松散,效果不太明顯。例如,某縣城的蔬菜協會主要依托于當地農業局;魚類加工協會主要依托于當地林牧漁業局。這類組織的經費主要來自社會集資以及會員交的會費,有的還會從會員的銷售額中提取一定的分成。二是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專業經濟合作組織也是圍繞某一特定產品開展的經營服務,是一種農民自愿入股、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組織。這樣的組織內部聯系一般比較緊密,多是實體性的,具有產供銷全套的服務和功能,是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中組織層次比較高的一種合作組織。三是龍頭企業。這樣的企業有獨立的法人,雖然不具備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真正含義,但是為了帶動其產品的銷售和經營,也會聚集和吸納農產品的銷售和推動,在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和合作組織以及農戶形成關聯,采用這樣的模式和農戶簽訂購銷合同,為農戶提供相關的服務。

2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經驗和問題

2.1主要經驗。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主要經驗是受到了政府的重視,產生了很多好的協會以及農業經濟合作組織。這些組織雖然沒有硬性的約束,內部也比較松散,法律和經濟地位不明確,但是政府也比較重視其地位。在政府的組織和重點培養下,很多農業經濟合作協會和龍頭企業得以發展。政府的一些部門也積極參與其中,為這些組織提供了很多技術方面的支持,讓農戶從中獲得了不少利益,這些組織在政府單位的幫助下,才能夠得到顯著的成長。這些好的經驗需要繼續保持和依靠,以穩定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在此基礎上讓其得到更好的發展,形成更大的規模,能夠為農戶帶來更多的利益和價值。2.2主要問題。很多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還在初級階段,各項制度還不夠完善,服務領域不夠廣泛和明確,綜合服務能力不足,經濟運作質量也不好,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內部管理和結構比較松散,成員普遍綜合素質不高。一是協會規模不大。很多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規模不大,發展也不均衡,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很難形成聚合效應,效益不好,難以吸引更多的會員。二是內部管理不嚴。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內部管理也不嚴格,外部環境也不好,發展方向不明確,在辦理事務的過程中沒有一定的章程,理事會和監事會的活動不正常,沒有組織和經濟實力,只能夠收取會員費,進行一定數量產品的銷售,無法吸引更多的會員。很多會員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市場行情如果好,也不顧及和組織合作簽訂的合同,擅自向外銷售,導致運行困難。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政府如果不出面協調,很多事情無法進行,因此這類組織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的阻礙。三是法律意識淡薄,法律地位不明確。很多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法律地位不明確,這些組織一旦遇到經濟糾紛,無法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也對這些合作組織的性質、宗旨以及服務等方面沒有具體的規定,因此約束力不強,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完善,這些農村合作經濟服務組織也沒有在相關部門進行過登記,法人的主體沒有明確,無法對其形成約束,導致其發展受到阻礙,無法進行有序的競爭。

3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建議

3.1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力度,政府需要出臺具體的扶持配套政策,對這些合作組織給予更加積極和優惠的政策,給予信貸支持。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安排專項的資金,為這些合作組織進行人才培訓,提供招商引資的必備儀器、補貼以及資金。3.2加快招商引資力度。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還需要加快招商引資的力度,讓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之間相互促進和發展,在現有的農業產業基礎上,對其進行指導,讓其能夠形成良好的氛圍,利用其農業生產的優勢,幫助其補充生產能力,為合作組織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牽頭,讓其能夠相互促進和合作,得到更好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3.3建章建制,加強內部管理。對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內部加強管理,建立起健全的規章制度,對其組織的章程進行規范化。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制定出一套符合面向農業經濟發展要求的示范性章程,將章程的建立和完善放在重要的位置,完善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內部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使其能夠朝著正規化的道路發展。建立起風險調節機制,確保組織為農戶服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確保合作經濟組織在加工和經營一系列過程中的風險和資金。建立起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整合資金、勞動力、生產工具、土地、資源和技術等,對其進行合理的分配,形成完整的經濟鏈,讓雙方成為經濟利益的共同體,采用合約的形式,明確雙方的責任和權利,確保雙方的利益,這樣才能夠讓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得到更好的發展,具有更強的組織競爭力。

4結論

綜上所述,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組織合作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其雖然已經有一定的發展規模,為農戶創造了很多經濟價值,但是在現階段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影響了組織規模的壯大,無法吸引更多的會員,內部的管理也不明確,法律意識比較淡薄,法律地位不明顯,這些都為農村經濟組織合作的發展帶來了風險和不利的影響。為了擺脫這種處境,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需要建立起相關的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大對其的政策優惠和大力支持,加快招商引資的力度,促進面向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和壯大。

參考文獻:

[1]黃雅芝.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提升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9):290.

[2]薛雯敬,董欣悅,劉欣.關于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探討[J].南方農機,2017,48(3):62,69.

[3]劉海.關于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探討[C]//.“決策論壇———區域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技與企業》編輯部,2016:1.

[4]韓國玲.淺談如何提高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6(6):27-28.

[5]葛云鋒.淺論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對策[J].當代經濟,2015(28):34-35.

[6]徐國影.淺談如何提高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3(3):153.

作者:張傳政 單位: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