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栽培技術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11 08:41:00

導語:花生栽培技術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花生栽培技術分析論文

摘要:從選種、選地、深耕、整地、起畦、合理密植等方面介紹了海南省花生栽培技術。

關鍵詞:花生;栽培技術;海南省

花生是海南省的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之一,一般1年種植2造,分春種和秋種,一般以春種為主,整個春種的生育期為115~125d,秋種110d左右。根據海南省產區特點,栽培上要求全苗、壯苗、早分枝、多分枝,從而促進花芽增生,為花多、花齊、針多打下基礎,花生進入營養生長階段,要防止徒長倒伏,開花后保護好葉片。

1選種

選擇優良豐產的優質品種是關鍵的栽培技術之一,目前比較適合海南種植的優質豐產品種有汕油523、湛油12-1、粵油551等。這些品種屬連續分枝和連續開花型,一般有二次側枝,極少有第3次側枝,主莖高度與第1對側枝長度較接近;葉色多為淺綠、葉片較大;花期較短,開花結莢集中;成熟較一致,飽果率高,成熟后莢果不易脫落,收獲省工。其生長在肥力高、促水性良好、疏松透氣的輕質沙壤土上時,所結的莢果表面光潔,殼薄籽粒飽滿,品質好、產量高,一般產量為3750~4500kg/hm2。

2選地

花生雖然適應性很強,能在各種不同的土壤上種植,但選地時宜選擇交通方便,排灌系統良好的土壤,且以輕沙土壤為適宜,因為有一定肥力又較疏松的沙土壤,通氣性、透水性良好,能保證果針順利入土,為生產高產優質花生創造良好的條件。

3深耕

花生結莢一般在30cm的耕作層中,經多年種植花生的經驗證明,深耕的同時結合施入優質腐熟的有機肥,能改善并增強土壤的透氣性,有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長,提高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促進植株的生長發育,從而使花生獲得較大的增產。

4整地、起畦、合理密植

種植花生要提前整地,因提前整地能使土壤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沉實和曬白風化,以達到種植花生“上松下實”的整地要求,提早整地能保持土壤溫度,有利于種子萌發和幼苗出土,還有利于增施有機肥和石灰等。在深耕改良土壤的基礎上,宜進行精耕細作,三熟制水田地區,在前造作物收獲后立即犁田、曬白,播種前,再進行二犁二耙,務求做到地平、地整、地細、地碎、地松和地潤才播種,冬閑田及旱坡地也應提前在冬季整地,犁耙細碎平整,待春雨來時播種。花生田一般采用畦作,因畦作利于提高表土溫度,降低地下水位,減少土壤沖刷利于中耕除草和培土,還有利于下針結莢和收獲。畦作方式:畦寬1.5~1.8m,畦高12~18cm,畦面宜造成龜背形,株行距一般13cm×24cm,用種量187.5~225kg/hm2。全田要開好三級排灌溝。

5曬種

曬種也是種植花生不可缺少的一個技術環節,即在播種前要帶殼曬種,曬種可加速種子的代謝活動,提高種子的滲透性,增強種子的吸水力,促進種子萌發從而提高出苗率。切記:曬種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曬1d為宜。

6適期播種

6.1春種花生在1月下旬至2月下旬播種,此時土溫高于氣溫,幼苗地下部生長快,根系發達,有利于地上部生長健壯;分枝早生快發,枝壯節密。適期播種能延長花生營養生長期,使植株積累較多養分,減緩葉片的衰落,提高葉片的光合速率,從而達到果多果飽。

6.2秋種花生應在立秋前后播種,此時播種能使植株早生封行,減輕花生中后期雨水對畦面的直接沖刷,減少水土流失,以利于花生下針結莢。7施肥

花生種植前,在犁地整地時施入混合漚熟肥(磷肥300kg/hm2和有機肥1.5萬kg/hm2混合漚熟),并結合撒施石灰1125kg/hm2,草木灰1500kg/hm2。施入充足的有機肥能使花生前期早生快發,中前期保持葉片不易早衰,延長葉片光合作用時間,給植株創造更多的有機質,從而增加產量。第1次追肥:在主莖有5~6片真葉時施入,一般施尿素37.5kg/hm2,此時施肥能促使幼苗生長整齊、一致。第2次追肥:在初花期施入,一般施尿素75kg/hm2,此時施肥能使花生葉片青綠而厚,有利于花齊、針多。花生結莢后期,應在葉片上噴施云大-120,以提高葉片的活力,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8水分管理

8.1播種至出苗階段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為宜。

8.2齊苗至開花階段該期需水量不多,土壤水分以最大持水量的50%~60%較適宜。

8.3開花至結果階段該期植株生長發育最為迅速,耗水量大,適宜土壤水分為最大持水量的60%~70%為宜,最大不宜超過80%。

8.4結莢至成熟階段該期植株逐漸衰老,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逐漸減弱,為促使莢果及時成熟,提高飽果率,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為宜。

9中耕除草與培土

中耕除草與培土是種植花生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第1次中耕應在2片子葉露出地面時進行,此時苗小莖嫩,中耕不宜過度深耕;第2次中耕應在第2對側枝果針長出時進行,此時掘松土埋窩,培土迎針,為以后果針順利入土結莢創造有利條件。

10病蟲害防治

花生發生的主要蟲害有大蟋蟀、金龜子、斜紋夜蛾、蚜蟲、薊馬、卷葉蟲等;病害有銹病、葉斑病、花生叢枝病等。

10.1蟲害防治

10.1.1大蟋蟀和金龜子。在播種前施10%丙線磷顆粒15~60kg/hm2,以炒熟的花生攪拌適量好年冬誘殺成蟲。

10.1.2斜紋夜蛾。在斜紋夜蛾3齡前用8%銳勁特或48%樂斯本進行噴霧。

10.1.3蚜蟲和薊馬。應及時用10%吡蟲啉1500倍進行噴殺。

10.1.4卷葉蟲。可選用8%銳勁特1500倍進行噴殺。

10.2病害防治

10.2.1銹病。用50%膠體硫150倍或可殺得2000倍進行防治。

10.2.2葉斑病。花生叢枝病為病毒性病害,一般為蚜蟲帶病毒進行傳播,因此在防治時,應消滅田間的蚜蟲,進行田園清潔,消除田園周圍的雜草,田間發現病殘株時應及時拔除,以免引起病毒傳播,減少病害。

10.2.3花生叢枝病。選用抗(耐)病高產良種,適時播種,加強檢查,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及早噴藥除蟲控病。

11適期收獲

適期收獲是花生豐產優質的重要環節,收獲期應根據花生的成熟特征、生育情況和氣候條件來確定。采收果實前,一般的鑒定方法是在太陽落山時,花生的葉片不會閉合為成熟期,此時花生整個植株的生長力已減退,葉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植株的頂端已停止生長,上部葉片變黃,基部葉片已大量脫落,是采摘果實的時期。

參考文獻

[1]王光平,陳景鋒.秋花生種植技術[J].農技服務,2007,24(9):13.

[2]杜開恒,莊運光.春花生豐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07,24(2):13.

[3]侯德蓮,侯俊輝,劉美貞.花生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種子世界,2008(4):52.

[4]吳明波.氮磷鉀配方施肥對黔花生一號的產量影響初探[J].農技服務,2007,24(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