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秧盤育苗應用論文
時間:2022-05-24 11:54:00
導語:拋秧盤育苗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水稻育苗形式的改革;適時拋秧;科學管理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全街道全部采取拋秧盤育苗,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采用拋秧盤育苗,是水稻拋秧的第一生產環節、選擇背風向陽,土質疏松,雜草少的平肥地、園田地、適時拋秧,才能使秧苗直立,分蘗期提前、適時拋秧和合理密植,確保增加秧田通風透光、用拋秧盤育苗,苗齊苗壯,根系發達,不傷根,苗期長勢旺盛、整個水稻生育期都是以淺水灌溉為主,干濕交替,忌灌深水、化學除草應以混合使用除草劑效果更好、注意防蟲防病、水稻拋秧直接帶蘗下地,緩苗時間較插秧提早1-2天等,具體請詳見。
我街道地處近郊,地理位置優越,廣大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比較強,自從98年引進了水稻拋秧栽培技術以來,在這10年中水稻生產就像上了一個新臺階,全街道全部采取拋秧盤育苗,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種技術深受農民歡迎,顯示其強大的優勢。
1.水稻育苗形式的改革
采用拋秧盤育苗,是水稻拋秧的第一生產環節。拋秧盤是一種特制的塑料軟盤,通過旱育,培育秧苗長到一定葉齡(3.0-3.5片葉)時,拋秧時采取帶盤起秧,秧苗帶土、帶肥、帶藥直接均勻拋植到大田,拋秧盤育苗不傷根,沒有緩苗期,秧苗扎根早。育苗時間視品種生育期而定,如遼454,生育期156-158天,育苗時間在4月15日左右,10月1日前后收割。拋秧盤育苗技術要點如下:(1)選地做床。選擇背風向陽,土質疏松,雜草少的平肥地、園田地,土壤pH值微酸性,床整細作平,做成長方形,寬1.5m,長度依具體情況定,擺盤前澆透底水;(2)配制營養土。營養土提前備好,園田土2份,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份,混合后過細篩;(3)播種。將拋秧盤放在作好的床面上,均勻擺好,每盤裝營養土2.5kg,浸泡后的濕籽110g,壯秧劑20g,三元復合肥8g,混勻平鋪于盤面(每孔內7-8粒種子),刮凈浮土,然后用噴壺澆透水,噴除草劑、覆膜;(4)苗床管理。本著控水增溫的原則,出苗前不宜澆水,出苗后視墑情確定澆水次數,以利培育壯秧。三葉一心時通風煉苗,拋秧前3-5天追一次肥,每㎡苗床追施硫酸銨或三元復合肥100g。
2.適時拋秧
適時拋秧,才能使秧苗直立,分蘗期提前。秧苗4-6片葉時,株高15㎝(秧齡30天左右)是最佳拋秧期,一般在5月18-25日前后最佳,這時氣溫高,風勢弱,緩苗快,拋秧時做到當天起的當天拋完。拋秧技術要點如下:(1)選擇晴朗無風天氣,以免飄苗;(2)水整地,田面整平,地塊呈汪泥汪水的狀態,水面保持在1.5-3㎝,便于秧苗及早扎根轉入正常生長;(3)先拋70%,再補拋30%,做到秧苗分布均勻。拋后每隔6m撿出一條40㎝寬的作業道,有利于后期田間管理;(4)合理稀植是水稻拋秧創高產的基礎,密度一定要掌握好,不要過密,每667㎡拋秧48盤,每盤434個孔(孔苗率85%計算),每667㎡保證1.7萬穴。如用561孔的,保證28盤,即可確保豐產豐收。
適時拋秧和合理密植,確保增加秧田通風透光,提高分蘗率,增加有效分蘗。
不同栽培形式分蘗調查
3.科學管理
用拋秧盤育苗,苗齊苗壯,根系發達,不傷根,苗期長勢旺盛,因此,要進行均衡施肥,視土壤肥力情況確定施肥量,合理分配化肥在各個生育階段的用量非常重要。一般施農肥2000-4000kg/667㎡,復合肥20kg/667㎡,硫酸鉀7.5kg/667㎡,鋅肥1-2㎏/667㎡,做基肥,進行全層施肥,結合整地施入本田。生育期施肥(包括蘗肥、穗肥、粒肥),第一次蘗肥在拋后7天施入,施尿素10-15㎏/667㎡,第二次蘗肥在間隔20天后施入,施硫酸銨12.5㎏/667㎡。穗肥在幼穗形成期追入,即一個月后,施尿素7.5㎏/667㎡,或硫酸銨5㎏/667㎡,具有促大穗,增加千粒重的作用。粒肥在減數分裂期即在穗肥后25-30天開始施入,施尿素2.5㎏/667㎡,它可以提高成粒數,降低空癟率,具有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的作用。
整個水稻生育期都是以淺水灌溉為主,干濕交替,忌灌深水。分蘗后期到拔節期,水層保持在5㎝左右,根據秧苗長勢適當烤苗。如果秧苗長勢過旺,分蘗過多應重烤,控制無效分蘗和徒長。抽穗到乳熟期,水層保持在6㎝左右,不宜超過6㎝。成熟期以淺水為主,保持濕潤,收獲前7天左右停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稻谷產量和品質。
化學除草應以混合使用除草劑效果更好,一般在拋后7-10天進行。10%草克星15g加60%丁草胺100g,拌10㎏細土,在返青后使用,保水層3-3㎝5-7天,可防稗草和莎草。或者10%農得時15g加60%丁草胺100g拌20㎏細土,在返青時施用,保水層3-4㎝5-7天,可防稗草和闊葉草。除草一般視雜草品種而定除草劑。
另外,要注意防蟲防病。6月20日至7月10日用稻豐靈噴霧,用量為0.25㎏/667㎡,加水15㎏,防治二化螟。出穗前7天用DT殺菌劑0.2㎏/667㎡,加水10㎏噴霧,防稻曲病。8月15日噴40%氧化樂果0.1㎏拌細土15㎏,結合排水落干后揚撒田面,防稻飛虱。水稻紋枯病防治要從早期開始,首先可以打撈越冬菌核,其次在發病時用5%井岡霉素水劑100-150或20%井岡霉素粉劑加水100㎏噴霧,藥液噴在稻株中下部。
水稻拋秧直接帶蘗下地,緩苗時間較插秧提早1-2天,能及早轉入正常生長。而且用拋秧盤育苗能使秧苗健壯,根系發達,秧苗株高不超過15㎝,加之使用壯秧劑,高抗立枯病,經測定立枯病發病機率幾乎為零。可見使用拋秧盤育苗明顯增強秧苗的抗逆性。拋秧省工、省力、降低成本,一個人1天能拋秧2000-2500㎡,是手插秧的3-5倍。拋秧栽培節本增效,比人工插秧增加經濟效益50-80元/667㎡。
- 上一篇:合理放養魚種取得經濟效益論文
- 下一篇:地稅局創建誠信單位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