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生姜豐產培植技術
時間:2022-02-14 11:26:00
導語:探討生姜豐產培植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生姜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地整地、種姜處理、合理密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生姜;種姜處理;合理密植;田間管理
生姜的食用部分為根莖,除了用作調味外,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梅州市旅游業的興旺,帶動了客家特產“姜糖”的熱銷,對原料生姜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生姜是喜溫暖、耐陰濕、怕高熱的作物,五華縣氣候非常適合姜的生長,生姜產量高,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好。一般產量45.0~52.5t/hm2,產值4.5萬元/hm2左右。最高姜田產量超過67.5t/hm2,產值達6.00~6.75萬元/hm2以上。為使農民了解生姜的特性,正確掌握種植生姜的方法,確保獲得高產,筆者經過多年實踐研究,總結出一套高產栽培技術,現將其介紹如下。
一、選地整地
生姜要求陰濕而溫暖,較弱光照,適宜溫度為25~32℃,田間土壤濕度以70%~80%為宜,常積水,排水不良,易感病枯死。根據這些特性,種姜時應選擇地勢較高、蔭蔽、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地塊。以中性或弱酸性為佳,生姜不宜連作,選地時注意避免選擇前作是姜、煙草等作物的地塊,以防止姜瘟病的發生。需輪作3年以上,可與水稻或與芋頭、瓜類、豆類等輪作、間作。由于生姜的根系不發達、分布土層較淺,既不耐旱也不耐澇,為此地塊要深翻、曬白,開好排水溝,起高畦種植。畦寬80cm,高30cm,溝寬30cm,并施足基肥,施優質農家肥30t/hm2加過磷酸鈣750kg/hm2。
二、種姜處理
生姜發芽適宜溫度為15~18℃。10℃以下低溫和濕度較大時根莖易腐爛,地上部遇霜凍即枯死,在強光下葉片易凋萎。選擇無病蟲害、色澤金黃、無機械損傷、有1~2個壯芽的姜塊作種姜,選后用20%的草木灰液浸種30min或用1.0∶1.5∶120.0的波爾多液浸種20min進行消毒,以防治姜腐病。然后催芽,把已消毒的種姜曬2~3d,以減少水分,殺死病菌,提早發芽。待姜塊表面水分消失和附著的泥土脫落后進行堆放,用稻草或麻袋覆蓋保濕催芽,也可放進溫床催芽,當姜芽長1cm或已出了3~4cm的須根時即可種植。
三、合理密植
谷雨后,立夏前,當地溫達到16℃時即可種植。種植時要做好合理密植,適當密植能提高生姜產量,將經催芽后的種姜掰成小塊,每塊重50~100g,每塊留1~2個壯芽。若收老姜為主,用種量1500~2250kg/hm2,若收種姜為主,用種量多至5250~6000kg/hm2。種植時,開9~11cm深的種植溝,施入腐熟的豬牛糞混火燒泥15.0~22.5t/hm2、草木灰1500~2250kg/hm2或鉀肥150~225kg/hm2。每畦種2行,要求行距10~15cm,株距20~25cm。放種時,姜芽應朝同一方向排列,便于以后回收種姜。種植以后,用細土壓緊姜芽,然后覆蓋稻草或芒萁草,最后再覆上1層細土,以利遮蔭、保溫、保濕、防草、防凍。
四、田間管理
姜很耐肥,且由于根莖是逐漸分生膨大,因此除了施足基肥,還應多次追肥,追肥做到少量多次。苗期以薄肥為主,在生姜迅速膨大的中后期適當增加施肥量。齊苗后(姜苗長至約4cm時)即第1次追施,可用腐熟的人畜糞水或尿素對水淋施;當苗長出有1~2個分枝時(苗高約30cm時),追施第2次肥以壯苗;進入旺盛生長期后,生長速度加快,應及時追施,施花生麩1500kg/hm2加復合肥225kg/hm2。高溫多雨天氣不宜追肥。在追肥過程中結合中耕除草。施肥后,要進行培土,培土分次進行,不要一次培得太多。生姜喜溫怕熱,根系不發達,對土壤水分的要求極嚴格,生長期間土壤過于干旱或過于潮濕均不利于其生長發育。天氣日趨炎熱時,要搭棚遮蔭。在整個生長期間必須保持姜田土壤濕潤但不積水。一般在播種后保持土面比較干燥,出苗后至收獲前應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生長旺盛期,遇到干旱時還應在早、晚及時灌跑馬水,避免姜地漬水引起病害。
五、病蟲害防治
生姜主要病蟲害有姜瘟病、姜炭疽病、姜細菌性軟腐病、玉米螟、曲條跳甲、地老虎。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結合藥劑防治。在姜瘟病發病初期,用可殺得500~600倍液灌根防治。姜炭疽病發病前用百菌清600~800倍液葉面噴施防治。姜細菌性軟腐病用可殺得500倍液灌根防治。玉米螟噴施樂斯本1000倍液防治。曲條跳甲用樂斯本1000倍液或敵敵畏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地老虎用辛硫磷800倍液灌根防治。
六、采收
生姜的產量與采收的時間、產品用途有著密切關系。若在8~9月作為嫩姜用收獲的稱子姜,一般產量7.5~15.0t/hm2;若在冬前作為老姜用采收的則稱老姜,其產量可高達15.0~37.5t/hm2。因此,生姜的收獲應按產品用途不同而分別進行,以保證經濟效益的發揮。
參考文獻:
[1]于千桂.生姜高產栽培技術[J].山東蔬菜,2009(1):18-19.
[2]全洪友.生姜種植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18):112-113.
[3]王鳳英,陳志明.無公害生姜栽培技術[J].山東蔬菜,2007(2):23-24.
[4]韋偉,陳忠,毛亞勛,等.生姜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貴州農業科學,2007(2):114-115.
- 上一篇:剖析林業經濟政策的社會危害
- 下一篇:農村房屋登記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