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析應用條件因素對除草劑活性的影響

時間:2022-02-15 11:00:00

導語:論析應用條件因素對除草劑活性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析應用條件因素對除草劑活性的影響

摘要:從土壤質地和有機質含量、自然條件兩方面分析了應用條件對除草劑藥效的影響,以期為合理使用除草劑提供參考。

關鍵詞:土壤質地;有機質含量;自然條件;除草劑;藥效;影響

除草劑的好壞,首先取決于化合物本身的活性及其理化性質,但在實際應用中其活性能否安全發揮,則取決于環境條件及使用方法。因此,研究環境條件和使用方法對除草劑活性的影響,不斷提高施藥水平,降低施藥成本,是當前農業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土壤質地和有機質含量對藥效的影響

大量的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證明,施于土壤中的除草劑,一部分蒸發到大氣中,一部分進行光化學分解,而大部分則被土壤膠體吸附,呈水溶液、水懸液或氣體擴散在土壤中,在土壤粘粒和有機質含量增加的情況下,土壤黏粒和有機質對除草劑有較大的吸咐作用。其吸附有3種情況:一是土壤顆粒有極大的表面積,可以和除草劑分子間發生物理性吸附;二是在一般情況下土壤膠體顆粒帶有負電性,而一些除草劑是帶正電的陽離子,從而使土壤和這些藥劑之間發生化學吸附;三是除草劑分子和土壤膠體顆粒之間還可發生氫鍵吸附,這種吸附方式介于物理和化學吸附之間。

吸附是個可逆過程,最終達到動態平衡。除草劑被土壤吸附后一般即失去活性。另外,在影響藥劑吸附的因素中還包括土壤中的酸堿度,它不僅影響藥劑的性質,而且影響土壤膠體的狀態及藥劑在土壤中的作用。因此,為了有效地防除農田雜草,必須根據土壤黏重程度和有機質含量的多少適當增加或減少除草劑的用量。如氟樂靈、滅草猛、都爾、拉索、利谷隆等土壤處理劑用量都與土壤質地及有機質含量有關。據多年試驗調查,氟樂靈用量1.08kg/hm2(有效劑量,下同),土壤有機含量48mg/kg時,對禾本科雜草的滅草率為91%,而有機質含量為72.5mg/kg時,對禾本科雜草的滅草率僅為50%;拉索用量3kg/hm2,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38mg/kg時,對禾本科雜草滅草率只有25%,而土壤有機質含量為45mg/kg時,對禾本科雜草滅草率達91.7%;氟樂靈、豆科威受土壤有機質影響大于土壤質地。氟樂靈在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0mg/kg以下時,用量為600~750g/hm2;有機質含量為30~50mg/kg時,用量為750~900g/hm2;有機質含量50~100mg/kg時,用量為900~1200g/hm2;當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超過100mg/kg,因用量過大,效果不好,也不經濟,因而不宜施用。另外,在不同的土壤質地其用量也不相同,在沙土地用量為495g/hm2,在砂壤土用量為540g/hm2,輕壤土用量為600g/hm2,中壤土用量為750g/hm2,重壤土用量為840g/hm2,重黏土用1.005kg/hm2,一般用量最多不超過1.5kg/hm2,用量過高易對作物產生藥害,甚至危及下茬作物。

在有機質含量低和砂質土壤中,淋溶性較強的除草劑易對作物造成藥害或使除草劑失效。如大豆對利谷隆耐藥性較差,尤其在砂質土或有機質含量低于10mg/kg的土壤中,施藥后如遇大雨,易淋溶產生藥害。當有機質高于50mg/kg,易被有機質吸附,降低除草效果,但用量過大加大了成本。因此,在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于10mg/kg或高于50mg/kg的土壤和砂質土中不宜應用利谷隆,而應改用其他除草劑。

二、自然條件對藥效的影響

噴藥時若遇大風,藥液隨風漂移,一是造成漂移損失,二是造成藥液分布不均勻,三是噴灑2,4-D類藥劑,還會對林帶、棉花、蔬菜及其他作物產生藥害。特別是采用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噴霧,如遇大風,在土表的藥劑連同表土位移,大大降低藥效,甚至無效。因此,在生產中,對于易揮發的除草劑如氟樂靈、燕麥畏,2,4-D丁酯等不應在風力超過4m/s時噴施。百草枯是滅生性除草劑,且毒性較大。噴藥前一定要先做好田間設計,作業時要留有保護帶,選擇早晚氣溫低和無風時噴施。

施于土壤中的除草劑被雜草幼芽或幼根吸收的速度和數量,一方面取決于土壤類型及其特性,另一方面取決于施藥方法。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水分。在濕潤土壤中除草劑被土壤吸附得較少,而干燥土壤中的吸附較多,加上在濕潤情況下,土壤水分有助于藥劑分子的擴散、植物的蒸騰及根的吸收作用,也有利于雜草發芽生長和吸收藥劑,使雜草在抗藥性低的階段被殺死。因此,一般情況下,除草劑活性隨土壤水分的增加而提高。昌吉州大部分地方春季干旱少雨,而4~5月正是春播作物播種季節,也是施用除草劑的關鍵時期,在干旱少雨條件下,施藥后采用拌土、蓋土、鎮壓等措施是有利于藥效發揮的。

葉面噴施除草劑的藥效也受水分的影響。空氣溫度大,藥液在葉面干燥過程緩慢,而且氣孔開放大,有利于藥效的發揮。因各種藥劑噴施后雜草吸收的速度不同,所以噴藥后對降雨的間隔時間要求不同。如百草枯在噴后幾分鐘內就被雜草吸收,因此噴后短時間降雨不會影響藥效。2,4-D噴后4~6h可大部分被吸收,其后降雨不影響藥效。苯達松噴后植物吸收比較緩慢,噴后4~8h,80%的藥劑被葉面吸收,8h以后降雨對藥效影響較小。

一般溫度高,分子運動快,微生物分解速度加快,除草劑持效期短。有些土壤處理除草劑的藥效受低溫影響較小,如氟樂靈、拉索、滅草猛、殺草丹等,氟樂靈、燕麥畏還可以秋施。溫度對葉面處理除草劑的藥效也有影響,一般氣溫高,植物吸收快,效果好;反之,氣溫低,效果差。2,4-D一般在18~32℃范圍內,溫度較高,效果較好。在高溫條件下,2,4-D通過角質層進入植物體內的速度加快;在低溫條件下,不僅藥效緩慢,而且藥劑在植物體內的解毒作用差,易產生藥害。因此,生產中應選擇無風晴天高溫時噴藥,昌吉州一般宜在9~12時、17~20時進行較好。

參考文獻:

[1]賈照明.影響化學除草劑藥效發揮的主要因素[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6(12):34.

[2]李素琴,馬娟.影響除草劑藥效的外因[J].山西農業,2005(11):42.

[3]陳官印,毛永強,劉鋒利.除草劑藥效與應用條件的關系[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4(B12):159,161.

[4]周彥武.影響除草劑藥效的幾個因素[J].吉林農業,2003(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