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途徑

時間:2022-04-09 04:53:00

導語:淺析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途徑

農業推廣是應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原理,采取教育、咨詢、開發和服務等形式,運用示范、培訓、技術指導等方法,將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新知識和新信息傳播擴散、普及應用到農業生產中,把潛在的生產力盡快有效地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農業推廣的根本目的是發展生產力、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社會的進步,即農業推廣人員要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改變農業生產過程中最積極、最活躍的要素(即農業勞動力),轉變推廣人員的態度和價值觀念,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業增產、增收、增效,進而推動農村社會的進步與發展[1]。隨著國家近幾年對“三農”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眾多實用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生實踐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研發水平已居世界前列,但還有很多科技成果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沒有迅速轉化成生產力。因此,加強農業推廣工作已勢在必行。

1加強農技推廣人員自身素質的建設,樹立正確觀念

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要具備端正的態度和良好的品德。因此,農業技術推廣從業人員必須不斷地學習和加強自身思想修養、個性品質等培養,才能在處理人際關系、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難題、對待工作中的挫折等方面,能夠自覺地運用正確科學的方法,控制和調節心理波動與情緒變化,使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經常保持一種穩定、冷靜、清醒的精神狀態,進而恰當地分析、穩妥地處理各種復雜問題,正確地分析推廣對象的心理活動。然后結合實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及時調整工作計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時刻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優良的業務素質,從而使農業推廣工作卓有成效地開展,從而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預期目標的實現[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加快,農業推廣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農業推廣人員應樹立如下新觀念:①系統觀念,即整體觀念;②戰略觀念,即長遠規劃;③文化觀念,即愛崗敬業;④創新觀念;⑤市場觀念;⑥管理觀念,即要有步驟、有計劃、有目的地穩妥進行;⑦信息觀念;⑧法制觀念,也就是要知法、用法、自覺守法;⑨人才觀念;⑩效益觀念[3]。

2提高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做好農技推廣工作,需具備精湛的專業知識。因為農業生產有其特殊性,周期長、見效慢,若業務水平不過關或存在指導失誤,就會造成損失。因此,提高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如玉米螟的防治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對遼寧地區而言,最省人力、省物力、成本低、防治效果好、具有其他防螟措施所無法比擬的是采用赤眼蜂防治方法。技術員在向農民介紹防治方法時,應注意不同防治方法的區別。藥劑防治是化學防治方法的一種,在害蟲大發生時,化學防治是重要的應急措施,可以將害蟲消滅在造成危害之前。但農藥防治也有其局限性,如使用不當,往往會造成農作物發生藥害,害蟲產生抗藥性,以及殺傷天敵,污染環境,使農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農藥殘留還會對人畜安全造成不良后果。這種化學農藥防治方法成本較高、危害很大,不能作為首要推廣的技術[4-5]。只有擴展知識面,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才能使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起到對農民增產、增收的作用。

3正確處理好與農民的關系

國家各級推廣機構的推廣人員具有雙重任務,一是要完成國家下達的推廣任務,二是要為農民服務。推廣人員切忌在生產中和指導過程中流露出高姿態,應注意與農民相融合,以提高溝通的效果。因此,推廣人員要深入到農業生產中,了解農民的生產與生活需要[6]。應密切加強農業技術人員與農民之間的聯系,同時增強農業技術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便農業技術人員在制訂農業技術推廣方案時更能切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只有與農民進行有效地溝通,才能獲取農民在實際生產中所需要的技術、服務等信息,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推廣服務,共同促進農業、農業技術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