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對氣象因子的影響探討
時間:2022-01-12 05:44:48
導語: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對氣象因子的影響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但是在追求工業發展的過程之中人與自然的矛盾不斷升級,環境污染與生態系統失衡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難題。目前人們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視程度不斷降低,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與現代工業的發展之下農業用地被侵占,農業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本文結合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現狀分析了農業氣象與生態條件的關系,并就如何協調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與農業氣象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農作物是農業生產的主要針對對象,且目前露天作業仍然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模式,因而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更容易受到自然環境、氣象因子等的影響,一旦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將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區域內的農民容易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1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與氣象因子的關系分析
1.1生態環境建設有利于氣象系統減災
在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之下,農業生產更易遭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農業氣象在防范農業氣象災害以及生物入侵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我國農作物出口貿易,同時對于動植物檢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傳統的農業部門只能對農作物的病蟲害進行防治,而土壤、氣象等方面的災害卻無法處理,而全面的農作物醫療系統就需要農業氣象研究的支持。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減輕當前的農業氣象災害,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1.2農業氣象對農業生態系統效應的作用
農業生態系統作為一種人工的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不同其損害將直接導致生態系統對人類的服務功能的下降,同時損害人類的利益。正確認識農業生態系統的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農業污染以及農業生態多樣性的減少。農業氣象對于農業生態系統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一方面森林等有利于氣候的穩定同時有利于減少沙塵暴等自然災害,但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又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為了充分發揮農業氣象對農業生態建設的促進作用目前農業氣象部門已經在調整服務結構,積極參與農業生態環境建設。
2農業生態建設與氣象系統的協調發展
2.1區域生態氣象觀測站的建立
地方政府根據當地氣候環境、農作物種植類型以及農業生產結構的特點要對于當前的農業氣象觀測站設置情況進行改進,擴大農業氣象監測的覆蓋范圍,同時根據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的實際需求對于觀測項目和服務內容進行創新調整,從而充分發揮農業氣象系統建設對于農業生產以及農業生態建設的促進作用。在原始森林植被覆蓋率較高的地區建立林業生態氣象站,在工業區與農業區的交界的地方設置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站等,氣象站的監測指標要與區域的生態環境特點以及監測需求相適應,同時氣象觀測站與環保檢測的內容和指標要避免重復,不同地區的生態氣象觀測站要加強聯系,通過資源的共享推動農業生態建設的發展。
2.2氣象部門要注重新課題的研究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目前人們對于農業產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追求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農產品,因而各地要加強農業生態建設,促進綠色農業生產基地的建設。綠色農業生產使得農業氣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課題,包括農作物檢疫、農業生產培訓、農業科技推廣等等。例如馬鈴薯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農產品之一,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會受到多種病害的影響,包括PSTV、PX、晚疫病等,但是由于種植地區的氣候差異馬鈴薯的發病時間以及病害嚴重程度都會有所差別。一般來說南方地區的馬鈴薯發病時間較多集中在發育階段,嚴重影響馬鈴薯的產量,而北方地區發病時間大多在成熟期且發病率低。氣象部門對于農業生產中的新課題要加強研究,促進現代化農業生產的發展。
2.3加強農業生態以及農業氣象專業人才的培養
人才的缺乏嚴重阻礙了我國的農業氣象系統以及農業生態建設的發展,農業氣象參與生態建設要求相關人才同時具備農學、生態學以及氣象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但是在目前我國的人才培養模式之下很難培養出這種復合型的人才,相關院校應當通過專業結構以及課程設置的改革加強該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農業氣象與農業生態建設的相結合,與此同時在職的農業氣象工作人員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善于學習先進的農業生態氣象理念來推動自身研究的進展,為所在地區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作出貢獻。
2.4加強農業生態建設的氣象研究
氣象作為農業生產的影響因子中最為活躍多變的,通過加強農業生態建設針對性的氣象研究有利于農業疑難問題,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生態環境建設的質量又會對農業氣象產生反作用。
作者:李宏偉 單位:內蒙古包頭市氣象局
參考文獻:
[1]魏寶成.基于AMSR-2蒙古高原土壤水分反演及對氣象因子響應分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6(6).
[2]董金偉.泰山森林生態站林內外主要氣象因子對比分析[J].山東林業科技,2015(4).
- 上一篇:農業機械使用注意事項研究
- 下一篇: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