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施肥實現玉米增產增收論文
時間:2022-06-15 11:29:00
導語:科學施肥實現玉米增產增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闡述了玉米的需肥特性,玉米的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以促進提高科學施肥能力,增產增收,有效地服務基層。
關鍵詞: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技術
1玉米的需肥規律
1.1玉米整個生育期吸收氮、磷、鉀的數量和比例
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較多,一般規律是隨著產量的提高,吸收到植株體內的營養數量也增多,一生中吸收的養分,以氮為最多、鉀次之,磷最少。據國內外分析資料表明,玉米生長期吸收氮、磷、鉀的數量和比例受土壤、肥料、氣候、生育狀況等很多因素的影響,但也有大致趨勢,比如,每生產100kg玉米籽粒,需從土壤中吸收純氮2.5kg、五氧化二磷1.2kg、氧化鉀2.0kg,氮、磷、鉀的比例為:1∶0.48∶0.8。
1.2玉米各生育時期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
玉米從播種至成熟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可分為幼苗期、撥節期、抽雄期、開花期、吐絲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時期對養分的吸收量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幼苗期生長緩慢,植株小,吸收的養分也少。撥節至開花期生長很快,此時正值雌雄穗形成發育時期,吸收養分速度快、數量多,是玉米需要營養的關鍵時期,在此時供給充足的營養物質,能夠促進穗大、粒多;若缺少養分,葉色淡黃、植株矮小、生長不旺盛、穗小、粒少,影響產量。玉米生育后期,吸收養分速度逐漸緩慢,吸收量也隨之減少。
通過對春玉米各生育時期吸收氮、磷、鉀情況的分析研究表明:氮在各生育期累進吸收量是逐漸上升的。出苗后23天(約撥節期),其累進吸收量為2.14%;撥節孕穗期(出苗后60天左右)的累進吸收量為34.35%;至抽穗開花期(大約出苗后70天)為53.3%。也就是說,從撥節到開花的46天中,氮的吸收量占總吸收量的51.16%,平均每天吸收量為1.11%,漿成熟期(出苗后110多天)吸收速度漸慢,40多天的吸收量占總吸收量的46.7%,平均每天的吸收量為1.08%。因此,春玉米除了要追施撥節肥和在大喇叭期前后重施穗肥外,還要重視粒肥,才能滿足后期對肥料的需求,以獲得高產。
磷在春玉米各生育期的累進吸收量逐漸上升,至撥節孕穗期末為46.16%,到抽穗開花期為64.98%,授粉以后到成熟期,磷的吸收量還占總吸收量的35.02%。所以,春玉米除在播種時施用磷肥外,抽雄前適當追施磷肥,亦有增產效果。
鉀在春玉米各生育時期的累進吸收量在撥節以后迅速上升,至抽雄開花期達頂點,而在漿到成熟期因植株內鉀外滲到土壤中去,所以緩慢下降。
總之,玉米各生育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在抽雄開花期為最多,全生育時期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高、鉀次之、磷最少。因此,玉米施肥,必須以增施氮肥為主,相應配合磷、鉀肥。
2玉米的施肥量
2.1確定目標產量
目標產量就是當年種植玉米要定多少產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況來確定的。另外,也可以根據地塊前三年玉米的平均產量,再提高10%~15%作為玉米的目標產量。例如:某地塊為較高肥力土壤,當年計劃玉米產量達到600kg,玉米整個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鉀養分量分別為15kg、7.2kg和12kg。
2.2計算土壤養分供應量
測定土壤中含有多少速效養分,然后計算出0.067hm2地中含有多少養分。0.067hm2地表土按20cm算,共有150000kg土,如果土壤堿解氮的測定值為120mm/kg,有效磷含量測定值為40mm/kg,速效鉀含量測定值為90mm/kg,則0.067hm2地土壤有效堿解氮的總量為:150000kg×120mm/kg×10-6=18kg,有效磷總量為6kg,速效鉀總量為13.5kg。由于土壤多種因素影響土壤養分的有效性,土壤中所有的有效養分并不能全部被玉米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個土壤養分校正系數。據研究表明,堿解氮的校正系數在0.3~0.7之間,有效磷校正系數在0.4~0.5之間,速效鉀的校正系數在0.5~0.85之間。氮、磷、鉀化肥利用率為:氮30%~35%、磷10%~20%、鉀40%~50%。
2.3確定玉米施肥量
有了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要的養分量和土壤養分供應量及肥料利用率就可以直接計算玉米的施肥量了。再把純養分量轉換成肥料的實物量,就可以用來指導施肥。根據以上數據,畝產600kg玉米,所需純氮量為(15-18×0.6)÷0.30=14kg。磷肥用量為(7.2-6×0.5)÷0.2=21kg,考慮到磷肥后效明顯,所以磷肥可以減半施用,即施10kg。鉀肥用量為(12-13.5×0.6)÷0.50=8kg。若施用磷酸二銨、尿素和氯化鉀,則每畝應施磷酸二銨20kg~22kg,尿素22kg~25kg,氯化鉀14kg。
2.4微肥的施用
玉米對鋅非常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鋅少于0.5mm/kg~
1.0mm/kg,就需要施用鋅肥。經試驗,施用鋅肥有顯著的增產效果,有的增產達到20%以上,鋅已成為明顯的限制因子,故配方施肥一定要考慮鋅肥的作用,否則氮磷的增產效果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常用鋅肥有硫酸鋅和氯化鋅,基肥畝用量0.5kg~2.5kg,拌種4g/kg~5g/kg,浸種濃度0.02%~0.05%。如果復合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鋅就不必單獨施鋅肥了。
3玉米施肥方法
玉米施肥應掌握“基肥為主,種肥、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磷、鉀肥早施,追肥分期施”的原則。
3.1基肥
玉米基肥用量一般應占總施肥量的60%~80%,2000kg~
3000kg有機肥,全部磷肥、2/3氮肥,全部的鉀肥做基肥。施肥方法要因地制宜,基肥充足時可以撒施后立即耕翻入土;如肥料不足,可全部溝施或穴施。農諺“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條線(溝施),一條線不如一個點(穴施)”,充分說明了集中施肥的重要性。在嚴重缺鋅的土壤上,可用適量細土和鋅肥混合均勻后一并施入(肥、土比為1∶10左右)。
3.2種肥
種肥是最經濟有效的施肥方法,施用種肥主要是滿足玉米生長初期對養分的需要。種肥以速效氮、磷肥為主,若用優質腐熟的有機肥和磷肥混合作種肥,效果更佳。基肥中沒有施鋅肥的地塊,可用鋅肥拌種,每千克種子拌4g~5g硫酸鋅。化肥作種肥時,用量不宜過大,以免影響種子發芽。一般用量為:0.067hm2硝銨2.5kg左右,普鈣2kg,混合后肥料要施在種子旁邊,距種子4cm~5cm,深度以10cm~15cm為宜,穴施或條施均可。
3.3追肥
玉米是一種需肥較多和吸肥較集中的作物,出苗后單靠基肥和種肥不能滿足撥節孕穗和生育后期的需要,必須通過追肥來供給生長后期對養分的需求。追肥多用硝銨或尿素,春玉米用量一般約為氮肥總用量的33%;質地偏砂、保肥性能較差的土壤,追肥的用量可占氮肥總用量的50%左右。追肥時期和次數可因土壤質地而異,質地較黏重的土壤,一般保肥力強,應早施,可在撥節到大喇叭口期一次施入;而輕壤和砂壤,漏水漏肥、保肥力差,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可分兩次追入,除拔節孕穗肥外,還應在后期追施粒肥,以防后期脫肥。追肥都應采取穴追覆土的方法杜絕撒施和表施,以防揮發造成浪費。
- 上一篇:小學黨支部創先爭優活動總結
- 下一篇:應用技巧移植大樹苗論文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