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萵苣霜霉病治理對策

時間:2022-04-16 02:59:00

導語:長葉萵苣霜霉病治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長葉萵苣霜霉病治理對策

長葉萵苣又稱油麥菜.是菊科一二年生蔬菜.由于投資少,栽培技術簡單,口感好.在商丘市需求量較大,近幾年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加上在保護地栽培。在商丘市可以一年四季生產,一年可種八九茬,效益較高。但是由于連年種植。霜霉病危害加重,造成葉片發黃,嚴重時整株腐爛,嚴重影響長葉萵苣的產量和質量。下面把長葉萵苣霜霉病發生發展規律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危害癥狀

長葉萵苣霜霉病幼苗成株均可發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先在植株下部葉片發生淺黃色近圓型或多角型病斑,潮濕時,葉背面病斑長出白霉。有時會蔓延到葉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變為黃褐色。病重時多數病斑聯成一片導致全葉干枯。甚至整株腐爛。

二、病害發生規律

長葉萵苣的病原菌為萵苣盤梗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病菌在北方以菌絲體在種子內或越冬萵苣上越冬。也有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條件適宜時產出孢子囊,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接觸寄主,主要從寄主表皮或氣孔侵入,可反復侵染,病害發生與氣候條件和生長環境密切相關。地勢低洼、土質黏重、種植密度大、田問通透性差、經常大水漫灌、偏施氮肥植株徒長、夜間結露時間長或連陰雨天發病嚴重。

三、防治措施

掌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用合理的栽培技術措施,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選擇澆灌方便、土壤深厚的沙壤土地塊栽培。

2.輪作與非菊科蔬菜茬12I的地塊輪作.收獲后將病殘體徹底清除田問或棚內.以減少菌源。

3.加強栽培防病,采用高壟、高畦或地膜覆蓋栽培。適當稀植,小水勤澆或膜下暗灌,嚴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施足底肥,氮、磷、鉀肥配合使用,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藥劑防治,播種前用0.2%~0.3%多菌靈拌種.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減少傳染源。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控制病情,減少損失。常用的藥劑有72%霜脲錳鋅500~600倍,5O%醚菌酯干懸浮劑20o0—3O00倍.50%唏酰嗎啉6o0~8oo倍加70%代森錳鋅500倍,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800—1000倍加70%代森錳鋅500倍,64%惡霜錳鋅500倍。田間發病較重時可用幾種殺菌劑混合使用以提高效果.如66.8%丙森異丙菌胺600倍,57%唏酰丙森鋅200倍,84。5l%霜霉威、乙磷酸鹽600倍,76%丙森霜脲氰等藥劑.一種或兩種混合施用。5—7天一遍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