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污染排放量調查評估

時間:2022-09-17 09:32:23

導語:水產養殖污染排放量調查評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產養殖污染排放量調查評估

宜興市東臨太湖,北嵌滆湖,境內有東西團滆,河蕩眾多,河流縱橫,池塘密布,是沿太湖地區水產養殖面積最大的縣市。截至2017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20.8萬畝,其中池塘17.8萬畝,湖泊、河溝等3萬畝。

近年來,隨著江蘇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的深入推進以及太湖流域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制度的全面實施,對宜興市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漁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宜興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自2016年4月起,對全市主流池塘水產養殖模式的水質進行了連續跟蹤調查,為研究宜興市水產養殖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以及水環境容量提供數據支撐。對宜興地區的河蟹、鳊鯽魚兩種主要池塘養殖模式,連續監測養殖周期內不同階段的水質COD、總氮和總磷等污染物濃度,結合養殖池塘的產量、排水情況,預估宜興地區主要水產養殖模式的污染物排放系數及全年污染物排放量

一、研究方法

(一)調查內容。本次調查內容包括主流池塘養殖品種的養殖面積、養殖方式、年度養殖產量;投餌種類、數量、周期;池塘換水和補水方式、數量及周期。(二)調查方法。池塘水產養殖造成水環境的污染主要來源于餌料損失和養殖對象排泄(主要是氮和磷元素)。因此,我們選取CODcr、總氮和總磷等三個因素作為污染監測指標。檢測設備:島津UV-27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25ml滴定管;消解裝置。化學需氧量:重鉻酸鹽法GB/T11914-1989;總氮: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總磷: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三)數據采集。筆者對主要養殖模式整個養殖周期的池塘水質進行同步監測,按照每月監測一次的模式連續監測(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池塘養殖前期水質數據來自苗種投放初期塘口取水河道監測的水質參數。根據化學分析法,水產養殖污染物排放系數的計算公式:Fi=(Coi-Cfi)•Qi/Gai。其中,C0i、Cfi為i類水產養殖選取池塘捕撈期和養殖前期的污染物濃度;Qi為i類水產養殖選取池塘每年排放的水量;Gai為i類水產養殖的年產量。然后,根據養殖品種的排放系數乘以全市總產量Gti,計算得出相應品種CODcr、氨氮、總氮和總磷等染物排的排放量:Li=Gti•Fi。

二、研究結果

(一)全市養殖基本情況。根據2017年度漁情統計數據顯示,宜興市的池塘養殖以河蟹養殖和鳊鯽魚養殖兩種模式為主,全市養殖河蟹面積達12.4萬畝,鳊鯽魚養殖總面積達6.7萬畝。全市全年養殖河蟹0.99萬噸、鳊鯽魚6.30萬噸。(二)主要水產養殖模式池塘基本情況。通過前期調研分析,我們分別在新建鎮、和橋鎮選擇了有代表性的河蟹、鳊鯽魚養殖塘口進行了現場調查,根據收集的資料匯總,這兩類養殖模式的基本要素如表1所示。(三)水質指標。1.河蟹池塘。2017年3月份,放養蟹種前池塘周邊河道(西孟河)水中CODcr濃度為15.1mg/L,總氮濃度為2.52mg/L,總磷濃度為0.045mg/L。2018年1月份干塘前,水中CODcr濃度為25.0mg/L,總氮濃度為1.885mg/L,總磷濃度為0.083mg/L(詳見圖1、圖2)。養殖周期中,8月份水質是全年最好的月份,年末至年初水質相對較差。2.鳊鯽魚池塘。2017年2月份,放養魚苗前期池塘周邊河道(殷村港)水中CODcr濃度為12.3mg/L,總氮濃度為2.580mg/L,總磷濃度為0.118mg/L。2017年12月清塘前,池塘中CODcr濃度為25.4mg/L,總氮濃度為3.630mg/L,總磷濃度為0.308mg/L(詳見圖3、圖4)。對比河蟹池塘同時期水質指標,鳊鯽魚養殖在各階段的水質均差于河蟹養殖。其中,8月份水質最優,7月份和10月份、11月份水質較差。(四)水產養殖污染排放量研究結果根據監測數據和計算公式,確定河蟹、鳊鯽魚養殖模式的污染物排放系數,測算結果見表2。其中,河蟹養殖池塘的總氮排放系數為負值,這意味著在我們所監測的養殖周期中,河蟹池塘不僅沒有向外排放總氮污染物,還通過池塘內部生態系統消納了部分總氮。根據2017年度全市水產品產量計算,全市河蟹養殖CODcr和總磷的排放量分別為817.156噸和3.120噸,消納環境總氮52.410噸;全市鳊鯽魚養殖排放了762.174噸CODcr、61.047噸總氮和11.025噸總磷。總體上來說,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間,宜興市的鳊鯽魚、河蟹水產養殖共計排放CODcr1579.330噸、總氮8.637噸、總磷14.145噸。

三、結論

(一)對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鳊鯽魚清塘排放前,水質中的CODcr和總磷指標為Ⅳ類水標準,總氮指標為Ⅴ類水標準;河蟹干塘前,水質中CODcr為Ⅳ類水標準,總磷指標為Ⅴ類水標準,總氮指標為Ⅱ類水標準。由此可見,鳊鯽魚養殖水中總氮指標為主要污染源,河蟹養殖水中總磷指標為主要污染源。(二)宜興市的鳊鯽魚養殖模式污染物排放量比河蟹養殖模式高,這與投飼量、養殖密度也有很大關系;同時,河蟹池塘內普遍種植水草和使用微生物制劑,這些因素有利于池塘水體自凈。(三)隨著宜興市全省生態引領區地位的確立以及太湖流域水產養殖排放新標準的實施,未來宜興市將著力調整養殖結構,逐步降低投飼性魚類養殖比重,適度提高蝦蟹等品種的占比。同時,加強非禁養區的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筑養殖尾水凈化體系,切實提高養殖尾水凈化能力,在確保養殖尾水凈化處理達標排放的前提下提高養殖收益。

作者:毛穎 楊璐 胡正盛 單位:1.宜興市水產畜牧站 2.宜興市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