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區域規劃策略
時間:2022-07-19 10:33:14
導語:水產養殖區域規劃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尚志市宜漁水域面積約20萬畝,根據尚志市開發利用現狀,結合《尚志市水域灘涂總體規劃》和各類保護區規劃,規劃至2030年,尚志市養殖水面發展到10萬畝。根據2018年9月份全市水面踏查統計,尚志市現有養殖水域灘涂類型有水庫、池塘、塘壩、河溝、坑塘等,合計78342.18畝,其中水庫養殖水面31237.77畝,池塘養殖水面9000.39畝,塘壩養殖水面29869.64畝,河溝養殖水面946.66畝,坑塘養殖水面7248.22畝。按照水產養殖技術有關規范要求,合理布局,控制養殖密度,提升水產品質量。提倡養殖名優水產品種,應用水產養殖節能減排技術等先進養殖技術,加強養殖水質和水產品質量檢測。
一、池塘養殖區
主要分布在尚志、馬延、河東、葦河、烏吉密、長壽、老街基等鄉(鎮),這部分池塘大多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的魚池工程,池塘設計科學標準,排列布局合理,大小適宜,深淺適中,池底平坦且不滲漏,水源充足方便,水質清新,絕大多數交通便利,離城鎮較近。因此,就池塘條件而言,是苗種生產,進行精養高產、馴化養魚的理想場所,再輔以先進技術和手段,科學管理,建立健全魚類病害防治監測網絡,采取全程化系列優質服務等保障措施,此區將是今后尚志市漁業發展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的主要區域。因此,在此區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上,要以馴化養魚和健康養殖及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為發展方向,實現質量和效益同步增長,在調整水產養殖品種結構方面要以名特優新品種為養殖重點,實現水產品的優質高效。此區也是我市鮮活水產品主要的提供區和優良苗種供應區。池塘養殖區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池塘老化、年久失修,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進行池塘標準化改造,提高魚產力。
二、塘壩養殖區
塘壩養魚是我市漁業生產的一大特點,并形成了具有尚志特色的塘壩養魚模式,主要分布在老街基、馬延、烏吉密、尚志鎮、河東等山區和丘陵鄉鎮。但我市塘壩養魚生產還是處在低投入、低產出的階段,水面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因此我們要發展塘壩養魚為重點的尚志特色漁業。現在我市塘壩養魚特色還不明顯,經濟效益還不高。因此,我們要向提高單產和突出特色的方向發展;要不斷引進“名特優”水產養殖新品種,并及時做好引進種類的繁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促進生產效益快速增長;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的發展漁糧、漁林、漁牧、漁副相結合的綜合養殖業,以漁為主、綜合經營,使塘壩養殖生產從單一型向綜合型、質量型、效益型方向發展;充分發揮塘壩養魚的自然優勢,大力發展生態型休閑漁業。隨著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追求大自然人文景觀的心情愈來愈強烈。因此,我們要依托青山綠水發展塘壩養魚,并從事集休閑垂釣、旅游觀光、餐飲住宿等為一體的塘壩養魚生產新模式,使之成為適合人們追求“綠色”環境與生活效益相結合的典型范例。
三、水庫養殖區
全市現有水庫65座,其中中型水庫3座(另有一座中型水庫幸福溝水庫正在建設中),小Ⅰ型水庫18座,?、蛐退畮?4座。水庫主要以蓄水、納洪、排澇、灌溉為主,養魚為輔。此區在魚池工程上是借鑒于水利工程,可采用多種經營的方式,依托資源發展旅游、垂釣、休閑漁業,進行立體開發,實現多產業,全方位橫向縱深發展的目標。重點依托天然水域資源優勢,采取粗放粗養生產技術,放養品種上主要是以易于回捕的養殖種類,如青、草、鰱、鳙魚等常規魚類養殖品種,以及大白魚、鱖魚、板黃、柳根魚、河蟹等名特優水產品種,大力發展綠色生態養殖。
四、河溝養殖區
河溝養殖全市共有36處,面積946.66畝。全市境內大小河流100余條,河網密布,水量豐富,多數是不規則的自然河溝,主要分布在慶陽、亮河、魚池、珍珠山、老街基、帽兒山、黑龍宮等山區鄉鎮,都屬于山澗溪流,水量足,水溫較低,水質優良,無任何污染的純綠色水源,非常適合于發展冷水魚養殖,是拉動我市漁業產業發展的又一著力點。此區在魚池工程改造上需投入一定資金,對河溝稍加改造后就可成為精養和半精養池塘,同時也可以建設工廠化冷水魚養殖場,冷水魚養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常規養魚生產的5~10倍。據我們初步踏察我市可開發利用的河溝冷水資源可達550處以上,面積11000余畝??傊畱o緊依托我市地處山區、生態環境優良,山澗溪流冷水資源十分豐富和交通便利的優勢,把冷水魚養殖作為重點方向進行大力培植和發展,經過引進、試驗、示范,將使我市冷水魚養殖取得一些成功經驗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打造寒地特色漁業品牌,并將成為促進漁業經濟增長的新突破口。
作者:么學好 單位:尚志市魚池朝鮮族鄉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 上一篇:生態農業特色小鎮培育研究
- 下一篇:動物衛生監督在產業扶貧生態養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