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生態環境改革創新研究

時間:2022-05-23 09:04:40

導語:教育管理生態環境改革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管理生態環境改革創新研究

【摘要】分析了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探討了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改革創新策略,對于實現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是一種促進。

【關鍵詞】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問題;創新策略

近些年,高職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教育管理工作的完善,有效地促進了高職教育效果的提升。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中,依然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高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作為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視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能夠加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的改革與創新,不斷優化教育管理生態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這樣,才能保障高素養職業人才能夠在這種良性的生態管理環境中得以成功培養。

一、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者自身問題。要保障學校發展目標的有效實現,必須要構建完善的管理生態環境,能夠不斷提升教育管理的質量效率。而構建良性管理生態環境,提升教育管理質量效率必須要依靠高素養的教育管理者。目前,高職院校的管理者缺乏管理創新開拓意識,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地創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與同類院校的競爭意識也較為缺乏。一些高職院校管理者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開展工作,按照傳統管理方式開展工作,這就導致高職院校的管理生態環境與時代需要脫節,與教育發展新形式脫節。管理的因循守舊,很難為學生營造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環境,這必定制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造成高職管理工作的低效能,甚至阻礙高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2.對教師的管理約束較多。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學校對教師的引導和激勵不足,對教師的進一步發展的培養不足,但對教師的管理約束較多,學校通過硬性制度對教師進行管理,這樣,既容易招致教師的不滿情緒。教師帶著情緒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工作成效一定不高。這種硬性管理也容易制約教師教育管理工作潛能的發揮。很多教師在學生教育管理中怕出問題,工作畏首畏尾,創新性不足,這必然會影響到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高職院校的對教師進行硬性管理的制度及對教師過于嚴格的不科學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影響到教育管理良性生態環境的構建,影響到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效果。3.管理運行不當。在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中,還存在著管理運行不當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學校的官本位思想較為嚴重。高職院校中很多教職員工和領導都認為行政職務就是權力的象征,誰有了職務,誰就有了權力。這樣,無論是教師還是管理者都積極地追求者職位,都希望自己擁有行政職位,并不斷提升自己的行政職位,這種思想認識在高職院校相當普遍。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高職院校出現了一些教師領導采用不正當競爭方式謀取職位的現象,這種現象導致教育腐敗,這必定影響到良好教育管理生態環境的構建。第二,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行政權力使用不當的現象。一些領導者,處于較高的地位,會有一種優越感,會出現權利膨脹的心理現象,不能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力,甚至會利用權力做出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如行賄受賄,隨意安排人員,為相關人員提供職稱之便等。這樣,就導致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不能正常運行,導致教育管理生態環境惡化。

二、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改革創新策略

1.管理者要樹立不斷創新管理的思維和意識。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者,要認識到因循守舊的管理思想的落后性,要認識到實現高素養創新人才的有效培養,作為管理者必須要樹立教育管理創新思維意識。要能夠結合新時期學生培養的新需要,結合教育領域發展的新動向,不斷創新管理工作方式方法,能夠樹立創新思維和意識,能夠做到具體工作具體分析,堅決杜絕依照傳統方式開展工作的現象。管理者要認識到創新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強學習,不斷學習教育管理新思想新方法,并能夠積極實踐,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積極踐行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能夠敢于創新,大膽創新,通過創新,不斷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保障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的針對性和先進性。2.以人為本開展管理工作。隨著社會民主化的不斷發展,人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高職教育管理者必須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進行創新,能夠以人文本的開展教育管理工作,不斷改良完善教育管理生態環境,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管理者在開展工作時,必須要構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能夠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教師,尊重每一位學生。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被管理者的呼應,支持學校教育管理各項措施的及時推行。管理者要能夠以人文本,真正構建良好的教育管理生態環境,構建和諧的育人環境,以促進高職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第一,要能夠構建人格魅力型的管理新模式。傳統高職教育管理模式具有較強的權威性特點,這種利用硬性制度,利用強權開展的工作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受到被管理者的抵觸。強硬的管理模式不能從根本上推動管理方法的落實,導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而構建人格魅力型管理模式,需要采用柔性的管理手段開展工作,每一位管理者和都需要用自己的魅力贏得被管理者的認可,征服被管理者,這種管理模式以尊重為基礎,以個人魅力為影響,能夠有效促進被管理者的自我轉變,促進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和潛能,從而使管理工作很容易地開展下去。第二,高職院校管理者能夠掌握管理技巧,并能夠根據實踐情況對管理技巧進一步創新,通過創新管理技巧的應用,管理者很容易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能夠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比如,管理者掌握了溝通技巧,就能夠通過溝通了解被管理者的實際情況,能夠對被管理者的行為思想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引領,這樣,就能夠促進被管理者對管理者工作的支持,從而促進教育管理工作實現有效發展。3.推行競爭性生態管理模式。目前,教育領域的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作為管理者必須要具有競爭意識,積極推行競爭性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挖掘內部力量,促進學校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促進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推行競爭性生態管理模式,首先,在人才選拔要推行競爭制度。無論是人才引入,還是現有人才進行新職位的任命都必須要能夠以競爭為前提,能夠真正把優秀人才引入進來,把優秀人才放在合適的管理位置上,促進其管理才華得以有效發揮。其次,要加強競爭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升教職員工及學生的競爭意識,能夠基于競爭需要,制定完善的獎勵制度,能夠對競爭中獲勝者進行必要的物質精神獎勵,以不斷督促全校師生積極參與不同形式的競爭中去,參與到教育競爭,學習競爭的環境中,這樣,才能保障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率。4.強化職權公平。在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優化建設中,必須要強化職權公平,能夠設置公平、平等的職權競爭制度,堅決杜絕以權謀私,濫用職權的現象。要能夠建立公平,公正的生態管理環境,通過制度明確每一位教育者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避免行政越權情況。作為管理者要能夠強化職權公平意識,能夠真正通過自己的努力構建公平公正的權利使用環境,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資源管理與整合的能力,保障把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這樣,才能真正改善教育管理生態環境,推動教育管理工作實現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湯敏騫.我國高職教育管理體制變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6,(18).

[2]熊景強.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的改革與創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9).

[3]裴孝清.探討高職教育管理生態環境的改革與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6,(24).

作者:徐琪 單位:岳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