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樞紐工程環境保護實踐研究
時間:2022-04-02 03:50:15
導語:水電站樞紐工程環境保護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水電站樞紐工程環境保護展開分析,通過生態環境部現場檢查驗收實踐活動的有序開展,有利于根據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檢查。從多個環節和角度出發,保證環境影響報告書具體批復情況的落實,實現對環境實時有效的監測和管理,以此來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在實踐中的全面有序開展。
【關鍵詞】水電站;樞紐工程;環境保護;現場檢查;驗收實踐
與目前水電站樞紐工程的建設現狀進行結合分析時,發現雖然項目的整體建設效果普遍比較良好,但是環境保護工作并沒有有序開展。對環境造成的實際影響以及可能會存在的一系列潛在威脅等,要展開深入的檢查和分析,這樣才能提出有針對性的環境保護對策。保證環境工作在實踐中全面有效地開展和落實,為工程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提供可靠的依據作為支持。
1水電站樞紐工程生態環境部現場檢查步驟
1.1工程概況。廣西右江魚梁航運樞紐位于田東縣田東大橋下游約7.1km處林逢鎮福蘭村的右江河段上,壩址上距那吉樞紐78.1km,距百色市142km,下距金雞灘樞紐80.9km,是一座以航運為主、兼顧發電等其他效益的綜合利用工程。工程屬二(Ⅱ)等水利樞紐工程,正常蓄水位99.50m,水庫總庫容約5.81億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0.741億m3,正常蓄水位水庫面積18.66km2,回水長度66.57km,屬日調節型水庫。電站3臺機組,裝機容量60MW,多年平均發電量為230.8GW•h,工程最大擋水高度11.8m,屬低水頭河道型水庫,水位不出槽[1]。通航標準為1000t級的內河Ⅲ級航道,船閘通航等級為Ⅲ級。目前,廣西右江魚梁航運樞紐工程主體工程已完成,環評批復文件及工程設計所要求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基本完成,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行,具備了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條件。1.2現場檢查的目的。對水電站樞紐工程在施工以及運營和日常管理各方面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以及具體報告書的批復情況等,是否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落實的情況進行調查。對工程項目現有的一系列生態保護和水土保護等控制措施展開深入調查。對項目所在區域環境展開實施有針對性的監測,對整個調查結果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保證各項措施在實踐中應用的有效性和針對性[2]。針對目前已經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可能會出現的潛在威脅,提出符合現實要求的補救措施。對整個項目在施工期以及試運行期涉及的一系列敏感目標進行深入調查。通過對公眾意見的調查和分析,能夠深入了解大眾。對于整個項目建設中的環境保護意見、風險防范措施以及具體監測管理力度的落實情況進行調查。根據最終調查結果,對項目環境驗收條件是否能夠符合標準要求進行客觀的評價,以此為基礎,有利于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1.3現場檢查的原則。根據《廣西右江魚梁航運樞紐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生態影響類(HJT394—2007)》《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水利水電(HJ464—2009)》的相關規定,本次工程項目在竣工環境驗收環節當中,在具體執行標準的基礎上,對環評階段進行合理利用,在經過環境保護部門確認之后,保證環境保護標準在其中的合理應用,對現有的環境保護標準看作是主要的參照依據。1.4現場檢查的范圍。遵循現有的一系列基本原則,在對整個驗收調查范圍進行確定時,必須要保證能夠與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自身評價范圍具有一致性[3]。與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環境影響等展開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優化。與目前相關規定進行結合,對調查范圍進行確定,如表1所示。
2水電站樞紐工程生態環境部現場檢查驗收實踐
2.1陸地生態影響檢查驗收實踐。結合現場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時發現,庫區淹沒范圍內并沒有出現任何級別的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目標在構建和具體應用時,主要是針對魚梁航運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在建設完成之后,工程影響河段大型產卵廠的情況已經不存在。該河段產卵巢已經處于零星分布的狀態,通常情況下是為鯰魚等魚類的產卵繁殖提供場所。在驗收調查中,并沒有發現任何瀕臨的物種,沒有國家以及廣西及重點保護的水生生物。在對占地生態影響展開調查時,發現工程占地通常情況下會涉及永久和臨時兩個部分。永久占地當中涉及的內容,包括庫區淹沒區域以及壩區。占地的臨時占地是以沙石料場等施工現場設施場地為主。與相關數據統計結果以及最終的驗收報告等資料進行結合,發現該工程項目目的永久占地為2189.80hm2,淹沒區在其中的占地達到2122.76hm2。與環評階段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時,發現環評階段在永久占地上達到了2272.49hm2,與工程項目的實際永久占地相比減少了82.69hm2。針對該問題展開更加深入調查時,發現占地有所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主體工程區樞紐在初期的數據以及建設階段,對于平面的整個布置展開有針對性的優化和調整[4]。防護區防護段長度有所減少,特別是上壩的公路區在整個占地面積上有所減少、與環評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分析,各種不同類型的占地類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情況,包括耕地和灘地等都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該工程項目在具體建設中臨時占地主要是集中在樞紐的右岸,分布在南北高速公路的兩側。不會對其他的臨時占地進行新增,根據相關數據的統計結果臨時占地的,具體使用面積是115.21hm2,與環評階段的數據相比,明顯減少了18.12hm2。魚梁航運樞紐大壩禁漁區:在魚梁航運樞紐壩上2km,壩下2.5km,合計4.5km右江江段設為禁漁區,具體水域邊界線為:由右江魚梁航運樞紐壩上2km(東經107°11′15.72″,北緯23°34′27.84″)起,沿右江向下游至河街村(東經107°12′43.92″,北緯23°34′44.04″)止。禁漁周期為全年,禁止任何人利用船只任何漁具漁法在此進行捕魚作業,同時禁止休閑漁業和娛樂性垂釣。2.2水環境影響檢查驗收實踐。與魚梁航運樞紐壩址以及庫區所在的右江河段進行結合,發現在整個施工中,勢必會對壩址所在的右江江段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影響。采取針對性的環保舉措,盡可能降低整個施工對水環境造成的污染影響,避免對壩址所在江段的水環境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在整個工程項目的運行中,要采取有針對性的保護對策,對符合現實要求的環境管理監測計劃進行科學合理地制定,盡可能將整個工程運行中對于水環境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由此可以看出,魚梁航運樞紐工程項目在具體展開中,并不會對其自身所在的江段水環境功能造成嚴重威脅和影響,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目前在水環境方面的要求。
3結語
廣西魚梁航運樞紐工程項目在具體實施中,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落實到實處。建設單位在整個建設中,對于環境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普遍比較高,在整個工程建設中產生出來的一系列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排放。魚道過魚種類數量較多。僅僅3次采樣,就采集到27種。魚道主要過魚對象四大家魚(鰱)也有采集到,并且產漂流性卵的種類數量也比較多,如銀飄魚、壯體沙鰍、赤眼鱒。由于每次采樣都有新的種類出現,估計隨著不同水文狀況下,采樣次數增加,魚道中過魚種類數量還會有明顯增加。魚道是右江魚類上溯的重要通道。根據近年魚類產卵場監測,魚梁樞紐工程上游仍分布有四大家魚產卵場,且右江也存在明顯的漲水過程,可以為四大家魚提供產卵的水文條件。四大家魚及其他產漂流性卵的魚類通過魚道上溯是非常需要的。在整個試運營期間,建筑單位能夠針對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處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將環評以及批復的各方面要求落實到實處。該工程項目的生態環境恢復情況相對比較良好,污染的防治以及控制效果能夠滿足個性化要求,以此來通過環保驗收的標準要求。
參考文獻
[1]樊啟祥,楊宗立,彭吉銀,等.烏東德水電站建設巖石力學工程問題科技創新的思考[J].水電與新能源,2020,34(7):1-7.
[2]樊啟祥,陸佑楣,張超然,等.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工程建設的技術和管理創新與實踐[J].水力發電學報,2020,39(7):21-33.
[3]盧純.百年三峽治水楷模工程典范大國重器:三峽工程的百年歷程、偉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經驗啟示[J].人民長江,2019,50(11):1-17.
[4]樊啟祥,張超然,汪志林,等.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建設關鍵技術進展和突破[J].中國水利,2019(18):9-14.
作者:何玉霜 樊振輝 尹平艷 王姜婷 覃請 班書浩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上一篇:生態環境民事預防性救濟體系的建構
- 下一篇:生態環境監測管理與質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