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生物檢定技術一體化課程開發研究

時間:2022-04-21 09:21:48

導語:藥品生物檢定技術一體化課程開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品生物檢定技術一體化課程開發研究

摘要:藥品生物檢定技術是應用生物技術專業和藥物制劑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為加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基礎上,采用任務驅動一體化教學,突出課程的能力本位,優化教學內容和教材,更新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藥品生物檢定技術;任務驅動;一體化課程

為使我院應用生物學院高級工班學生達到微生物檢定工(高級工)考核要求,我們構建了微生物檢定的系列課程體系,從基礎的“微生物分離和鑒別”、到中級的“微生物限度檢查”、再到高級的“藥品生物檢定技術”三門課的教學安排在三個學期(課時安排分別為108學時、144學時、144學時),技能訓練循序漸進,均采用一體化項目課程教學,并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兩本項目課程改革教材《微生物分離和鑒別》和《微生物檢定技術》,其中《微生物檢定技術》(第2版)包含了“微生物限度檢查”和“藥品生物檢定技術”兩門課程內容,該教材被納入“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微生物檢定的系列課程保證了每個學生有充足的動手操作訓練時間。課程中每個項目的選擇都經過企業專家深入研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項目實施均是按照《中國藥典》2015版的藥品質量檢測標準來進行。

1教學內容的設計

教學內容的改革占有決定性地位。圍繞課程核心能力和崗位技能要求,科學合理地整合教學內容,突出項目課程的技術性和實用性[2]。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核標準、藥品生產企業的工作崗位需要及生物制藥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專家共同分析制訂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以《中國藥典》2015版第四部生物檢查法為藍本,涵蓋藥品生物檢定四個技術模塊如藥品無菌檢查技術、藥品內毒素檢查技術、抗生素效價測定技術、微生物限度檢查技術等。選取具有代表性常用藥品作為檢測載體,如滅菌注射用水、葡萄糖注射液、氯霉素、板藍根顆粒等。企業真實而典型的工作任務歸納、整合、優化為5個項目8項學習性任務引入教學,在理論知識“夠用”的原則下,將工作崗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素質融入到每個任務中。在課程設計中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實際工作任務為教學內容,采用項目化教學設計,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表1)。每個工作任務的完成都有相應的能力目標,而相關的理論知識則穿插于整個任務的工作過程。項目任務的編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讓學生在逐個完成一個個與生產相關聯的項目,從中不斷獲得成功和滿足感。在項目一滅菌注射用水的無菌檢查中采用了兩種方法,設計了直接接種法和薄膜過濾法兩個任務,無菌檢查從陽性對照菌液復蘇、菌液濃度確認、培養基靈敏度檢查、方法適用性實驗最后到樣品檢查,整個檢查流程都按企業標準和規范進行操作,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實現學習與工作崗位的對接。項目二是葡萄糖注射液細菌內毒素檢查,這部分選取了目前企業常用的凝膠法作為工作任務,把鱟試劑靈敏度復核和凝膠限量試驗作為技能訓練重點。項目三氯霉素效價含量測定采用了兩種方法,分別是管碟法和比濁法,考慮到方法通用性,重點放在管碟法的操作訓練,比濁法則采用視頻播放,儀器示范介紹為主。項目四板藍根顆粒的微生物限度方法驗證,這是在已學習完一學期微生物限度檢查課程后的一個方法驗證提高的內容。項目五是對所學藥品生物檢定技術進行綜合訓練,由各組自選不同藥品完成相應的檢查項目并出具報告。

2改進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模擬實際生產情景,以典型檢查項目為主線,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手段,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學生自主獨立完成項目,教師指導和評價[13]。參考藥品質量檢測工作流程,根據任務引領項目活動,教學組織過程由接收任務、查閱依據、制定計劃、實施操作、結果報告、考核評價等步驟組成(圖1)。第一步:由教師下達任務指令,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技能要點。第二步:組長帶領組員從教材、圖書館或網絡查閱資料,理解相關知識,制定任務實施計劃,這部分由學生在課后完成并填寫好預習報告或制作PPT課件。第三步:學生匯報查閱依據和計劃,教師將小組任務實施計劃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向各組說明,并對各計劃進行指導和修正,重點使學生真正掌握項目的技術流程和注意事項,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還要補充講授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第四步:按照項目實施計劃,依據國家藥品質量檢測標準,小組明確任務,做好分工,進行檢查操作,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巡回檢查。第五步:學生依據結果判斷標準,并對結果進行可靠性檢驗,書寫檢查報告。第六步:各組匯報任務結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評價和進行討論總結。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小組分工,通過互相討論、合作學習,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課培養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和職業素養。

3實訓室建設和評價體系的構建

除了教學項目載體均來自企業真實項目,應用生物學院通過創設真實的工作場景,實訓室建設嚴格按照企業檢測實驗室標準規劃了相應的C級潔凈區包括緩沖間、更衣室、限度檢查室、無菌檢查室等以及相配套功能間如準備室、滅菌室和培養室,并配備了超凈工作臺、生物安全柜、高壓蒸汽滅菌器、培養箱等儀器設備,對實訓室檢測環境定期監測。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直接對接企業,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及興趣,提高了他們學習課程的積極性,采用任務驅動的一體化課程改革后,教學效果顯著提高。改進考核評價,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全面評價。實訓考核是一種綜合性考試,不能從單方面從實訓結果來評價學生,還要從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總體表現來進行評價。實訓考核要客觀反映學生的實訓課成績,從各個角度進行考查,通過學生的實訓方案、實訓操作能力、實訓結果及數據分析、課堂提問等指標綜合測評。其中每個學生在組內評價占30%、小組互評占30%、教師綜合評價占40%,綜合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分,更能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科學的考核方式,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和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實現高效教學,目的是促進學生的3個“轉化”:職業思想轉化為職業行為,專業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勞動轉化為效益[4]。從實施教改以來,以任務驅動的藥品生物檢定技術項目一體化課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實訓動手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生通過國家微生物檢定工(高級)職業資格考試達到95%以上,畢業生的職業素養、無菌操作意識和藥品生物檢定技能也得到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在課程改革過程中,還需要及時關注國家標準的更新和專業發展,《微生物檢定技術(第2版)》就是緊跟《中國藥典(2015版)》對相關教學內容和教材做了相應修訂。我們將不斷歸納總結教學經驗,進一步完善項目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滿足學科發展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懷恩,甄漢深,韋志英,等.《藥物分析》理論課教學體會[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8,11(3):135.

[2]趙立斐.高職藥品生物檢定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6(2):68-69.

[3]趙立斐.高職制藥類專業學生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醫藥,2012(2):256-257.

[4]白玲玲,宮莉萍.高職制藥專業實訓教學考核方法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5(2):61-63.

作者:余展旺 馮麗雄 官昭瑛 單位:深圳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