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問題與成效

時間:2022-08-24 09:13:27

導語: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問題與成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問題與成效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也越來越受重視。該文以劍川縣為例,分析了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與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聯動、增加經費投入、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等建設措施。目前劍川縣已建成馬鈴薯種薯、雜交包谷制種、高原水稻制種三個種業基地以及8個鄉鎮農科站,強化選育、試驗、示范、推廣等工作,提高了劍川縣的現代農業科技水平。

關鍵詞: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推廣體系;建設成效

為確保《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云政發[2007]85號),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大政發[2008]51號)能夠全面落實,需各地領導做好現代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推動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步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保障。劍川縣相關領導人結合全縣實際情況,嚴格遵守“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建設科學、有效地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實現了現代農業科技推廣目標。

一、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經費投入不足

雖然劍川縣財政已經明確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并逐年加大對本縣農業發展的投入,但是對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實際情況研究發現,相關推廣機構的經費還是不充足,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需求。

2、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基礎設施條件較差

對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情況調查發現,相關硬件設施條件難以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需要,存在設施單一問題。

3、人才匱乏

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部門整體人才更新少,高層次人才年齡老化嚴重。雖然不斷招錄年輕的專業技術人員,但年輕工作人員經驗少,短期內無法獨立完成工作,出現了人才斷層問題,與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不相符[1]。

4、相關工作人員分工不明

從2012年機構改革以來,劍川縣及其他縣鎮農技人員人、財、物管理已經改為鄉鎮統一管理,并實施數站合一措施,導致相關機構人員混雜,出現分工不明問題。此外,很多農業技術人才的精力分散到非農技推廣方面,導致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難以高效開展。

二、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措施

1、與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聯動

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中,劍川縣農業農村局與云南省農科院、云南省農業大學、云南省師范大學薯類研究所以及大理州農科院等多家農科院所進行了聯動,得到了技術支撐。為了提升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效率,劍川縣農技推廣單位還與劍川縣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公司、企業、合作社、莊園等機構合作,創建了中藥材、馬鈴薯和蔬菜的科技試驗示范基地,攻克中藥材、馬鈴薯、季差蔬菜等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難關,大大提升了成果轉化效率。2018年,劍川縣國珠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支持下,與昆明農昌農作物種植有限公司簽訂了生產加工型馬鈴薯“云薯304”的合作協議。本次合作中,由昆明農昌農作物種植有限公司提供種薯,劍川縣國珠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提供基地,帶領當地薯農生產“云薯304”。另外,省、州、縣馬鈴薯專家在此次合作中也給予了一定指導幫助,“云薯304”在劍川縣的長勢越來越好[2]。

2、增加經費投入

為確保劍川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需增加經費投入,加大農業科技服務機構硬件設施建設力度。同時還需要組建培訓機構,提升相關種植人員的農業科技能力,保障劍川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成效。“云薯304”種植計劃不但能夠增加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同時也能夠降低晚疫病的防治成本,實現“綠色種植”目標,在劍川縣農業種植中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可通過增加經費投入的方式,促使“云薯304”種植計劃在劍川縣農業種植中大力發展,打造劍川綠色馬鈴薯品牌,推動劍川農業更好發展。

3、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設措施,是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的重要保障,需從以下方面實現現代農業人才隊伍建設目標。堅持考試錄用制度,并不斷完善選調制度,加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管理力度。實行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制度,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實現現代農業科技推廣目標奠定基礎。創建加速科研成果轉化、促進農業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并做好專業技術人員的再教育工作,不斷提升當地現代農業技術水平。羊岑鄉、甸南鎮、老君山鎮、馬登鎮為新建鄉鎮;金華鎮、彌沙鄉為改擴建鄉鎮;沙溪鎮、象圖鄉為儀器設備購置鄉鎮。這些鄉鎮農科站的建設,不但使劍川縣農技推廣體系整體服務能力大大提升,也推動了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進程,使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水平逐步提高[3]。

三、劍川縣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成效

自“十二五”以來,劍川縣相關領導人響應國家號召,將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提上日程,劍川縣農業農村局帶領農技推廣機構實現了現代農業科技的推廣目標,使得劍川縣農業得到更好發展[2]。劍川縣農業農村局團結和帶領全縣農業科技工作者,將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將黨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各年的中央1號文件作為建設推廣體系的關鍵原則,將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作為建設推廣體系核心,對劍川縣種植業內部結構進行了不斷調整和優化,不僅全部落實到位,也為增加種植人員收益找到了新途徑,建設出馬鈴薯種薯、雜交包谷制種、高原水稻制種三個種業基地。在提高全縣種植收益的基礎上,對選育、試驗、示范、推廣等工作進行了強化,確保糧食穩定高效發展。另外,隨著現代農業科技的不斷推廣,“扶貧攻堅”工作的開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劍川縣農村經濟呈現出逐年增長趨勢,農民收入得到持續增收的良好態勢。劍川縣農業農村局總投資達189.6萬元,其中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158萬元和地方配套31.6萬元,建設了8個鄉鎮農科站。

四、結語

進行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中需要系統化設計,以及各部門之間的配合,通過政府指導以及市場配置資源推動,實現對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建設、優化和創新,可推動農業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進龍,王祎娜,曹光喬,等.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探索與實踐—以南京市為例[J].中國農機化學報,2020,41(12):223~228.

[2]鐘大森,張昭,焦加國,等.國外農業科技管理與創新體系建設的經驗與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9):30~35.

[3]黨永棟,殷宏元.農業技術推廣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14):60~63.

作者:顏慶珍 單位:云南省大理州劍川縣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