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思考

時間:2022-06-26 08:23:16

導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思考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畜牧養殖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作為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類型,畜牧養殖中的疾病預防一直是業內外人士關注的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畜牧養殖常見的動物疾病類型,其次分析了畜牧養殖常見疾病的誘導因素,最后則對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的詳細策略進行了分析和闡述,也希望能夠為我國動物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創設條件。

關鍵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治;選擇策略

畜牧養殖業在長期的發展中一直致力于提升產品質量,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但是,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類型,畜牧養殖業一直受到動物疾病的影響和侵襲,其不但給畜牧養殖業帶來了安全風險,更是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提升畜牧養殖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降低動物疾病帶來的隱患與風險,本文首先介紹了畜牧養殖中常見的動物疾病的類型。

1畜牧養殖常見動物疾病

畜牧養殖業常見的動物疾病數量繁多,但是從種類上進行區分,其主要可以劃分為寄生蟲疾病以及傳染性疾病兩種類型。1.1寄生蟲寄生蟲疾病是動物常見疾病類型之一,其大多是出現于動物體內的節肢動物以及蠕蟲動物所導致的動物發病。常規條件下,寄生蟲會寄生在宿主身體的腸道內部吸收各種營養物質,但是如果寄生蟲爆發式的生長,其很有可能會嚴重危害動物的健康,同時還可以借由各種傳播途徑引發規模性的傳染,嚴重影響安全生產的同時也阻礙了畜牧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1.2傳染病傳染性疾病也是動物常見疾病類型之一,其具有發病率高、致死率高以及傳播范圍廣的特點。一般來說,傳染性疾病根據傳染類型可以分為病毒傳染以及細菌傳染兩種不同的形式,在畜牧養殖期間,病原體一旦進入到動物體內就會瘋狂繁殖,通過空氣、水等介質傳播后迅速在家畜群體中傳播,影響極其惡劣。

2畜牧養殖常見動物疾病致病因素

從客觀上來看,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不會憑空出現,其必須依賴于某種因素的影響和干預才會出現甚至爆發。結合實際調研情況,筆者認為畜牧養殖常見的動物疾病誘導因素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2.1外部環境因素。外部環境是指動物長期生活的環境,其是直接影響動物生產發育以及機體綜合指標的關鍵。當養殖動物所處的環境不利于其生長以及抵御病菌時,其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的幾率,同時也會導致出現生物生理功能的不適應特征。另外,新陳代謝與外界環境無法順利完成交換也是導致動物疾病發病率較高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外部環境因素的改變特別是退化會導致一部分動物難以適應,從而大大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2.2人為因素。人為因素也是導致動物患病的重要因素類型,當養殖戶的專業素質水平不高、養殖經驗不足、技術落后以及管理不適應等問題發生時,往往會伴有動物疾病發生率上升的問題。首先,養殖設備不齊全是導致畜牧養殖疾病預防工作落實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一些養殖戶對于養殖工作的理解不深入,認為其只需要簡單的設施就可以完成養殖任務,導致養殖環境持續惡化,不利于動物成長的同時也就加重了寄生蟲與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其次,管理不科學的問題也是導致動物疾病致病的主要原因,一些養殖戶在發現動物不健康時選擇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藥品進行治療,甚至隨便選擇用量,導致嚴重影響動物的生長甚至導致動物死亡;最后,管理經驗不足也是人為因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策略分析

畜牧養殖業的發展依賴于動物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為了進一步分析畜牧養殖業動物疾病的控制與預防策略,現就詳細內容分析如下。3.1加強管理的科學性。科學管理在動物疾病的預防與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養殖戶必須加強學習,提升管理意識水平,從而真正實現科學化管理手段。養殖過程中,應該重視預防為主的基本觀念,通過防治結合的基本手段實現動物疾病的控制,預防其出現大面積傳播甚至爆發的情況。制定合理的管理規劃之后,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設計好護理與消毒策略,同時結合動物的生活環境需求進行適當的優化與投資。首先,應該加強消毒工作,做好定期場地的清掃工作;其次,看管好藥品,根據需求選擇適當、適量的藥物;最后,結合飼料的實際需求選擇飼料進行喂食,切勿隨意喂食,否則也會影響動物的疾病抵抗力。3.2加大技術與資金投入。結合當前畜牧養殖業的動物疾病預防現狀來看,大多數養殖戶都存在資金技術投入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該問題,應該加大資金與技術的投入力度,通過保障畜牧養殖動物的疾病預防技術的有效介入來真正降低風險,提升畜牧養殖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通過推廣獸醫技術,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的覆蓋面以及投入資金加設專業的消毒處理設備、實時監控設備等都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動物疾病的出現與傳播。3.3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制度。疾病預防控制制度對于養殖戶的風險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個生產風險較大的行業,養殖行業雖然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也時刻面臨著巨大的生產風險,一旦在范圍內爆發疫情,很有可能會賠的血本無歸。當發現疫苗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的設施和產品不符合安全要求時,必須加強動物預防控制管理的規范化控制,結合相關管理依據予以處罰。最后,在制度建設過程中上層管理領導也要加強基層的巡視,從而實現上行下效的效果,真正將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落實到每一個養殖戶的場地與管理活動當中。3.4提升畜牧養殖戶的專業素質水平。就目前國內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小戶養殖的問題十分普遍。為了提升畜牧養殖戶的專業技術水平,地方政府與企業應該加大資金與技術投入,盡快更新管理設備與預防控制的設備,同時加強定期專業技術培訓等活動,讓畜牧養殖戶切身體會到參與技術培訓的價值與作用,從而加強學習意識,提升自身科學養殖技術水平。這樣一來,養殖戶的技巧可以得到提升,區域性的疾病更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與預防,從而真正實現畜牧養殖業的動物疾病防治工作順利開展,為我國的畜牧養殖業的全面健康發展創設條件。

畜牧養殖業中一旦出現動物疾病,不但嚴重影響畜牧產品質量,同時也會給企業和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損失與打擊。為了更好的提升畜牧養殖業動物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筆者著重分析了畜牧養殖業的動物疾病誘因,同時結合相關理論文獻提出了加強管理科學性、加大資金技術投入以及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制度和提升畜牧養殖戶專業技術水平等多個方面的意見和策略,也希望能夠為我國動物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順利開展創設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健.淺析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的有效技術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17,38(09):69+72.

[2]鐘建全.動物疾病的病因與預防控制策略[J].江西農業,2017(17):40-41.

[3]周鑫.養殖場動物疾病預防與控制方法分析[J].湖北畜牧獸醫,2017,38(03):38-39.

作者:劉成印 單位:山東省東平縣梯門鎮畜牧獸醫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