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環境保護問題思考
時間:2022-11-12 11:43:28
導語:畜牧養殖環境保護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畜牧養殖中對水的影響。在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糞便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養殖人員在畜牧養殖過程中,處理排泄物的措施主要是堆積或者深埋,缺少環保的處理措施。在沒有進行科學處理的情況下,這些排泄物會在降雨時和雨水混合,流入周邊的湖泊或者河流使水質發生變化。此外,排泄物的養分會導致水中的微生物和藻類生長加快,迅速消耗掉水中養分,而水中養分缺失會導致大面積水中生物死亡,最終導致水體惡性變質,失去使用功能[1]。1.2畜牧養殖對空氣的影響。1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會由養殖場排出的粉塵中產生,再由空氣傳播散布到周圍環境中,隨著養殖場不斷擴大,產生的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就會更嚴重,使動物和人類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2畜禽排出的沒有完全消化的飼料,尤其是蛋白質高的飼料,經過空氣發酵后會產生甲胺、硫化氫及氨等有毒氣體,其惡臭會吸引并滋生出大量蚊蠅,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對人類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導致生產出來的畜牧產品得不到預期效果。1.3畜牧養殖中對土壤的影響。畜牧養殖過程中,禽、畜會排放大量的排泄物,由于處理不當,這些排泄物沒有進行科學處理便直接與土壤接觸,會影響土壤的理化性質,使土壤質量下降,不利于生產。有些排泄物一部分可能會被植物或者土壤吸收,但是其他部分可能會永遠保留在土壤中無法分解,最終會破壞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樣化以及土壤的結構,造成土地的永久損傷,并且對生活在這樣環境的人和動物的健康帶來危害[2]。
2畜牧養殖污染環境的原因
2.1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畜牧養殖對環境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我國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都是針對于企業生產或者城市生活等方面,在畜牧養殖導致的環境污染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相對于比較落后。此外,在經濟落后的地方,缺乏人力、物力的支持,無法對養殖企業或者個人進行約束,對畜牧業污染環境沒有相應的科學評價,少數地方并沒有將畜牧業污染環境納入環境保護體系中。還有些地方,即使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流于形式,政策無法得到落實。2.2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畜牧養殖污染問題一直得到不到有效解決,其中較為重要的原因是畜牧養殖人員和政府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對環境污染問題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目前,畜牧業發展中,政府部門和養殖機構都更加注重自身的經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畜牧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對環境的影響,有些部門知道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但是認識不夠全面,無法對養殖場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設計,在養殖過程中很難做到對環境的有效保護,無法對畜牧養殖中產生的糞便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2.3廢棄物大量堆積。現在畜禽養殖場地規模日益漸大,畜禽越來越多,會產生大量的飼料殘渣、糞便等污染物,特別是大規模的養殖廠,糞便和污水不斷產生、堆積,而且大部分的養殖地都選在郊區,畜禽糞便無法用于田地,長時間堆積,導致大部分城市的郊區環境都受到了污染。2.4家禽業的養殖和管理不到位。家禽感染病的病癥復雜,而且擴散范圍迅速,加上很多的小規模養殖戶都分布在居民住宅周邊,比較分散,并且沒有及時處理糞污,不僅威脅到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畜禽也無法健康生長。還有許多水禽養殖戶用動物的糞便作為飼料進行喂養,將帶有病原體的糞便投放到了魚塘中,導致水產質量受到極大的威脅,人們食用過后可能會危及健康[3]。2.5畜牧養殖模式落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畜牧養殖模式相對比較落后。近年來,我國畜牧業在積極發展集約化和規模化養殖模式,但現階段,家庭小規模養殖仍是我國畜牧業的主要現狀,養殖技術水平較低,養殖設備比較落后,沒有專業化的污染治理設備,且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廠沒有對禽畜糞便進行處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
3畜牧養殖中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相關對策
3.1完善健全法律、法規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畜牧養殖過程中保護環境的重要環節。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畜牧養殖中的立法工作,加大對養殖企業、養殖人員的約束力度,應結合畜牧養殖中環境污染的具體情況、污染趨勢,逐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要做到依法管理、嚴格執法。除此之外,還應積極推廣畜牧養殖技術,強化對畜牧養殖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確保科學規范的使用藥物,避免藥物對環境造成影響[4]。3.2強化環境保護意識。要將畜牧養殖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強化從事養殖工作相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依靠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同時采用法律的強制措施對養殖企業和個人的環境污染行為進行約束。3.3完善配套的養殖設施與環境。要想使得畜牧養殖業發展更加規范,需要完善養殖的配套設施。配套適宜的養殖設施可以有效地進行污水處理,從而提高環境保護的效果,對大規模畜牧業生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對廢棄污染物進行排放和處理時,也應同步進行無公害處理,避免污染物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2要嚴格按照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條例,處理畜牧養殖過程中的廢物。要針對當地的地理環境、實際情況對產生的污染物進行科學處理,政府要加大對污染物處理的投入,加強衛生工作人員的培訓,確保處理污染物工作得到落實。3對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的排泄物進行科學合理的回收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3.4選擇合理的畜牧養殖場所作為養殖基地。在選擇畜牧養殖場所時,要以保護環境為原則,科學合理的建立規范化、集約化以及規模化的養殖場所,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以增加畜牧產業為基礎,促進畜牧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3.5完善畜牧養殖生產經營鏈條。要實現環境保護與畜牧養殖生產的完美結合,需要一個完善的經營鏈條,使經營的環節更加順暢,讓畜牧養殖中產生的污染物能夠得到重新利用或者環保處理。可通過對禽畜糞便的循環利用來有效保護環境,如將糞便應用于沼氣和化肥生產等,也可以通過推廣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實現畜牧養殖的環保目標。
4結語
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是未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支撐農村產業升級以及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因此,選擇科學、可持續發展的禽畜養殖方式、降低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至關重要。同時,探究相應的舉措,也是生態環境發展的重要保障。相信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人們更加注重畜牧養殖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并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環保衛生的畜牧養殖方式,提高畜牧養殖水準,促進畜牧養殖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璐.畜牧養殖中環境保護問題的分析[J].中國動物保健,2017,19(4):13-14.
[2]李正來.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分析[J].南方農業,2017,11(24):80-81.
[3]張艾.論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4(12):254-255.
[4]趙金粉,張國銳.淺析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5(12):62.
作者:蔣佳瑋 單位:重慶市長壽區云臺鎮人民政府
- 上一篇:漁業養殖技術培訓質量研究
- 下一篇:畜牧養殖中防疫重要性及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