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對策分析

時間:2022-12-28 11:02:58

導語: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對策分析

[摘要]休閑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是推動我國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工作,美麗鄉村建設需要休閑農業的助力,其能更好地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和經濟結構。休閑農業以度假村、農家樂的方式激活了農村現有的自然資源,有助于我國農村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可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和發展,促進鄉村生態發展和鄉風文明建設。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休閑農業的特點和相關內容,并探討休閑農業如何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關鍵詞]休閑農業;鄉村振興;產業結構;傳統文化;農旅結合

1休閑農業概述

農村經濟的發展一直是我國社會和政府持續關注的問題,發展休閑農業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環節,其通過對農村資源的規劃和改革農業生產過程,增加農業經濟效益,拓寬我國農業發展空間,為我國美麗鄉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休閑農業作為鄉村旅游業的一部分,需因地制宜形成農村生產產業鏈,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改變農村以勞動力和種植業為經濟收入的傳統觀念,要將鄉村打造成符合人民需求的休閑場所,力求休閑農業能成為鄉村的重要經濟支撐。近年來,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導致城市空氣質量下降,現代化景觀單一,人們逐漸將目光轉向農村田園風光,休閑農業由此興起,其不僅滿足了我國城市人民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城市居民的生活壓力[1]。目前,隨著鄉村戰略的實施,我國政府以及相關企業對休閑農業的市場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金支持。我國當前的休閑農業主要是利用不同農村地區的農業景觀和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吸引不同的游客進行觀光,從而提升當地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現階段,我國雖然十分重視休閑農業發展,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我國大部分農村的休閑農業并未根據當地特色進行建設,從而導致我國休閑農業結構單一、品質不高,無法有效吸引游客。此外,我國大部分的休閑農業模式均偏重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費,大多數的娛樂項目品位偏低,無法持續增加農村的經濟收入。

2發展休閑農業的積極意義

休閑農業作為我國鄉村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方向,是一項長期性的復雜任務,應嚴格遵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規則,做到以農民為主體,帶動我國鄉村經濟的轉型,賦予休閑農業積極的發展意義,進而促進我國鄉村經濟發展,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基礎。休閑農業的發展可以有效推動鄉村產業改革,煥發農業生產活力,解放農民勞動力,實現農民收入的增加,推動鄉村生態環境建設。2.1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轉型。我國農村傳統產業主要是種植業,而休閑農業的引進可改變原有產業結構,促進我國農村產業轉型發展。從我國社會的長期發展來看,糧食安全一直是廣大人民持續關注的問題,而休閑農業可使人們通過親身實踐體會糧食的種植過程,讓人們對糧食安全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糧食價格相對于其他產品而言趨于下降,如果持續以種植業為主要經濟收入,會導致我國農業經濟效益逐漸降低,對我國社會的發展會有一定影響。而休閑農業可以帶來除種植業之外的其他增收產業,對鄉村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思路。2.2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生活富裕是實現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而我國城市大部分居民的人均收入普遍較鄉村高,大部分農村種植業由于季節、氣候等因素影響,收入來源多不穩定。因此,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需拓寬農民的經濟收入渠道,以保證農民有持續穩定的收入。農民可在農閑時經營休閑農業,通過自身現有的房屋田地投資休閑產業,從多方面增加個人的經濟收入,從而促使農村脫貧致富。2.3改善生態環境。休閑農業入駐農村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可進一步推動農村居民的生態意識,合理利用鄉村資源,避免過度開發導致鄉村環境被破壞,可使鄉村保持良好的田園風光,改善農村的居住環境,建成生態宜居鄉村。合理協調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矛盾,提升休閑農業的文化內涵對鄉村文明的發展有一定的意義,休閑農業作為鄉村旅游的一部分,需合理發展才能助力鄉村振興[2]。

3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國家政府關注度。現代化休閑農業發展需要巨大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因此,國家需結合不同地區的農業環境和當地的特色文化,頒布適合當地休閑農業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科學合理,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需定期對不同地區的農業建設進行考察,建立資金管理制度,對不同地區經濟建設的相關資金做出具體的規劃,避免出現農村貪污腐敗現象。同時,各地區政府部門應通過媒體、網絡平臺等大力推廣和宣傳農村休閑農業,通過舉辦相關鄉村風采活動,對不同地區的發展項目進行示范。此外,國家和政府還需對農村相關干部的思想進行規范和引導,作為鄉村建設的帶頭人,農村干部需實時更新自身的思想素質,對現代化產業的需求和市場管理理念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促進現代農業和休閑農業發展。對此,政府部門需定期對農村的管理者進行培訓,選拔最具有現代化思維的人員引領農村事業的進步。3.2結合現代化科學技術。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對人類生產生活做出了巨大改變,鄉村振興過程中同樣也需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研究先進的鄉村管理模式和理念,重塑鄉村基層管理系統,保證農村能夠與外界互相聯通。首先,要實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自身的產業結構,加強農村種植業與休閑農業的技術創新,例如,可以引進二維碼技術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優化游客在消費休閑農業旅游項目時的付款方式,提高游客登記個人信息的效率。其次,可利用互聯網制作自身農業旅游APP,把農業景區位置、農業生產過程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呈現在APP中供游客選擇。最后,可將不同項目的優勢和特色體現在互聯網平臺上,為游客選擇休閑項目提供相關的建議和參考,以這樣的方式提升游客對鄉村休閑農業的滿意度。3.3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休閑農業只有結合當地地區的文化背景才能獨立于農業旅游中,任何地區的休閑農業模式均大致相同,想要創立獨具特色的休閑農業,就需依據文化背景打造不可復制的特色品牌,提升不同文化項目的吸引力。首先,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不盡相同,農村最重要的就是田園文化特色,休閑農業中可以采用開辟特色果園、花圃的形式讓游客親自采摘,體會勞動的樂趣;還可將現代化農業工藝打造成不同的農業風俗,如織布機、水車、蓑衣等,激發游客的農村情懷。其次,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自然景觀,如北方的窯洞、南方的山水田園等,這些均可成為休閑農業開發的旅游項目,農村管理者與建設者可以充分發掘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讓游客充分體驗桃花源式的生活,感受與城市不一樣的特色。另外,農村的休閑產業還可以包括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不同的民族服飾以及手工藝品,如竹簍、石鐮等,將農產品注入文化特色,提升農村休閑產業的競爭力。例如,我國北方某農村深入挖掘當地的紅色文化,為游人規劃革命先輩的戰爭道路,促使游人感受我國革命成功的不易,同時為游客提供相應的紀念品,將農產品包裝成具有文化內涵的特色物品,增加休閑農業的旅游價值。3.4促進農旅結合。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旅游業帶動人氣,而旅游業的經濟效益可以通過休閑農業進一步提高,將不同地區的特色休閑農業與當地的旅游業相結合,可以打造當地的文化名牌。因此,相關旅游企業需高度關注農村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深入挖掘不同地區的農業文化遺產以及生態養生價值,在旅游產業鏈中增加休閑農業的旅游項目,把農耕文化和農業的特色工藝與文化旅游的內涵相結合,提升不同農產品的經濟價值。此外,相關旅游企業可以在農村建立特色創業樂園、嘉年華等大型游樂場所,建設農業文化的相關品牌,促進農村旅游業發展,同時帶動鄉村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

4結語

休閑農業作為鄉村新的經濟發展形態,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新的發展動能,休閑農業需按照鄉村振興的主要戰略目標向精品化、規模化、特色化方向發展,從而打造休閑鄉村,延伸鄉村產業鏈,促進鄉村經濟振興。將休閑農業與農村第一和第二產業相結合,促進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可有效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周蕓霖.淺談發展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意義和對策[J].山西農經,2019(2):85-86.

[2]陳奕捷,范子文.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2018北京休閑農業年會紀實[J].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2018(2):51-56.

作者:黃華俊 單位:常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