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漁業發展現狀與策略
時間:2022-01-04 03:55:57
導語:休閑漁業發展現狀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漁業基礎。常德發展淡水休閑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常德北枕長江,南頂湘中,西接黔川,東擁洞庭,被稱為“洞庭魚米鄉”。境內江湖縱橫、塘堰密布、水庫眾多,沅、澧兩水橫貫全境匯入洞庭湖,淡水資源十分豐富[5]。全市水域面積31.2萬hm2,湖泊330多個,其中萬畝以上的有7處,水庫約1200座。作為全國重要的水生動、植物種質資源庫,常德市有水生生物150多種[6],主要經濟魚類40余種,垂釣品種種類繁多,主要有鯽、青魚、草魚、鱖、黃顙魚、鳊、大口鯰等名優水產品,以及甲魚、烏龜等特種水產品。2013年,全市實現水產品總量43.5萬t,漁業產值達52億元,水產品產量和產值均位居湖南省前列。1.2漁區建設。目前,常德市有休閑漁場經營戶200余家,年接待游客56萬余人次,年營業收入達1.5億元。其中,陽南常德紅花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被評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為市內各大漁場經營發展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不少漁區的建設在向多功能生態綠色環??繑n,已建成的漁業休閑中心包括河洲休閑生態園、荷塘月色觀光游覽區、生態蔬菜生產基地、休閑垂釣中心等漁業休閑功能區,其中河洲休閑生態園榮獲湖南省“科技普及基地”稱號,該園在2015年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營業額400多萬元,實現利潤320萬元[7]。具有鮮明漁業特色和楚風民俗的漁樵村,以美麗傳說“劉??抽浴睘楸尘?,充分展現了湖湘地區“漁、樵、耕、讀”的村落生活,獨具韻味。常德市現有濕地公園6處,其中仙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湖區水面54km2,蓄水量14.4億m3,是湘西北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湖區集山、水、林、谷和島于一身,被游客稱為垂釣樂園、濕地典范、旅游勝地[8]。此外,環洞庭湖高效特色休閑漁業區是全省重點建設對象,政府對漁區開展了漁業生態環境修復,組織春季禁漁,增殖放流活動[9-10],大力推進漁區健康發展。1.3發展類型。常德市豐富的淡水資源、悠久的漁業歷史及市民對休閑產品需求日益增加等主客觀條件,使常德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休閑漁業類型。按照目前的經營模式和重點,大致分為養殖垂釣型、休閑垂釣型、生態觀光型、垂釣競技型、節慶旅游型和教育普及型6種[11]。隨著休閑漁業的不斷發展,其活動內容也更加豐富,不同類型交叉結合,新興類型將不斷發掘,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1.4漁業活動。近年來,常德市深入挖掘漁文化內涵,積極拓展漁業功能,由傳統漁業向現代休閑漁業轉變,集養魚、賣魚、食魚、釣魚、賞魚、畫魚和吟魚于一體,舉辦文化攝影和書畫展,開展群眾性釣魚比賽、捕魚節、水產節慶和水產美食等類型多樣的休閑漁業主題活動。特別是2016年舉辦的以“漁樂無極限、相約柳葉湖”為主題的柳葉湖首屆捕魚節暨國際垂釣邀請賽,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垂釣愛好者,這不僅打造了柳葉湖垂釣休閑品牌,還促進了旅游度假區特色休閑產業的發展。精彩紛呈的漁業活動擴大了常德漁業的影響力,增強了休閑漁業的發展后勁。1.5漁具經營。無論哪種類型的垂釣活動都離不開漁具生產經營的支持[12]。據不完全統計,常德市現有釣具店100余家,規模大小不一。小規模釣具店商品種類相對單一,有各自的主打產品,多偏向于專業化。大規模釣具店商品一應俱全,向多元化延伸,出售各式各樣各品牌的釣具釣餌?,F今,越來越多的垂釣者開始注重釣具的便利化、多功能化與精致化,釣具市場潛力巨大[13],但市面商品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創新,同行互相模仿,抄襲泛濫,缺少個性化產品,質量良莠不齊[14]。此外,隨著網店的飛速發展,釣具實體店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一方面網絡銷售不受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實體店在地區內本就存在價格競爭,而網店再插足其中,競爭更加激烈,實體店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拓展新思路,制定銷售策略,突出其優勢。1.6消費人群。垂釣作為一項修身養性、放松身心的休閑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幾乎所有年齡層次和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人員,包括教師、學生、白領、公務員、工人和商人等都對休閑漁業運動感興趣;在休閑垂釣人群構成中,男性比例明顯高于女性,事業單位人員和離退休老人是垂釣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游客的偏好也有所不同。相對來說,老年游客和女性游客更喜歡觀賞江岸的美麗風光,感受漁村淳樸的風俗民情,以觀賞、嘗鮮、垂釣和養生等休閑活動為主。中青年游客和男性游客則更多是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以捕魚、水上運動、垂釣和探險等休閑活動為主。
2存在的問題
休閑漁業方興未艾,不僅常德市,全國各地的休閑漁業都正呈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北京、上海、大連、浙江、山東、福建等地區都是休閑漁業發展的典范[15-16]。如山東省威海市2016年已擁有17個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占全省總數的41%,也是山東省示范基地最多的城市;2015年,漁業游客超過320萬人次,全年休閑漁業及相關產業實現經濟總值130億元,并獲得了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中國休閑漁業之都”稱號[17]。從各數據來看,威海市休閑漁業的發展非常成功,關鍵不單因為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更重要的是威海市了解自身優勢,合理配置資源,大力宣傳,加之有政府的積極引導,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主導的漁業發展格局。與典范省市相比,常德市的休閑漁業,無論是設施、規模還是效益方面都存在差距,必須積極借鑒和學習成功發展的經驗和技術,再結合實際,探尋長足發展之道。目前,常德市休閑漁業發展過程中尚存在以下突出問題:1)整體規劃性不強,基本設施相對落后。嚴格意義上講,常德市的休閑漁業仍處于小、散、弱的初步階段,很多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少,多數漁場各方面難以達到創建標準。2)經營管理不規范。對釣具店、從業人員、經營活動、游客人身安全、飲食衛生等各個方面的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影響了休閑垂釣漁業健康良性發展。另外,由于在部分湖泊上經營餐飲或使用有毒魚餌,水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到生活用水和魚類的質量安全。3)從業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水平相對較低。目前的休閑漁業勞動者多是由從事傳統漁業的漁民轉行而來,缺乏一定的休閑漁業經營、管理、營銷技能和手段。4)旅游形象設計不足,宣傳力度不夠。湖南省內是常德市休閑漁業最主要的客源市場,主要集中于本市及長沙、婁底等地,省外游客量偏低。說明常德市當前的休閑漁業品牌特色不鮮明,知名度不高,難以將市場延伸至省外。
3發展對策
針對常德市休閑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常德市的漁業、環境資源及借鑒國內休閑漁業發展典范省市的經驗,應從以下幾方面提升常德市休閑漁業的發展水平。3.1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從實際出發,結合常德市城鄉建設及旅游業發展規劃,根據常德市地理條件與漁業資源分布情況,統籌規劃,科學論證,推動休閑漁業協調發展。宜在紅旗水庫、龍門水庫等山庫區發展以垂釣、旅游、觀光為主的休閑漁業;在盛產江鮮湖鮮的沅江、澧水、西洞庭湖等沿江沿湖地區,開展網箱垂釣、駕船、滑艇、漁家樂等項目;河洑山、柳葉湖等常德市周邊的風景旅游區,要依托現有水資源,建成集垂釣、觀賞、娛樂、餐飲、捕撈體驗等為一體的休閑漁區。3.2規范休閑漁業基地建設。規范行業管理,提升休閑漁業綜合效益。嚴格按照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創建標準,積極開展省級、市級示范基地創建工作,促進全市休閑漁業基地規范化建設。常德市中小漁場要提高運營水平,逐步擴大規模,向大型漁場靠攏;大漁場要以創建標準示范基地為目標,爭取做到設施完善、配套齊全、內容豐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服務優良、安全保障、衛生達標、制度健全,建成生態、綠色和設備齊全的休閑垂釣場所,滿足消費者的視覺體驗、感官體驗以及精神體驗需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3.3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科技研發工作。政府要積極引導及大力支持水產龍頭企業、漁民專業合作社、健康養殖示范場和良種繁育基地興辦休閑漁業;完善財政支農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使休閑漁業發展有政策指引及資金支持。強化科技研發,以常德市湖南文理學院為重點研發單位,鼓勵全市漁業科研人員和高校學生研究新型綠色環保魚料、魚藥、釣具和釣餌;政府建立相應基地,引進新技術和新品種,激勵創新發展。3.4注重資源養護,保護生態環境。做到發展與保護并重,保持良好的水域生態環境。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禁止發展對環境和資源有嚴重破壞性的項目,尤其要嚴抓在沅江和西洞庭湖等禁漁期內電魚、炸魚和毒魚等行為;引進的垂釣品種要加強管理,嚴防逃入自然水域;引導垂釣者使用環保、安全釣餌,對于釣具釣餌這類小產品的質量問題,相關部門也不能忽視,應加強監管力度,保障休閑漁業的良性發展。3.5加強技術培訓及宣傳力度。對休閑漁業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專業的指導,樹立從業人員良好形象。同時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通過網絡、電視、廣播、戶外廣告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垂釣協會、旅游部門、水產協會積極合作,舉辦以烹飪、品嘗、購物、競技、漁家樂為主的“賞桃花源,捕武陵魚”“柳葉湖捕魚節暨國際垂釣邀請賽”“常德漁文化民俗村”等休閑漁業活動項目,全面推介常德市獨到、特有的產品與服務,傳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漁文化。4小結常德市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厚重的歷史人文景觀,依托常德市優越的資源條件發展現代休閑漁業,不但是漁業發展大勢所趨,也是新形勢下發展常德市經濟切實可行的途徑之一。在休閑漁業發展過程中應注意積極借鑒,充分挖掘,科學規劃,有機統籌,抓住機遇,發揮優勢,揚長避短,以推動和促進常德市休閑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羅思亮 黃春紅 蔣美平 韓婷 劉林艷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
- 上一篇:漁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 下一篇:畜牧養殖厭氧生態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