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養殖業污染概況及防治對策

時間:2022-08-08 09:32:01

導語:洱海養殖業污染概況及防治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洱海養殖業污染概況及防治對策

1洱海流域養殖業污染概況分析

1.1洱源縣畜禽污染現狀

洱源縣是畜禽養殖大縣,畜禽在地區農業經濟結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2016年洱源縣全縣奶牛存欄41101頭,黃牛和水牛存欄52421頭,馬、騾、驢存欄8290匹以上,生豬存欄235167頭,山綿羊存欄109360只,禽存欄487661羽,是一個典型的養殖大縣。而洱源縣緊靠洱海利于,如此大量的動物在飼養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糞便和污水,按奶牛日排糞便31kg、黃牛和水牛日排糞便19kg、馬騾日排糞便19kg、豬日排糞便6kg、羊日排糞便4.5kg、禽日排糞0.1kg測算,全縣畜禽日糞便產生總量5400多t,這些糞污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導致滋生蚊蟲,導致疾病傳播,對農村居民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另外大量的糞便隨著雨水污水進入溝渠河流,畜禽養殖動物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會對水體造成富營養化,對洱海源頭水質造成十分嚴重的污染。

1.2洱海流域養殖業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

近年來,洱海流域地區政府按照“高效、生態、優質、環?!钡默F代畜牧業發展思路,以畜禽養殖污染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為重點,高度重視洱海流域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著力推進畜禽標準化、規?;B殖,全州洱海流域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取得新進展。以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規?;?、生態化養殖為抓手,強化科技支撐,大力實施畜禽糞便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工程,完善對順豐有機肥廠收集處理畜禽糞便的補助機制,鼓勵企業應收盡收,擴大生產規模。從源頭上控制畜禽養殖對洱海污染。在洱海流域扶持發展標準化規模奶牛養殖場(300頭以上)4個、存欄2141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年出欄300頭以上)33個、存欄10571頭。加強圈舍改造、糞污治理及養殖場(戶)沼氣工程建設,提高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目前,改造畜廄8萬m2、糞污處理池1萬m3,沼氣5469口,新希望蝶泉乳業建成1000m3的大型沼氣池1個、順豐肥業建成27m3的小型沼氣池1個;建成畜禽糞便收集站48個、生物有機肥生產廠3個。2016年,收集處理畜禽糞便6.09萬t,極大地緩解了洱海流域養殖污染治理壓力。

2洱海流域養殖業污染防治對策

2.1明確洱海流域養殖范圍和對象

對洱海流域的養殖區域進行科學劃分,將流域主要入湖河流周邊200m,洱海及主要湖庫周邊500m和城市建成區劃定為規?;笄萁B區。禁養區內嚴格禁止新建(改、擴)畜禽養殖場,現有養殖場(戶)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搬遷,手續不全的一律關停取締。關停取締。對于禁養區內已有的生豬(常年存欄5頭以上)、水禽(鵝、鴨常年存欄50羽以上)和牛養殖場全部關停取締,其他畜禽養殖場(肉雞、蛋雞、羊等)若建有污染防治配套設施,或委托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且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的,可以予以保留,否則一律關停取締,并逐漸將禁養區內養殖場向著洱海流域以外地區搬遷。將洱海兩側各500~1000m區域設置成限養區和適度養殖區。這兩個區域內實行總量控制,規范審批程序,養殖場應具有與之配套的糞污處理設施或可以消納糞污的農田,并辦理相關手續。對限養區和適度養殖區內養殖污染嚴重、無糞污處理設施且不具備改造條件的生豬、水禽、牛養殖場一律予以關停取締。

2.2加強宣傳、疏堵結合

各鄉鎮、村要充分認識全鎮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依法依理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認真宣傳《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政策,切實提高廣大農民自覺治理的環保意識。養殖污染治理疏堵結合,對排污達不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養殖場嚴肅處罰,處罰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實施強行關閉。對新、改、擴建養殖場,不履行規范審批程序的視作違章建筑,將予以強制拆除。同時,大力推廣農牧結合、循環利用模式,指導畜禽養殖場清潔生產,鼓勵采取糞肥還田、制造有機肥等方法,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

2.3長效管理、規范養殖

整治工作完成后,各地要加強畜禽養殖的監管,建立畜禽養殖長效監管機制,將監管納入鎮對村的考核范疇,群防群治,形成鎮、行政村、自然村三級監管體系,監管責任層層落實,特別是要加強落實村級監管責任,并建立考核辦法,定期督查考核,形成鎮、村自覺抓畜禽養殖監管的自覺性。嚴格把關審批環節,對適度養殖區內新、改、擴建的養殖場,必須按規定程序辦理實施,建設治污設施或委托他人處理污糞;未通過環評、不滿足動物防疫條件、不符合用地等要求的新、改、擴建畜禽養殖場,一律不得開工建設和生產。一旦出現反彈回潮或者擅自違規建設的畜禽養殖場,堅決予以取締并進行問責。

作者:張曉娟 單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畜牧工作站

參考文獻

[1]徐曉秋.高濃度有機廢水厭氧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與應用現狀[J].應用能源技術,2010,(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