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區柴胡種植技術探討
時間:2022-07-30 08:38:37
導語:高海拔地區柴胡種植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柴胡不僅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保肝作用非常突出,另外還能抗菌消炎、止咳,市場需求量較大,在我國多個省區均有分布。但是隨著野生柴胡采挖量的不斷增長,野生品種數量出現嚴重下降,人工栽培數量有限,導致市場上供需矛盾越發突出。結合卓尼耕地及自然生態環境狀況,探索出一種柴胡種植模式。
柴胡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品種,市場需求量大,主要是以干燥根莖入藥。由于存在不同性狀,有南北柴胡之分,采收時間為春季和秋季。北柴胡長約13cm,粗0.5cm,總體呈現圓錐型,質地較為堅硬,有很大的韌性。南柴胡相較于北柴胡,形狀上呈現圓錐特點,在顏色上主要為棕色、紅棕色,質地相對較軟,韌性不強,易發生折斷。卓尼柴胡莖直立,高40~90cm,上部彎曲多分枝,單葉互生,狹披針形,基生葉和下部葉有長柄,有明顯的平行脈,花小、黃色,形成項生或腋生的復傘形花序。果實為長圓形的雙懸果,具棱脊,熟后褐色。花期7月—9月,果期8月—10月。根直立,有不規則的側根,外皮紅褐色。卓尼柴胡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揮發油、脂肪酸和多糖含量相對較高,有促進免疫、抗肝損傷、抗輻射損傷、抗炎、解熱等功效。卓尼縣柴胡為北柴胡,分布于卓尼縣藏巴哇鎮、洮硯鎮、納浪鎮、木耳鎮、柳林鎮、喀爾欽鎮、扎古錄鎮、阿子灘鎮、完冒鎮、申藏鎮、恰蓋鄉、刀告鄉、勺哇鄉、康多鄉共14個鄉鎮93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2°40′~104°02′,北緯34°10′~35°10′,年種植面積為2667hm2,年產量0.4×104t。
1卓尼縣生態環境
卓尼縣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部,屬高寒陰濕地區,海拔在2000~4920m,氣候寒冷濕潤,年平均氣溫4.6℃,年均降水量580mm,年日照總時數2187h,無霜期在50~148d。境內大部分地區被森林覆蓋,水資源豐富,大氣質量好。
2柴胡選種留種及種子的處理
近年來,卓尼縣高海拔地區在種植柴胡方面取得了很大發展,當地在種植柴胡過程當中主要選擇北柴胡進行種植,為確保柴胡品種質量,必須要重視種子選擇,科學留種,選擇生長旺盛二年生的柴胡進行留種,將其中長勢不良的植株全部剔除,以保證種子質量。在種子成熟后及時進行采收曬干,低溫沙藏儲存。研究發現,常溫條件儲藏的柴胡種子相較于低溫儲存的柴胡種子發芽率不高,而且儲存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柴胡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進行播種,一般3個星期左右便可出苗,為提升發芽率,要科學處理種子。播種前選擇40℃溫水浸泡種子,時間為24h,去除雜質,并根據1∶3的比例把種子和濕潤的細沙均勻的摻在一起,放置在23℃溫度條件下催芽,時間為18d。柴胡種子大部分裂口時,將沙土去除開始播種,可以大幅提高出苗率,保證柴胡出苗整齊,還能提高幼苗抵抗力,減少苗期病蟲害的發生,保證幼苗健康茁壯生長。
3卓尼柴胡種植技術
3.1選地整地
柴胡有著非常強的適應能力,貧瘠地帶也能栽植。柴胡苗期需要在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成株之后耐旱、抗寒能力強,但不易在高溫、澇害多發區域生長。所以卓尼縣高海拔地區種植柴胡過程中,應當首選土層深厚、肥力條件較好,利于排水的優質土壤地帶進行栽植。深耕整地,深度達到35cm,將地塊中的各類雜物全面清除,精細整地,每0.067hm2施入腐熟好的農家肥2000~3000kg。
3.2卓尼高海拔柴胡的種植模式
3.2.1套種小麥與青稞栽植柴胡過程中,可選擇小麥、青稞等農作物套種。種植時,每0.067hm2用4kg種子,用草木灰和細土攪拌均勻,在小麥播種后的田塊表面進行撒播,應連續撒播3次,確保種子撒播均勻。也可在播種小麥出苗階段,當幼苗高3~6cm的時候,每0.067hm2將草木灰或者細土均勻拌好的4kg柴胡種子,在小麥田間進行撒播,之后進行淺鋤與中耕,保證種子充分埋入土中,提高出苗率。3.2.2套種油菜在每年的4月—5月,油菜種子每0.067hm2為1kg,柴胡種子每0.067hm2為4kg,充分拌勻之后,在播種地塊均勻撒播,細耙并壓實,行距25cm,播種深度以2cm為宜。撒播之后覆蓋細土,油菜出苗較快,而且長高的油菜,還能起到良好的遮陽效果,增加土壤濕度,對柴胡出苗有促進作用。油菜成熟及時進行收割,并對柴胡加強管理。
3.3田間管理
3.3.1除草柴胡苗期必須做好除草工作,避免雜草搶奪柴胡營養,導致幼苗生長不良,發現雜草應當及時清除。當柴胡生長至35cm高時,雜草生長量會出現明顯下降,此時根據地塊雜草生長情況合理除草即可。3.3.2施肥柴胡苗出齊后,注意追肥提苗,每0.067hm2施尿素或者磷酸二銨10kg,以利于提苗。第二年春苗高15cm時,每0.067hm2施磷酸二銨25kg,硫酸鉀8kg,利于根快速膨大。3.3.3摘心、除蕾柴胡在肥水條件較好的情況下生長旺盛,秋天開花會消耗大量的營養,減少根的產量。因此7月—8月必須做好摘心除蕾工作,避免出現抽苔開花情況。柴胡生長2年后,在7月前將柴胡地上莖葉全部割除,可以有效促進柴胡產量,需要結籽采種的可以不進行除蕾和割稈。
3.4防治病蟲害
3.4.1病害(1)銹病:該病春夏季節比較多發,主要是由于植株感染真菌所導致,對柴胡的葉片具有較大危害,病害發生初期階段,會有銹色斑點散布在柴胡葉片上,病情不斷發展會波及全株,對柴胡健康生長造成嚴重影響,更甚者導致植株全部死亡。防治過程當中,將地塊當中的病殘枝全部清除,選擇1000倍液25%的粉秀寧噴施防治,間隔8d噴施1次,持續3次,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2)斑腐病:對柴胡葉片造成的危害較為嚴重,發病時有褐色病斑出現在葉片部位,主要表現為暗褐色,呈圓形,病害進一步發展會導致病斑融合,引發植株死亡。防治過程當中可以選擇質量分數50%退菌特1000倍液噴霧防治,7d噴1次,連續噴2~3次。(3)根腐病:該病在5月比較多發,特別是降雨天氣較多,再加上土壤黏重,發病率更高,病害發生于植株根部,病害部位出現腐爛,導致植株死亡,危害極大。防治過程當中,首先將田塊當中的病殘株全部清除,集中銷毀,并重視田塊排水工作,利用生石灰對病株拔除部位進行消毒。3.4.2蟲害(1)蚜蟲:每年多生。應當在遠離寄生植物的地塊種植柴胡,控制和減少蟲源,在地塊兒中設置黃板可以起到良好的誘殺效果,并釋放瓢蟲、食蚜蠅等天敵防治蚜蟲。危害嚴重時,應及時噴藥,可用質量分數10%吡蟲啉4000~6000倍液噴霧,或用5%吡蟲啉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2)黃鳳蝶:7月是其危害盛期,對柴胡的葉片,花蕾造成危害。防治過程當中可以運用質量分數90%敵百蟲8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每10d噴施1次,持續3次,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4采收加工
柴胡一般二年生為佳,平均單產80~120kg/0.067hm2。當10月—11月,植株下側部位葉片出現枯萎時進行采收。采挖時,挖起全株,除去莖葉,抖凈泥土,把根部曬干或烘干即可。每0.067hm2可收種子40kg,柴胡稈250kg,柴胡根超100kg。目前柴胡市場價格為35~40元/kg,每0.067hm2柴胡可收入3500~4000元,經濟效益可觀。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Z].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293.
[2]熊晗暉,蔡光明,黃鶴慧,等.藏柴胡地上部分有效成分提取工藝的研究[J].中南藥學,2007,5(3):214-215.
[3]王斌,遲云超.柴胡的栽培技術[J].人參研究,2008(1):43-45.
作者:馬玉芳 單位:卓尼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 上一篇:油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 下一篇:大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