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分析
時間:2022-02-28 11:52:54
導語: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結合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特點,畢業實習由分散實習調整為集中實習,統一組織安排。將校外實習與校內實訓相結合,所要求的實習環節能夠順利實施,較好地完成畢業實習任務,達到了該課程的畢業要求,滿足了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工程教育
專業認證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為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開設的本科專業,培養從事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地球物理勘探設計與施工、工程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工作的技術人才[1]。該專業需要有扎實的野外工作能力,對于工程施工的現場實踐要求較高[2-4]。往年的畢業實習采用分散實習方式,由各指導教師負責安排學生的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但是,由于目前各生產單位對安全生產要求很高,企業通常不愿意接收大量實習學生,以防出現安全問題,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另一方面,學校每個學生的畢業實習經費低,指導教師普遍反映畢業實習安排的難度很大,使得教學大綱要求的畢業實習實踐內容難以有效實施,導致畢業實習的質量參差不齊。目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正在我國高校深入推進,要求培養的畢業生都要達到畢業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開展畢業實習教學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畢業實習的組織
按照工程專業認證的畢業要求,對原有的教學過程或組織方法進行整改或調整是普遍采用的方法[5-7]。由于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實習采用分散實習的方式總體效果較差,達不到工程教育認證要求,根據對校內外不同專業的調查分析,調整為采用集中實習的辦法。由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負責人統一安排實習過程,根據現有的實習經費條件,合理選擇實習地點,安排實習內容。集中實習的具體組織形式為校外實習與校內實訓相結合。考慮到學生實習經費低,難以支撐遠距離較長時間的畢業實習,適宜在學校周邊地區選擇若干合適的實習單位,掌握勘查行業的社會需求,即了解勘查技術與工程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熟悉企業主要的經營業務范圍,掌握項目施工的基本過程與要求等。在學校內建設實訓基地,針對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相關行業所需的主要施工項目,在實訓基地做好模擬場地,進行實際勘查技能訓練,滿足行業的需求。
二、校外實習基地選擇
考慮到學生實習經費的實際情況,將學校周邊的地區包括淮南市、合肥市、六安市、蚌埠市、淮北市等,作為合適的實習單位所在地區。根據我??辈榧夹g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相對集中的單位,選擇工程勘查單位、地質勘查單位、煤礦企業等作為前往實習的目標地。根據我校與相關單位開展產學研的情況,擬定了幾個單位作為實習基地。地質隊或地質勘探單位,選擇安徽省煤田地質局或安徽省地質礦產調查局所屬地質隊作為合適的實習點,了解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狀況、主要業務、主工項目施工情況等;工程勘查單位選擇安徽省內工程勘查或物探單位,了解工程勘查行業的發展狀況、主要業務、主工項目施工情況等;煤礦企業選擇淮南地區的煤礦,了解所需的地質與勘查技術的發展狀況、主要業務工作內容等。
三、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在校園內建設了地質勘查原位測試基地,場地總體呈梯形,其中南側長120m,北側長70m;南北方向寬70m。利用場地內原有的地貌特點,除保留部分水域面積外,有一少部分在預埋件放置后實施場地的平整。2018年已建成的主要測試功能區包括:地下管線探測區、樁基礎區、靜載荷實驗區、動靜力觸探區、旁壓實驗區、地質災害模擬區、地球物理模型區、鉆機平臺區。這些測試區功能涵蓋了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主要業務范圍,能夠滿足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生的技能實訓要求。
四、畢業實習的實施
我校畢業實習的時間安排在第8學期1—4周,在畢業設計階段之前。今年的畢業實習安排如下。(一)第1周實習1.實習動員會。讓學生掌握畢業實習課程的畢業要求,了解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實習過程的安排與組織、實習日志及實習報告編制要求;對校外實習單位的情況做簡要的介紹;強調安全及組織紀律。2.地質勘查單位實習。實習單位為六安市的安徽省地質礦產調查局313地質隊,以313地質隊所屬的安徽深部鉆探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為主要實習地點。了解鉆探技術的發展狀況、鉆探儀器及設備、鉆進事故處理技術等;了解該地質隊的業務范圍、重點工程項目、鉆探技術研究情況等。3.工程勘查單位實習。實習單位為合肥市的安徽惠州地質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該單位的模擬隧道條件,掌握隧道或井巷條件下的施工環境,常用巷道內物探的施工布置方法;了解該公司的發展情況、業務范圍、工程項目類型、公司產品研發及生產等。4.煤礦企業實習。實習單位為淮南礦業集團顧橋煤礦。了解現代煤礦的環境、工業廣場組成及其功能、生活區布置等;了解顧橋煤礦發展現狀、地質條件、煤礦常用物探技術情況、地質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等。(二)第2—3周實習1.集中實訓:由勘查技術與工程教研室統一安排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實際技能訓練,采用分組形式,每組8—10人。實訓內容包括淺層地震探查、淺層電法探查、地質雷達探查、地下管線探查等。可選擇1—2種探查實訓內容,要求掌握測線布置、儀器操作、數據采集與處理。2.分散實訓:由畢業設計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內容,安排針對性的勘查技術方面的技能實訓,為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三)第4周實習整理實習日志,編寫畢業實習報告并提交。
五、實習效果
今年按照集中實習的組織方式開展畢業實習,將校外實習與校內實訓有機結合起來,克服了實習經費不足的問題,各實習環節能夠順利實施,學生普遍反映收獲頗豐。校外集中實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到相關實習單位親身體會勘查行業的工作環境、企業文化,了解行業的發展狀況,消除了對勘查類行業的一些誤解,提升了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興趣;校內的技能實訓,結合行業的需求情況,充分發揮指導教師及學生的能動性,選擇適當的實訓內容,切實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為畢業設計打好基礎。所有學生的畢業實習內容得到了保障,實習日志及實習報告質量較往年有顯著提升,滿足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畢業實習的要求。六、結束語通過對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實習組織方式的調整,采用集中實習,將校外實習和校內實訓相結合,確保各環節內容順利實施,實現相應的課程目標,達到了畢業實習課程的畢業要求,滿足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榮新,張平松,吳詩勇,等.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地質認識實習的組織與開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9-20.
[2]付茂如,張平松,吳榮新,等.地學專業地球物理類課程課內實驗教學認識[J].高教學刊,2016,(1):95-96.
[3]張華,戴夢雪,方根顯,等.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野外生產實習教學改革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J].高教學刊,2018,(13):125-129.
[4]張浩淼,袁穎,齊旭陽.新時代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人才的前期規劃和自我發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254-255.
[5]呂玉增,丁彥禮,韋柳椰,等.基于目標導向的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實踐課程體系設計[J].高教學刊,2018,(12):120-122.
[6]徐志鋒,熊彬,羅潤林,等.新時期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改革[J].高教學刊,2018,(8):93-95.
[7]孫明月.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日本德島大學創新教育改革探析[J].高教學刊,2019,(2):11-14.
作者:吳榮新 胡雄武 張平松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 上一篇:機械手滑覺檢測與信息處理分析
- 下一篇:會計制度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