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地質勘查企業風險勘查研究

時間:2022-03-18 02:45:01

導語:國內地質勘查企業風險勘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地質勘查企業風險勘查研究

1研究背景

在當前這個客戶需求主導市場趨勢的環境下,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的鎖定并捕捉到它。縱觀眾多成功的企業和公司,它們往往多是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比如推出的《全國地質勘查規劃》,其中進一步確立了企業在商業性勘查中的主體地位,明確了市場在礦產勘查要素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了政府對商業性礦產勘查的宏觀調控和引導,以規范勘查市場行為和改善市場環境,其根本目標是形成促進實現找礦突破的新機制。隨著近來市場體制的改革,地質勘察行業的市場化發展,帶動了企業信息化建設和市場化經營的不斷發展與強化,比如目前中國的走出去資源勘查戰略的實施運用,使得中國的對外勘查業務逐漸形成,并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市場,特別是隨著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當前正處于一個爆發性增長的初期階段,越來越多的地質勘查企業投入到行業市場中。但是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國內地質勘查企業也存在著的一定的風險,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作為出發點來分析,國內地質勘查企業風險勘查投入是資本化還是費用成本化就成為眾多企業所關注的熱點問題。

2投入資本化的必要性

2.1勘查企業資金難題

一般而言,礦產資源項目前期勘探階段投資大,加上周期長,風險高,多數的勘查企業缺乏資本的原始積累,也沒穩定的現金流,據有關調查顯示:我國很多的地質勘查單位多由政府承擔勘查資金和風險,相對來講,每年的投入相對有限,而加拿大等礦產資源大國則要采用設立礦產資源風險勘查板塊,以避免勘探風險,并且最終達到融資目的。但是我國的資本市場中上市交易條件和發行股票條件,對于礦產勘查企業尤其是對于民企來講,門檻太高。因此,我國資本市場需要突破諸多的難題,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雖然我國建立相應的勘查資本市場,但是市場主體相對較少,比如目前多數的勘查企業為事業單位,一旦它要進入資本市場,必須要進行從事業到企業的改制,以此來取得入門證,可見在改制過程中,阻力多,難度大。(2)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同,我國礦產資源為國家所有,由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行使國家用對礦產資源的處置、轉讓、出讓權利,但在實際的轉移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障礙,比如上市企業在交易所注冊時,一定要按照交易所的規則,將礦產轉移到公司,可以由于各省管理轉移必然會有障礙。(3)基本規則制度不完善。目前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必須要建立相應的基本規則制度,如礦業權資產,要通過資產評估及計價,才能交易,但是我國現有市場上卻沒有相關的制定和規定。

2.2勘查資本必要性

勘查與資源開發之間本來就有著必然的、內在的聯系,這里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①物質生產實物形態;②物質生產的價值形態。a.從實物形態來分析,物質在從自然狀態轉化為社會需要產品時,必須要尋找其所存在的空間,進一步探明其賦存條件,從將其從地下開采出來銷售出去,這整個的生產過程,勘查與開采的目的是相同的,并都以市場需求為約束條件,即便是初級勘查公司也要找到相應的制約條件,否則只能破產倒閉。b.從物質價值形態來分析,勘查的投管理方式,一定會受控于礦產生產所能承受的限度,但是一旦超過這個標準,那么礦產資源生產就必然會虧本。以上兩種價值形態,必須要求勘查和開采進行一體化運作,而這個關鍵的聯系點就是勘查投入資本化。

3勘查投入非資本化弊端

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礦產資源勘查主要是以投入非資本化的核算體制為主,簡單來講,就是全部所用勘查所用的地質勘查費,由中央財政部統一撥款,將其作為經費進行運作,在經費用完后,再核銷處理。另外,勘查計劃需要由勘查單位上報,經批準后再由國家計委一層層下達,還有就是勘查的投入與產出從來都沒有進行比較。雖然在計劃經濟體制上,這種非資本投入方式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通過人力、物力、財力的集中,充分地解決了突出問題。但在當前這個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環境下,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為此,其傳統的優點也正成為其缺點,同時這些缺點也是致命性的,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1)礦產勘查作為一種風險投資,其必然具有一定的高風險性,且其高風險性與高效益性相互制約,而正是這種制約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風險的發生,但是非資本化的投入,卻將這種風險控制放棄。比如勘查企業找到資源是重大突破,而找不到則為自然風險,這樣當期全部核銷,這就造成多數企業不惜一切代價去尋找資源。同時,其所造成的投入成本也必然會提高,而且很高,加上其以尋找礦產、資源為中心、為目的,只需要按照計劃去尋找,找到了就算完成任務和目標。但是這種體制下潛在著巨大的危機,具體包括兩點:①雖然能夠找到資源、礦產,但是能否被市場所接受就成為一個考慮的問題;②成本相對太高,這也是市場所無法承受的,這樣,極易成為呆礦,無法得到利用,造成投資的巨大損失。(2)若是投入非資本化,導致礦產企業可以離開勘查單位,而勘查單位也可以離開礦產企業而長期生存,使得兩者之間的機制被割斷,造成我國礦產勘查隊伍的不斷擴張,甚至于無限擴張,雖然經過20多年的改革,仍舊沒有任何的變化,這種現象也正是由于這種體制所造成的,并在此基礎上,造成了一定的能源危機。(3)認識誤區。一些對勘查還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突出表面在以下方面:①勘查投入不足,就疾呼為國家找礦,必須要加大財政投入,而自己卻不想成為投入的主體;②一旦面對危機,國家就應該幫助解決;③國家出錢是理所當然,因為礦產為國家所有,開采資源礦產能夠帶動經濟發展。(4)礦業公司常常進行勘查、開采一體化的項目,一般來說,風險地質勘查投入費用化,弱化了真正的投資額,不能真實反映礦產開采前的投入資金,這樣就會對企業所得稅產生相應的影響,導致礦業項目前期投入費用化出現虧損。另外,一般只有5年的稅務彌補期,由于礦業產業項目從初勘到詳查、再到開采的工作周期較長,同時有些礦業權企業在進行地質勘查工作后會將礦權進行轉讓,這樣一來,大多過了稅務彌補期,大大增加了企業的所得稅負擔。地質找礦作為一種風險性的投資,高收益的同時還伴隨著高風險,而勘查投入非資本化的情況下,上級強調找到礦是一項重大突破,但是找不到礦是一種自然風險,當期全部核銷。在這種情形下,就必然造成工作團隊不惜任何代價去進行找礦作業,大大提高了勘查成本。因此,通過以上問題的分析,要求國內地質勘查企業風險勘查投入應該實施資本化而非費用成本化。

4勘查投入資本化措施

國內地質勘查企業風險勘查投入資本化,必須要加強勘查企業或者單位的改革,終止雙軌制的運行,避免更為嚴重的后果,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加強礦業資源市場的整頓。對于申請商業性勘查的企業,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到工商管理部門進行嚴格的登記注冊,并且要求在勘查過程中的活動投資,必須要實施投入資本化的管理方式,嚴格按照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強化成本核算,進一步規范市場的經營管理,確保市場競爭的公平性與公正性。(2)優化現有的勘查企業。主管部門要對現有的勘查企業及單位進行重新優化組合,組建精干的勘查公司,比如可以以局為單元,以隊為基礎,在經營管理中,以勞務為主,以勘查技術為主,正式改制為企業。(3)實施評估入賬。對于現有的可供可采的儲量以及無法取得的資源,都要實施評估入賬,加強礦產資源的資產管理,同時要求國家和政府不要為企業無償提供地質成果,確保這些勘查企業的與其他的市場主體一樣,通過投入資本化,解決后續問題,充分實現市場的規范化、有序化發展。(4)加強勘查支持。政府要加強對礦產勘查的支持,這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今后一個時期內必須要有所加強,但是必須以維護礦產勘查投入資本化為主導,不能干擾它。

5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礦產資源消費國,我國仍無法主導國際大宗礦產品市場,而投入資本化的實施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一問題,并且促進我國勘查市場的規范化發展。

本文作者:崔霖工作單位:云南銅業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