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在農機監理工作的運用

時間:2022-08-23 10:39:24

導語:計算機在農機監理工作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在農機監理工作的運用

1計算機農機監理工作中的應用

1.1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農產品生產和運輸是農業機械使用的重要標志之一,通過收割機和裝載機完成一系列的工作,目前農副產品可以通過自動化機械完成收割和裝載[1]。農機監理范圍主要體現在操作過程中駕駛人員的技術水平。在機械安全有效的基礎上,要求駕駛人員持證上崗,并且對機械以及持證人員進行定期檢查,可制成網絡資料以方便調查。對發生變動的人員要求其必須進行登記,這樣管理效率才有極大的提高。對于技術和設備的推廣具有積極意義。此外,在對設備的維修監理上,要時刻關注農機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正確維修,以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發揮農機監管的作用。1.2在農機事故統計分析中的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使用人員完成農機操作事故統計。以往這項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由于工作地點分散,且不定期發生,因此工作量大且很難真實記錄。而采用信息技術后,將計算機信息技術與機械相連,機械在發生事故后會自動記錄。這樣在分析機械性能時保證了準確性,也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壓力。目前,針對農機操作,可以具體的記錄事故的發生地、發生時間以及發生的基本過程,給予工作人員和檢查人員正確及時的信息反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還可以根據事故的發生建立數學模型,進而對事故危害和發生進行預測,減少事故的發生率。除此之外,農業設備監理的培訓、財務管理等均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來完成。

2計算機應用在農機監理工作中的意義

2.1有助于農機推廣宣傳。計算機網絡宣傳效果明顯優于線下宣傳,計算機網絡信息流大,傳播范圍廣泛。可以通過專業網點的構建來進行推廣,提高產品的宣傳力度[2]。使農民能夠了解產品性能和優勢。利用計算機技術,也可以使操作人員和監管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與任務,了解農機監管流程,在合理的流程下完成監管任務。與言傳身教相比,更容易獲得監管人員的認可,尤其是在事故的宣傳上,視頻、音頻結合的計算機網絡宣傳方式明顯更具感染力。2.2提供農機監理的規范性。農業機械在應用于農田生產時,出現的問題較多。在以往人工監管過程中,效率低下,且不能及時避免安全隱患。農民自身也缺乏維修能力,一旦出現問題,廠商的售后服務無法跟上。而采用計算機管理方案后,一方面在技術生產上,對生產人員進行監管,及時發現并處理不合格的零件生產,保證了設備的質量。在推廣過程中,可以增加實踐環節,既可以對使用過程進行監管[3]。又可以對肇事逃逸進行監管,保證了設備運行的安全性。2.3節約資源使用,促進管理效率提高。計算機應用于農機監理后,管理人員的數量減少,實現了高效低成本的管理手段。在以往的管理中,工作人員的操作量大,運動量大,而計算機則將其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極大了節約了勞動力。計算機對于農機問題的監管效果要明顯高于人工監管,通過計算機與農業機械的連接,使管理人員第一時間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使其朝著高效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采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農機監理后,工作人員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致力于科研,有助于設備性能的進一步提升[4]。

3總結

綜上所述,計算機技術應用于農機監理中是必要的,提高了農機監理效率。有助于相關部門制定合理的監理計劃,并實施規劃。農機監理也是農業安全快速發展的基礎,在當前的農機監理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根本問題在于計算機技術與農機監理工作的結合。在結合過程中,網絡自身具有一定的風險,消除網絡風險是監理部門的基本目標。要求其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培訓專業人才,推廣農機監理工作以及計算機在農機監理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艾賽都拉•阿不都卡德爾.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1):52.

[2]吳小偉,陳新華,武文娟,等.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34(5):217-223+264.

[3]汪冰清.加強農機化與信息化融合的對策與建議[J].江蘇農機化,2013(2):42-44.

[4]于禎哉,王信友,黨靜.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機監理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7,48(5):46-47.

作者:張凡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