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1 10:24:00

導語:計算機網絡教學方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網絡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摘要計算機網絡是信息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教學難度大。本文從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方面做了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理論;實踐

1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課程成為高校很多專業的必修課程。由于計算機網絡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同時變化和發展較快,新知識層出不窮,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教給學生基本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對廣大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里以我校信息類專業計算機網絡的教學方法與大家探討。

2確定網絡協議為教學重點

計算機網絡是我校信息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屬于必修課,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以前,已經學習了C語言,數據結構等課程。

現在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很多時候已經融為一體,所以講網絡原理離不開一些通信知識的介紹,考慮到學生已經學過通信原理之類的課程,對通信知識只需要做簡單的復習即可;網絡安全現在非常重要,考慮到電子通信專業主要是使用網絡,網絡安全不是重點,而計算機專業有專門的網絡安全課程,所以對網絡安全的講解也是介紹性質。這樣,課程的重點自然就是網絡協議了。

3通過實例講解網絡協議

網絡協議是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往往是老師講起來費勁,學生學起來吃力,慢慢地有些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學生雖然天天使用網絡,但對網絡底層發生的事情知之甚少,所以必須用比較直觀的方式來將枯燥的協議數據展現在學生面前。

為了解決上面提出的問題,我們在研究網絡數據包的偵聽技術的基礎上,專門設計了一個網絡通信分析與演示系統。該系統通過截獲網絡上傳送的數據包,按照網絡協議的層次將每層的二進制數據取出,同時有ASCII碼的翻譯以及相應的文字說明。通過分析每層協議的二進制數據,就可以清楚地講述網絡協議中的每個字節或者二進制位,ASCII碼的翻譯主要用于講解應用層協議。通過直觀的演示,學生的概念清楚了。該系統不僅可以分析單個的網絡數據包,還可以根據用戶要求提取一次完整的網絡通信過程中的所有數據包進行分析,這樣學生就對網絡通信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同時對TCP/IP協議體系中高層協議與低層協議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下面對軟件運行情況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當用戶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http://后,為了找到sohu主頁并與之通訊,瀏覽器與服務器交換了許多數據,我們將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以后,就能再現出通信的全過程。通信過程的詳細分析請看參考文獻[4],這里只給出通信過程分析的最后兩步,圖1是對TCP連接的第三次握手的數據的分析,圖2是對HTTP請求數據的分析。4讓學生動手編寫程序

由于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網絡以前,已經學習了C語言,數據結構等課程,因此,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編寫程序,以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講網卡時,要求學生利用Winpcap開發包列舉出計算機上的所有網卡的相關信息;在講解分布式進程通信時,要求學生自己編寫程序實現一個簡單的客戶/服務器系統,該系統通過socket實現,只要能在客戶機和服務器之間交換信息就行,不需要其它的復雜功能。在所有的這些編程作業中,一定要把握好題目的深度和廣度,一般來說,只需要達到通過編程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即可,難度較大的問題或者綜合性的問題可以等到課程設計時加以解決。

5通過網絡學習網絡

計算機網絡最大的特點就是協議較多,而且更新很快。我們在課堂上不可能講解所有的協議,同時也不能保證我們講解的協議將來不被其它協議替代。因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教師,關鍵的任務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暫時還沒有采用英文教材,但網絡方面的很多第一手資料都是英文的,教材不可能年年翻新,但知識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有些內容教材上講的原理雖然不錯,但具體內容可能已經不是最新的了。這一點在網絡協議方面體現特別明顯,所以我們在講解協議的時候,可以和學生一起查找RFC文檔,了解最新的進展,同時對課本沒有提及的協議,如果有必要,可以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查找RFC文檔,同時對協議的關鍵部分,例如協議的格式,與其它協議的關系等給出相應的中文翻譯。

6注重實驗

要真正掌握計算機網絡,除了學習網絡協議等理論基礎知識,動手編寫程序加深對協議的理解外,還有一點也不可忽視,那就是實際組網能力的培養。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因為他們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動手能力,所以有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這門課程。但是本科生的課程體系由于理論課很多,目前沒有安排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這門課程。大多數本科生將來都是在第一線從事具體工作,實際組網能力非常重要;即使對于少數將來從事計算機網絡的理論研究的學生來說,如果沒有基本的動手能力,對網絡的理解必將受到限制。所以,實驗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由于學時所限,實驗內容安排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重點。我們安排了六個實驗,分別是交換機的基本配置,虛擬局域網,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路由協議RIP和OSPF,防火墻,服務器配置。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要求學生實驗前在模擬軟件上了解實驗的基本內容。同時每個實驗都有一部分要求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問題,通過這種方法來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實驗內容,也避免部分學生不動腦筋,對照實驗教材像操作工一樣機械地完成任務。對于其它實驗,例如網線的制作等,我們提供詳細的電子指導文檔,讓學生自己了解,在生產實習等實踐環節再具體操作。

7總結

本文針對信息類專業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教學方法的研究永無止境,以上只是我們的一家之見,肯定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此提出只是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功宜.計算機網絡[M],第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謝希仁.計算機網絡[M],第4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W.RichardStevens.TCP/IP詳解卷1:協議[M],范建華,胥光輝,張濤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4]曾愛國,賀敏偉.網絡通信過程研究[J],電腦學習,2006,(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