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系統在職業生涯的應用

時間:2022-08-23 09:24:58

導語:計算機系統在職業生涯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系統在職業生涯的應用

摘要:通過一家高科技公司為滿足人力資源管理而進行的系統開發實踐發現,傳統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的一些局限性承待突破,在對于人才競爭日益激烈。新理念新技術不斷涌現的今天,員工職業生涯計算機管理系統將更有可能幫助企業實現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詞:計算機工程;職業生涯;人力資源

1引言

傳統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主要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及其他管理者的角度為主要出發點,而作為企業重要資源的人力資源即員工的需求雖然也為其所重視,但并非其焦點。員工更多的是作為系統的管理對象而存在。例如,人事信息管理是所有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基礎功能,有關員工的多種信息被收集儲存形成數據以供查詢、分析等。通常員工的興趣愛好也是企業所收集儲存的人事信息的一種,但當員工有需求來查詢同事中有多少有某一種興趣愛好以幫助其組織興趣小組時,往往可能會發現系統中的此類信息殘缺不全。正因為從人力資源管理及企業管理的角度為出發點,員工的學歷、職業經歷等信息往往是必需得以管理的信息。在收集時這些是員工的必填項,而興趣愛好等多數情況下可能是可填可不填的一個選項。系統的出發點實質上即是一種評判標準,這個標準通過影響系統開發時的各種選擇和決策來對系統進行塑造。傳統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其主要的出發點決定了其架構、功能、數據等等方面以滿足管理的需求為主,而對于其他的需求只能予以不同程度的兼顧。

2目標

傳統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主要針對的是人力資源專職管理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需求,圍繞相關管理職能的操作過程進行功能的設計、流程的信息化以及數據的采集。因此雖然在企業建立系統時可能具有不同的目標或期望,但其實質的作用是使得操作流程的計算機化。從而優化相應操作流程,提高執行效率。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通過保留、發展、支持和激勵員工,從而實現組織績效。系統的更多是提供記錄、存儲、分享等支持作用。一些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雖然也提供強大豐富的分析報告功能,但在數據并不全面的情況下,這些功能對于企業的價值而言將極為有限。考慮系統建設需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越來越昂貴的投入,應用傳統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并未成為企業的普遍選擇則是一個正常現象。盡管人才及人才管理越來越成為企業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3建立開放伸展的系統

人們的注意力早已成為競相爭奪的寶貴資源。只要我們能讓人們把關注點放在某樣東西上,比如一個想法、一個人、一件事等,就會讓這件事顯得比之前更加重要(Robert.Cialdini)。作為以支持員工發展和實現高績效為目標的系統,如果不能獲得員工的注意力,即保持對于員工眼球的吸引,那么其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影響員工職業生涯的發展因素多種多樣,包括員工的個人因素、所任職企業相關因素以及工作及職場以外的環境因素等。為有效支持員工漫長職業生涯的發展,系統需要所需要涵蓋的員工的需求相關的因素更加廣泛。根據吉爾伯特行為工程模型(ThomasFGilberto)指出,影響員工績效有個人因素及企業內環境因素,圖1說明了這些因素及其不同的因子和類型。不難發現一些因子的管理,如目標、標準、流程、福利等等,對于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而言能夠而且易于管理,傳統的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已經提供了多種的解決方案。但另外一些因子,如管理技能、工作偏好、特質等則系統難以管理甚至被認為是不可由系統進行管理。傳統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相對封閉性,使之對于工作之外以及企業外部的因素未能,也無法進行有效管理,但不可否認這些因素對員工職業生涯的順利的成功發展及其績效的表現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缺失對于工作之外以及企業外部的相關因素的涵蓋,將使員工發展及績效實現的支持被削弱,甚至導致人才的流失從而使得員工在本企業的職業發展中斷,所積累的在本企業的資源毀于一旦,對于個人或企業造成損失。但是相較于工作相關以及企業內部的因素而言,工作之外及企業外部的因素以傳統系統圍繞企業管理流程進行開發的方式則同樣難以涵蓋,而新的系統需要突破這些困難。對于所面對的困難,我們可以借鑒已經在其他行業成功實踐的新理念和新技術。向員工提供有效的支持,正如向客戶進行精準營銷,需要建立在對于員工的了解基礎之上,因此系統需要有能力盡可能多地捕捉和歸集員工的相關信息。而只有員工與系統進行互動,并且是盡可能多的互動,信息才會在系統中產生并有被歸集的可能。為了促進員工與系統的交互,除了員工履職相關因素外,系統需要提供更多以滿足員工多方面的需求,包括員工未來的需求、員工生活的需求等等,而這些需求的了解或滿足將引導系統向必要的領域伸展,從而實現對于個體的了解和全面的支持。對于員工未來的需求,作為一種嘗試,員工職業生涯計算機管理系統引入了一些不同種類的培訓信息、微課程提要、講座信息等,這些信息并非完整的培訓課程,但由于其不斷保持更新推送,有力吸引員工的注意力,同時系統設計了相應功能以收集員工與這些信息的互動,這些數據顯示了哪些信息受到員工的關注以及關注的程度。同時相應的,在培訓管理功能中,提供員工隨時提交培訓意向的途徑,使得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從培訓發展的角度分析員工對于未來的需求。依據這樣的方法,在有利于對于員工了解以有效的支持員工發展的條件下,還可以不斷引入相應的資訊,創造不同的事件,以吸引增加與系統進行互動。對于員工生活的需求,通過建立員工服務平臺,我們不僅接入了企業所提供的各類后勤服務,如通勤班車、住宿服務、餐食服務等,并且向合格的外部服務及商品供應商開放,為員工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同時,也成為企業福利發放及實施員工獎勵的一個實施途徑。而員工生活的需求正是將系統向工作之外企業之外,如員工的家庭,延伸的有效途徑。在系統歸集了多種多樣的相當數量的數據后,大數據的分析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對于員工的了解,正如其幫助商家實現比客戶更了解客戶那樣。對于企業而言,借助這種技術和職業生涯計算機管理系統及其所接入各類系統所歸集的數據,我們可以實現為人才“畫像”,而這正是進行有效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條件。

4結語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持續的人才保留和發展。傳統的人力資源計算機管理系統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流程的執行效率,而這對于企業人才的價值十分有限。而員工職業生涯管理以員工,即人力資源為中心,通過與員工的全面溝通實現對于員工的深入了解,這為企業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而隨著探索和發展,相信員工職業生涯計算機管理系統必將不斷發展,為人才和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龍立榮,方俐洛,凌文輇.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及效果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2(04):61-67.

[2]陳璧輝.職業生涯理論述評[J].應用心理學,2003(02):60-63.

[3]龍立榮,方俐洛,凌文輇.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發展趨勢[J].心理學動態,2001(04):347-351.

[4]宋君卿,王鑒忠.職業生涯管理理論歷史演進和發展趨勢[J].生產力研究,2008(23):129-131.

[5]陳建武.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培訓與績效管理[J].人才資源開發,2005(12):75-76.

[6]李英娟.當前企業職業生涯管理實踐狀況及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4.

[7]王倩,張麗欣.國內外職業生涯發展研究述評[J].價值工程,2010,29(10):236-237.

[8]姜真,劉琴琴.職業生涯管理系統的設計[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1):50-53.

作者:李元 單位:菲尼薩光電通訊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