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格式:論文寫作中的選題(二)
時間:2022-10-15 03:42:00
導語:論文的格式:論文寫作中的選題(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4、怎樣才能確立論點?
論點是論文中核心的、本質的東西,是由論文中所有的思想、材料集中而成的產物。論點是作者的研究成果,在文章中它應該是鮮明的肯定句。論點應是有價之說。要有價值,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論點要正確。論點要準確而科學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提示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論點必須符合實際,尊重事實,論點正確才能以理服人。
論點的價值還在于論點有新意,不是重復他人的觀點,不同于別人的做法,有自己的經驗。胡雁等人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撰寫了“關于護士長領導方式與護士工作效率的研究”一文,很有見解。
論文大意如下:作者對上海市8所三級甲等醫院的48名護士長和292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以研究護士長領導方式與護士的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
護士的工作效率用護士的組織凝聚力、護理工作業績、工作滿意度來衡量。結果表明:護士長的主要領導方式是“榜樣作用”和“煥發民心”;護士長的“激勵作用”是提高護士的組織凝聚力、工作滿意度的重要領導方式;護士長是否能夠“挑戰工作過程”是影響護士工作業績的重要因素;“煥發民心”與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呈高度相關。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對三級甲等醫院的護理管理者提出以下原則為基礎的護理管理與領導模式:
①護理管理者應該把握現代管理發展方向和趨勢,通過積極學習現代管理理論,并按管理規律實施護理領導,以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士氣和護理工作質量。
②護理管理者應善于激勵護士工作熱情,善于授權,并敢于創新,迎接護理工作中的挑戰。
③人本主義的管理原則是我國護理管理應該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對今后的類似研究,還作出以下建議:
①進一步發展測評護士工作業績的量表,使之更加客觀化。
②對基層、中層、高層護理管理人員的領導行為作進一步的因子分析。
③通過對護士長進行護理管理學的專題培訓,再縱向調查護士長的領導方式與護士的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以進一步探索變革型領導方式對護理管理的作用。
論點的新意有時會體現在細微之處。王憬在“握住我的手,和我一起做深呼吸---手術室護理的一點體會”文中寫到:"患者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手術,常會因過度緊張影響手術效果。如何使他們擺脫焦慮、恐懼心理的困擾,在坦然、平靜的心情睛接受手術治療呢?把握患者的手,讓他們和我共同做深呼吸,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這是發生在手術室里的兩件小事給我的啟示。
那時我風早麻醉科工作,有一個年輕病人做闌尾切除手術。當時,麻醉效果很好,可他還是不安,他的手不停地攥緊又松開,血壓也漸漸升高。我讓他別緊張,放松一點。他卻用期待的目光望著我,下決心似地說:“握住我的手吧!”當時嚇了我一跳,怎么也想不到他會提這樣的要求,以為是自己聽錯了。“握住我的手吧!”他又說了一遍。看著他那只血管暴起、石頭也能捏碎的手,我不由自主地把手藏在了身后:“對不起,我很忙,你做深呼吸吧。”
他真的做起了深呼吸,不過只是急促地、淺淺地呼吸了幾下,沒有什么效果。這時,我已經捏捏地走開了。事隔不久我的好朋友來做剖宮產。手術剛剛開始她便不安起來,“握住我的手吧!”她也這樣說,我色爽快地答應了。手和手握在一起的時候,她平靜下來。握手竟有這么神奇的作用,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胎兒娩出時,她呼吸急促,“別怕,做做深呼吸。”她也是淺淺地呼吸了兩下。突然間我醒悟到,在這種情況下,她已經不知道怎樣做深呼吸了。
“來,和我一起做深呼吸。呼--,吸---,呼---......"呼吸調整效果很好,手術極為順利。在意識清醒狀態下手術時,許多患者除具有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外,還會出現依賴心理增強的現象,表現為行為的奶化、情緒的幼稚,有時還會出現“童心復萌”的表現。他們會象孩子尋求安慰一樣要求護理人員握住他們的手,這是巨大的心理壓力下表現出來的強烈的安全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名手術室的護士,就要以病人為中心,正確理解手術病人的心理變化,滿足他們的需求。握住病的手,這一簡單的動作、無聲的體態語言,讓病人體會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和體貼,使他們有溫暖、親切的感覺,產生安全感,從而緩解了緊張的情緒。論點的新意,是作者要刻意追求的目標。創新是確立論點的起點和歸宿。
5、如何提高選題的能力
當我們褒獎一個成功的作者時,總是說:“他會選題”。當我們仔細分析他們的成功的因素時,就會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是有敏感的選題意識,以及強烈的求識欲望。意識,在心理學上指自覺的心理活動,即人對客觀現實的自覺反映。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接觸、感覺許多客觀存在的事物。如果意識到這種存在,就能進行思維、解釋。
如果缺乏選題意識,就無法感覺到論題的存在。正像有的人工作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有影響的醫院,或很有特色的專業科室,卻苦惱“沒什么可寫”。因此,增強選題意識是選題的始動因素。選題意識是對論題的一種自覺地萌發,一種本能的直覺。它不可能僅是外在壓力的結果,而必須通過個人內心修養而成。
現在很多單位將有無,甚至確定在什么刊物上發表作為評定技術職稱的“硬件”之一。這雖然可以將一些人推到論文寫作的隊伍中,但也應看到,有的作者對此產生了盲目性,以為學術論文是可以一揮而就的,忽視了這種特殊文體,在選題上需要有一定的時機。
這個時機是當問題出現的后,作者能發現問題,并經過思考以“為什么”的形式提出來。論題不是因為寫文章才產生的,它是由問題上升而來的。意識到論題才有文可寫。羅莎莉等人在工作中發現,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股動脈穿刺處加壓包扎的時間過長,病長深感不適,經過研究,他們報告了研究成果: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廣泛用于中晚期肝臟腫瘤的治療,術后股動脈穿刺處出血為其主要并發癥,為防止出血的發生,常規采用寬膠布加壓包扎24H。加壓包扎可致局部皮膚損傷,并有術肢麻木不適感,嚴重者可發生下肢血栓形成。
為探討合適的加壓包扎時間,以減少皮膚并發平、增加病人舒適感,將180例住院的肝癌病人在566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隨機分為三組,分別用寬膠布加壓包扎股動脈穿刺處24H、10H、6H的觀察發現:
隨加壓包扎時間的縮短,皮膚損傷發生紡明顯降低(P〈0.01),術肢麻木不適感明顯減少(P<0.01),而穿刺處出血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
結論:肝動脈化陪栓塞術后股動脈穿刺處加壓包扎6H即可達到止血目的,且皮膚損傷率明顯降低,病人舒適感增加。
選題能力的提高還源于不斷地學習、求知。凡認認真真做學問的人都有刻苦學習的經歷。有人說,21世紀,學習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因為,以加速度更新的知識告訴人們,學習與工作已經來不及分階段進行了,學習是工作的開始,而工作的人別無選擇的是終身教育。面對撲面而來的新知識和不斷變化的生存環境,”充電“成為每個人的必須。在護理實踐中,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論題則要由主觀意識才形成,而終身的學習是提高主觀敏感性的不可逾越的路徑。
6、選題有靈感嗎?
靈感“是文藝、科學活動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緒高漲而突然表現出來的創造能力”。創作者在豐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醞釀思考的緊張階段,由于有關事物的啟發,促使創造活動中所探索的重要環節得到明確解決,一般稱為獲得靈感。嚴肅勤右的勞動態度和負責精神,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知識積累,深厚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技巧的掌握,是獲得靈感的前提。
從《辭海》關于靈感的釋義中,已經不難理解,靈感是有的,但靈感不會從天而降。靈感是一種自覺的萌發,一種本能的矗覺。靈感是有機遇的。清朝人趙翼說,“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不承認靈感、機遇,不是唯物主義者,但面對靈感、機遇,不是消極等待,應是積極創造。
靈感要以知識為基礎。知識是信息的系統化,有豐富的信息,再經過系統化可以成為論題。孤陋寡聞者,不會有靈感。我曾收到朋友來信說,經過學習寫作知識、選題方法,他們成立了科研小組,現在不是沒有課題可做,而是課題多的沒時間去做。
可見,有知識,才會有靈感。
靈感要有實踐為基礎。毛澤愛同志說過“一發真知者是從矗接經驗發源的”。
護理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是豐富多彩的,實踐中矛盾的現象、操作中“不順手”的地方,都可能成為論題。實踐是靈感的搖籃,做一個實踐中的有心人,那么靈感就會伴隨而至。
靈感靠創造性思維促發。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開放性的思維方式,它的特點是另辟蹊徑,而不是循規蹈矩;是創新,不是重復;是借鑒;不是模仿;是拿過來,而不是靠上去。
總之,選題有靈感,選題需要靈感,而只有勤奮之后才有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