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指紋問題分析

時間:2022-07-27 02:58:57

導語:司法鑒定指紋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鑒定指紋問題分析

摘要:捺指紋是保證文件真實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十分常用。但在司法實踐過程中,鑒定人員經常會遇到指紋殘缺、模糊、特征不全等實際情況,導致不具備鑒定條件。針對這一實際情況,結合司法實踐經驗認為當事人在捺指紋時要注意捺印的方式、捺印的條件、捺印的方法及文件的保存等問題。注意這些問題,不但能夠保證文件的有效性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還能規避某些不必要的風險的存在。

關鍵詞:司法鑒定;指紋鑒定;捺印;對策

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是個人又還是公司等法人實體都會有文件往來。一般來說,只要有文件簽署,就會有捺指紋這樣的環節,這也是中國長期以來保證文件真偽的重要手段。指紋的特征,有的屬于種類特征,有的屬于個別特征,只有這兩類特征的條件良好才具備鑒定條件。但在我們的司法鑒定過程中,經常會碰到指紋紋路不清晰、有缺損、紋面迷糊、個別特征缺失等情況,很多時都是由于當事人捺指紋不注意造成的。對于這種疑難的指紋,經常需要多次提取指紋樣本,但是提取的樣本次數太多,送檢的單位或者當事人往往不理解,甚至出現當事人不配合的情況。這就讓我們對當事人如何捺指紋這一問題有了一定的思考。如果當事人在捺指紋時能注意一些主要的問題,既能夠保證文件的有效性,同時還能為發生糾紛時的指紋鑒定提供良好的鑒定條件。在此,筆者主要結合司法鑒定實踐經驗,談捺指紋時應注意的幾個常見的問題。

一、司法鑒定過程中常見的幾種指紋問

題在司法鑒定過程中,許多指紋無法進行鑒定主要是條件不具備。鑒定人員面臨的常見的問題主要有如下三種:指紋殘缺。一些指紋面積過小,沒有中心區,也沒有三角區,有些是因為捺印造成的,有的則是在文件保管的過程中指紋面受到損毀造成的。指紋殘缺是非常常見的情形,這樣的條件導致鑒定無法進行。指紋模糊。一些檢材上的指紋模糊不清,常見的原因是受到潮濕環境的影響或者液體的浸泡。當然有的則是因為年代太久遠,指紋中的色料發生了洇散或者紙張纖維發生了變化造成指紋模糊。指紋變形。有些指紋發生了變形,表現為紋路變形,直紋面曲張等。這些大部分是因為捺印時當事人不注意造成的。或者是由于捺印時手指表面蘸有其他物質造成的。這也是比較常見的問題。上面介紹的這幾種情況都是指紋鑒定人員經常遇見的情形,它們都能給指紋鑒定帶來麻煩。

二、捺指紋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從司法鑒定的角度來說,捺指紋的當事人正確認知捺指紋這件事情,掌握正確的捺印方式,是規避不必要風險的重要途徑。(一)捺指紋時要注意正確的捺印方式。很多人對捺指紋缺乏了解,認為捺指紋無非就是用手指蘸上紅色墨水,然后在紙張上“畫押”而已。事實上并非如此。我們在鑒定中發現,很多指紋不具備鑒定的條件就是因為捺印的方式不對造成的。不正確的捺印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蘸的墨水太多。有的人在手指上蘸上的很多的墨水,捺印時在紙張上留下的指紋墨水過多,導致紋路不清晰,有的甚至看不出紋路;二是捺印時用力過重。很多人在手指蘸上墨水后,捺印時用力很重,導致手指面的墨水受到擠壓,從而造成紋路之間墨水相互滲透,導致紋路不清晰;三是在捺指紋時手指發生了滑動,也就是在蓋手印時手指在離開紙面的一瞬間發生了移動,從而導致紋路變形。這三種不正確的捺印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最為常見,它們給指紋本身造成的損害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捺指紋時,當事人要特別注意這幾個要點:蘸的墨水要適度,不能太多;捺印時的力度也要適中,不要用力過猛;捺印時手指盡量保持平穩,不要發生抖動,以免造成紋路變形。如果不注意這些問題,一旦今后發生糾紛,可能就會因為指紋不具備鑒定的條件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二)捺指紋的環境條件問題。捺指紋時需要有良好的客觀條件,這些客觀條件包括文件下面有襯墊物、襯墊物平整、文件自身表面整潔等等。有的人在簽署完文件后,不注重這些問題,造成指紋不具備鑒定條件。常見的問題主要有:一是襯墊物缺失,尤其是對于那些只有一兩頁的薄份文件而言,如果沒有必要的襯墊物,捺印時往往造成紋路不完整或者指紋面不完整,形成一些指紋面的空白地帶。二是襯墊物不平整,有的人在捺指紋時,文件下面的襯墊物是凹凸不平的桌子或者石塊,在這樣的襯墊物上進行捺印,效果是不很理想的,因為非常容易導致捺出來的指紋不清晰或者有缺損。除了這兩個問題,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是當事雙方在簽訂文件時,捺指紋時是在移動的車輛上進行,如果車輛比較顛簸,就會給捺印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導致留下的指紋變形或者不完整。這些情況客觀上要求當事人在捺指紋時,一方面要保證捺印部位的下面要有平整的襯墊物,理想的襯墊物就是比較厚的書籍或者平整的桌面;另一方面盡量不要在不平整或者移動的物體上進行捺印,比如在顛簸的車輛上。實際上,簽署文件后蓋公章時也是這個道理,凡是需要蓋印的部位,都應當保持表面的干凈整潔,同時也要注意下面有適合捺印的襯墊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避免今后一旦發生糾紛出現不具備鑒定條件的情形。(三)捺指紋時要注意指紋捺印的部位。指紋鑒定中常見的指紋缺失、特征不全等情況基本上是由于當事人捺印時不規范造成的。有的人捺指紋時只用手指的一小部分面積甚至側面或者指尖部位蘸墨,然后進行捺印。這種捺印方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缺乏指紋中心區,同時還造成個體特征不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手指螺紋為中心,蘸上墨水后盡量較大面積地接觸紙面,這樣捺出來的指紋既有中心區也有三角區,質量最好。當然也要特別注意手指不要蘸有其他物質,否則會影響紋路。例如在蘸印泥時,有些固態的印泥會蘸到手指上,如果繼續捺指紋的話,就會將固態的印泥都捺上去,可能會掩蓋指紋紋路或者導致紋路變形。(四)捺指紋后要注意對文件進行正確的保存。文件的保存是簽署文件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決定了文件的保存“壽命”。從我們多年來的司法鑒定實踐中,我們發現不少文書中很多指紋之所以無法進行鑒定,是因為保存不善導致的。常見的保存不妥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保存的環境不行,例如環境潮濕導致指紋久而久之變得不清晰,還有就是過于干燥的環境導致指紋色料發生了改變甚至褪色;其次是保存的方式問題,很多捺有指紋的文件當事人直接折疊保存,有時候可能將指紋部分進行了折疊導致紋路不清晰甚至出現損壞,對于南方地區來說,我們碰到的指紋無法鑒定的最多的就是因為潮濕環境對指紋造成的損害,例如發生了洇散。所謂洇散,就是紙張由于長期接觸潮濕的環境,纖維受潮導致指紋中的色料擴散,從而使指紋變得模糊不清。因此,對于當事人來說,在捺完指紋后要特別注意對文件進行保管。一方面盡可能放置在干濕適宜的環境中,以延長其保存的壽命。另一方面,保存文件盡可能地平整地放置保存,不要進行折疊,以免指紋被損壞從而造成無法鑒定。對于那些需要長期保存的文件,例如土地轉讓協議合同之類的,最好是用專門的塑料袋進行封裝,這樣可以較好地杜絕與空氣接觸,同時還能防止被蛀蟲咬壞,是比較理想的保存方式。

三、結語

從我們的司法鑒定經驗看,當事人正確認識和掌握捺指紋的方式,不但有利于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還對規避今后可能帶來的風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人們在捺指紋時要對指紋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認為用手指隨便涂抹即可,而是要注意捺印的條件、捺印的方式、捺印的方法以及捺印后文件的保存等。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權益得到穩妥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曼,歐陽國亮.淺議民間簽名筆跡糾紛申請鑒定應注意的問題[J].法制博覽,2017(19):285-286.

[2]劉世全,羅亞平.指紋鑒定人員對現場指印認知能力的研究[J].刑事技術,2015(1):1-7.

[3]王彥吉.刑事技術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郭樂健 單位:海南政法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