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研究

時間:2022-07-12 03:30:04

導語: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研究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于高校學生來講,是一個創新創業經驗不斷累積的過程,也是創新創業精神和行為能力不斷培養成型的過程。畢業設計作為人才培養的綜合性實踐教育環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將課程教學相對單一與分散的知識融會貫通、加工提煉并綜合應用的平臺。新工科背景下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有待將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畢業設計在增強綜合性、研究性、創新性上需科學“增負”,以加強和改進本科生畢業設計與創新創業的適應性和實效性為目標的探究與實踐,對增長學生創新創業經驗、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本科院校畢業設計現狀分析

國內高校的學者們對畢業設計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鄭州大學胡良明從選題、過程監控、中檢和答辯角度分析影響畢業設計的要素;泰山學院王春玲基于OBE理念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目標,對畢業設計與需求匹配性及問題影響因素開展分析;桂林理工大學張烈平提出將研究內容相近的教師及選題相近的學生組成“課題組”,團隊協作完成項目,提升就業競爭力;北京科技大學毛柳燕將項目管理理念引入畢業設計管理,整合資源,以最好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實現既定目標,黑龍江科技大學董金波等剖析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因素,從過程管理、硬件建設、教師指導及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改革。綜上所述,已開展的畢業設計改革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也取得成效,但從新工科發展的實際需求來看,尚存在一些共性問題:一是選題形式單一,與能力取向的實際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設計工作難以深入;二是指導老師來源單一,設計模式存在僵化現象,缺乏有效指導;三是過程監控和評價機制還不到位,設計欠落實。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模式重構

根據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順應新工科建設規律,從不同維度來觀測學生能力達成。基于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學生創新創業觀念形成,以及不同方向、不同層次、不同來源的畢業設計課題設定及選擇體系,到畢業設計研究方法及完成形式的多樣性,畢業設計過程的深度監控及評價,探索構建畢業設計的新模式(見圖)。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模式設計根據社會、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結合行業職業標準以及應用型本科試點高校定位,研究社會、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途徑。在課程教學階段,引導并鼓勵學生利用專業知識技能,結合自身能力、興趣去發現、探究,如開設“創新創業前沿動態與展望”論壇,安排企業高端工程技術人員來校舉辦不定期課程講座,聘請相關行業和企業的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直接為學生講授與專業相關的生產實踐課程,形成第一、第二與第三課堂互補的課程體系等。拓展渠道,促成學生專業發展和創新創業觀念逐步形成,提升學生畢業設計自主能動性和課題實用性。多渠道建設指導教師隊伍以知識為導向,完善指導教師的構成體系,如將教師科研實例轉化為授課內容,在課程教學中強化案例教學,以課題組的形式組織學生共同參與科研項目的研究攻關。根據專業建設規劃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共性特征,教師以不同形式與企業合作,從中獲得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的實際應用課題,同時,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攜手指導畢業設計,提高教學與生產實踐的契合度。多元性的課題選擇機制引入校企合作項目、創新創意項目、學科競賽項目及生產一線的實際問題,保證課題來源的多元性。對學生創新創業取向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并對擬定的畢業設計題目和研究內容進行比較與分類,量體裁衣,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的設計課題。在內容設置上突出三個方面,即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研究范式與研究方法的制定、課題實效性分析,保證畢業設計內容與本科畢業生創新創業取向的適應性。多樣化的畢業設計完成形式倡導畢業設計完成形式多樣化呈現,打破固有的模式和結構,如完成形式可以是創意策劃書、實物作品等。根據專業和行業企業實際需求,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設計方法亦可多樣性呈現,如構建畢業設計的自主協作模式,校地、校企合作指導的新途徑,畢業設計的交流模式和實踐流程創新,跨學科開展設計等,這些研究與實踐,很好地為畢業設計者賦能。多維度構建監控及評價機制畢業設計的過程管理改革,推行“提前布置、注重過程、分段考核、重在實效”。制定畢業設計分段考核辦法,構建從任務下達、選題開題、中期檢查、論文審查、答辯及成績認定等環節的考核指標,豐富過程監控的組織形式。引入行業、企業專家對畢業設計進行考核,不以結果的正確性作為必要條件,注重創新性、過程性和實效性評價。新工科建設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實踐探索創新技術路線及實施流程基于專業認證的OBE理念,在專業課學習階段,從不同層面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創新創業意識,多途徑促進指導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儲備與更新,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觀念。從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研究方法的制定、創新創業適應性和實效性的選擇上構建選題體系,以大三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協作模式”“校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跨學科設計模式”進行。從本科畢業設計的組織管理、操作程序、論文結構及格式、工作量及難度、成績評定標準等各個環節,觀測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契合學生畢業要求的達成度。整體設計分段實施,全過程孵化成果構建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轉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方案以“四個轉到”(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轉到產教融合,轉到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到學生就業、創業)的轉型目標為指導,分年級、按主題突出基本綜合素質提高、專業課程體系提質、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構建有行業企業參與的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理念,修訂應用性課程教學大綱。將創新創業內容植入課程,從不同層面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創新創業觀念,為后續的畢業設計工作做好知識和能力儲備。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核心設計選題體系,對接新工科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畢業設計工作機制。學生結合校企合作等實際應用,可自主申報創新課題,鼓勵學生結合研創和實體項目多途徑擬題,注重創新性、過程性和實效性評價,全過程呈現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凝練畢業設計特色,多樣化孵化改革成果。從各專業申報的畢業設計改革課題中,遴選一批優秀畢業設計課題改革成果進行展示交流,在此基礎上,面向國家和環洞庭湖區域產業未來,對接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突破傳統學科界限,從單一學科視角轉向跨越學科界限的交叉融合視野,優化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框架和模式。

結語

新工科背景下,以產出為導向,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畢業設計改革研究,通過推動應用型本科高校制度創新,開展改革實踐,從選題、開題,到中檢,再到完成形式及答辯,全過程實施能力跟蹤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孵化出“樓宇電梯群的聯合調度與控制優化設計”“某工廠供配電系統設計”等一批畢業設計成果,被相關機構和單位采納,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與此同時,課題組和不同專業的師生及企業專家互動,進一步優化了路徑和模式,改革覆蓋面穩步拓展,成果應用得到加強,學生的競爭力有效提升。

作者:張奮 李劍波 郭杰榮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計算機與電氣工程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