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競爭力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4 03:12:00

導語:工業設計競爭力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設計競爭力管理論文

【摘要】湖北省位于我國中部地區,是中部經濟發展的領頭羊,通過對支柱產業發展現狀的介紹以及工業設計產業對湖北省支柱產業的影響進行研究,來提高支柱產業的創新意識、品牌和知識產權意識。

【關鍵詞】工業設計市場競爭產業化

一、湖北支柱產業發展現狀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湖北省人均GDP由1978年的332元上升為2007年的16206元,產業結構也隨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一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0.5%下降為2007年的15.5%,下降了2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2.2%上升為2007年的44.8%,上升了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7.3%上升為2007年的39.7%,上升了22.4個百分點。產業結構的變化大致符合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但是第二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太慢,30年中年均只上升了0.08個百分點,這說明了湖北省的工業化速度還比較慢;從輕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來看,湖北省的工業化呈現了重工業化的趨勢,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52.7%上升為2007年的70.5%。

在第二產業中,2007年湖北省39個工業行業的工業增加值超過60億元的行業有14個,這14個工業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的總和接近70%。14個行業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煙草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紡織業8個行業的工業增加值過百億,比重達到了53.19%,因此這8個行業是第二產業的支柱。

湖北省的電力產業、鋼鐵產業、船舶業、汽車制造業、橋梁建筑業、化工業等是推動湖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是湖北省工業化的主要任務。要提升和改造這些產業,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實現科技存量與經濟增量的有效銜接。除此之外,工業設計是目前推動技術創新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力量。

二、工業設計與產業競爭力

1、工業設計推動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工業設計的不斷創新,為消費者提供了日新月異的設計產品。現代的工業設計公司追求一種叫做“技術爆炸”的創新戰略,將舊的創意用新手段表現出來,從而建立強有力的社會網絡的內部和外部的團體,并廣泛的從現行的工作中汲取經驗(Hargadon2002)。事實上,無論是新的或改進的產品,工業設計公司都會提供以各種知識為資本的服務來幫助他們的客戶進行創新。不論是在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蔥祿故親櫓峁勾蔥律希ひ瞪杓貧計鹱啪僮闈嶂氐淖饔謾Kü反蔥巒貧霾蕩蔥律?;通過對技術進行創意、構思、創造,賦予技術新的功能,設計出新產品;以設計活動為核心,對企業管理進行整合,大大提高企業的管理創新和組織協調能力;工業設計以其專業化、國際化的特點引導消費,從而促進市場創新能力的提高,這是包括像波音、卡特彼勒、通用和福特汽車公司(ReinaandTulacz2001,HoechtandTrott2006)等現代工業企業越來越重要的生存和成功的經驗。

2、工業設計推動產業產品檔次的提高

首先是工業設計能提高產品設計水平,包括產品外觀、包裝、品牌等。其次,工業設計能夠增加產品品種,改善產品結構,拉長產品鏈條,對資源進行市場導向的深加工。再次,工業設計通過提高產品的設計質量,塑造產品品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最后,工業設計能降低成本、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文化層次,從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產業經濟效益。

3、工業設計推動產業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

工業設計是公司內部一個戰略資源,正確的設計可能是產品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一個新產品進入市場,最重要的是能否令顧客感到該產品更切合他們的需要,而工業設計側重于改進產品的功能或特性來迎合顧客。很多時候,為獲得最佳組合,工業設計對各種矛盾因素進行權衡,產品的優雅性與使用的便利性;產品價格與質量;技術上的最優化與用戶的使用習慣等,在這一過程中,設計在協調復雜的矛盾之間發揮重要作用。

三、工業設計與湖北支柱產業競爭力提升

1、工業設計與湖北電力產業

湖北省擁有國家電力公司中南電力設計院、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事務所、荊門電力設計院、荊門電力勘測設計院、咸寧市電力勘測設計院和竹山縣水利電力設計院等競爭力較強的設計院所。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中南電力設計院在電力勘測設計領域屢開先河,寫就了我國電力設計史上的諸多“第一”:我國第一座國產化引進型30萬千瓦機組的電廠工程、第一座10萬千瓦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工程、第一個220千伏、500千伏長江大跨越、第一條交流500千伏輸電工程、第一條±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第一座±500千伏換流站、第一條數字微波通訊工程、第一條500千伏綠色環保線路、第一個電力系統BOT項目、第一個超高壓跨海交流聯網工程等,為發展新中國的電力事業做出了積極重大的貢獻。

湖北省提出的“兩型社會”建設方案,將面臨著不同層面的環境問題,對于電力工業來講,這一問題更為突出。電力設計提倡綠色設計,依照循環經濟的原則,如提高電力行業的環保水平。隨著有關環保政策的出臺,火電廠的發展前景顯得越發暗淡,對從事火力發電設計的企業造成了很大影響,而提高設計水平是面臨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湖北省的電力設計在技術、經營、管理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技術進步是我國電力工業從數量速度型發展轉變為質量效益型發展的主要途徑。

2、工業設計與湖北鋼鐵產業

工業設計能力的提高是企業為滿足市場需要,刺激市場需求,使企業技術水平、產品檔次和經營管理水平升級換代的過程,更是產業升級換代、實現產業高級化的必經之路,對于鋼鐵企業來說更是如此。NilsHenrikSolum(1996)對鋼鐵行業的工業設計進行了實證檢驗,得出結論是:在所有行業中,鋼鐵行業是擁有設計部門最多的行業;鋼鐵行業的產品設計占整個創新成本的比重是50%左右;鋼鐵行業產品設計的強度與產品的銷售額的相關系數為0.46(顯著度為0.01);產品設計強度與新產品在銷售額中的比重的相關系數為0.52(顯著度為0.01)。

2006年湖北省生產鋼材1689萬噸,鐵合金10萬噸,鋼產量增加速度加快,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產品結構不斷調整,但是鋼鐵工業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產業。如武鋼集團雖然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形成一定的實業基礎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是未來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可能再依靠生產規模的擴大,這些客觀的事實與未來的挑戰,要求武鋼必須大力開展技術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培育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的核心競爭能力。2006年,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和旗下分立出去的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共申請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7項,在湖北省的工礦企業中名列前茅。該公司以研發、設計為基礎,以工程總承包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成套及制造為核心業務,其營業額2007已經達到40億,2008年預計突破100億。優秀的設計行業將為鋼鐵行業升級帶來巨大的推動力量。工程設計最大爐容逾5000m3,工程總承包最大爐容3200m3,漣鋼2200m3高爐等多項工程設計獲國家、省市級優秀工程設計獎。2007年,設計了國內最大并完全實現國產化的320t轉爐工程——馬鋼三煉鋼建成投產,其年設計能力為70萬噸。這是武鋼依靠調整產品結構、優化工藝技術、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的噸鋼利潤差距,提高市場占有率,走精品名牌之路取得的卓越成績。

3、工業設計與湖北船舶產業

我省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其船舶制造業及相關配套產業具有較雄厚的基礎。我省是內陸最大的船舶產品生產省份,是國內軍民兩用船舶的科研設計開發中心,船舶生產能力及配套產品供給能力,在全國僅次于上海、江蘇、遼寧、廣東之后,排名第五。461廠的焊條、471廠的鑄鍛件、宜昌403廠的生產主機和武鋼的部分鋼材,都是全國船舶制造廠的主要供貨商,可以說,湖北省船舶制造及船舶配套產品已初步具有完整產業鏈的雛形。建造新型船舶,采取新工藝技術和采用現代造船模式是造船技術創新的主要內容。

隨著船舶制造模式的發展,船舶產品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船舶的研發設計技術攻關對于造船而言變得愈加重要。湖北省擁有全國較為先進的船舶研究機構以及人才、地理等優勢,其船舶科研技術一直走在中國造船業的前沿,在產品的研發設計和制造方面是中國中部地區的領軍力量。武漢船舶設計研究所(第七〇一研究所)是我國一流的艦船總體研究設計單位,該所利用軍工技術從事醫用高壓氧艙領域的設計研制已有四十余年歷史,開發研制了嬰兒氧艙、安全型醫用高壓氧艙、氧艙專用空調、計算機操艙系統和氧艙水消防系統等氧艙相關的配套產品,科技含量較高,并獲得多項該領域的國家專利。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第七〇九研究所)是以艦船總體研究、設計為主,兼顧民用開發的多學科、多專業的大型總體研究所。長江船舶設計院是交通系統最大的船舶設計研究單位,主要從事各類海洋及內河的民用船舶、軍輔船舶和港口起重機械的研究與設計。另外還有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設計能力的增強能夠提高船舶產品技術含量和在國際造船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并有利于生產更多的高端產品。船舶制造的最終目的是出口創匯,想要開發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產品,就應大力研究和推廣造船新技術、新工藝,發揮自我優勢,爭取在國際市場上獲得高額利潤。因此,湖北省要實現從造船大省轉向造船強省的目標,工業設計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4、工業設計與湖北汽車產業

湖北省早在2003年就將汽車產業列為本省的支柱產業。2006年汽車行業的銷售收入過千億,但是,汽車產業不等于汽車制造,湖北要引領“汽車創造”,產業導向要逐漸轉變,把研發中心變為扶持的對象。2006至2007年間,33家中外汽車及零部件研發機構云集武漢沌口區,100多項技術專利和創新產品在湖北誕生。

工業設計是制造業競爭之源泉和核心推動力之一,它對生產技術的發揮以及品牌建設產生最直接的影響,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先取決于產品的設計開發能力。作為工業設計的高級階段,汽車設計尤其如此。多年以來,技術的外溢令汽車質量上的差距愈來愈小,評判汽車性能的指標已悄然發生變化,能讓消費者明顯感覺到的差異就是設計,設計的好壞成為競爭中的重要因素,甚至成為汽車企業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美國權威汽車質量調查機構J.DPower&Associaties的調查研究顯示:美國汽車的新車質量在過去5年內提高了24%。1998年隨機抽查100輛汽車,最好質量的與最差質量車之間的技術差距有212處,目前這個數字已經減少到了53處。所以,要繼續在質量上取得競爭優勢明顯面臨困難。與此同時,車型的變化及推出卻在加速。根據《汽車新聞》報道:1995年美國共有910種不同車型上市;到2002年這個數字增長了44%,達到了1314種。在眾多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重要的就是設計,要令自己的車與眾不同,形成獨特強烈的個性,從而獲得競爭優勢。我省汽車產業鏈尚未形成,大量的OEM(定牌生產合作)使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但自主設計能力有限,在設計能力上形成了對國外的依賴。近兩年來各大汽車主機廠都開始創造自主品牌,開發自主知識產權,但由于機制原因,主機廠對設計投入不足,更缺乏對設計師隊伍的再培養,核心設計仍然是從國外購買的。因此,工業設計的投入成了新時期汽車產業競爭力優勢發展的關鍵推動力。

5、工業設計與湖北建筑產業

湖北省的建筑設計機構在朝著公司化、專業化、規模化和職業化方向發展。截止2007年底,湖北擁有48家建筑設計院所,最著名的有中南建筑設計院,2008年該院共承擔海外工程設計項目8個,工程項目管理2個,完成合同額3000萬美元,超過該院前5年海外工程合同額的總和,該院大膽實施“走出去”戰略,足跡已遍及歐洲、美洲、非洲等15個國家和地區。另外還有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等。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中國的特殊情況,社會對建筑設計的需要都比較單一,對建筑師而言,在其設計生涯中可能從事過各類建筑設計,從工業到民用,從住宅到公共建筑,扮演全能型設計人員的角色,而各種技術條件和需求基本由業主來設定或提供。在此條件下,建筑師只要掌握相應的規范、標準,運用基本的設計技術和專業知識,就能在藍圖上繪就相應的建筑,交付業主去建造。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建筑功能需求呈現出兩級趨勢,一方面要求某一單項建筑的功能越來越細化,如辦公建筑、酒店、體育、醫療、商業、文化、大型社區等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又要求建筑具有多種復合功能,如集娛樂、休閑、學習、比賽于一體的綜合性體育建筑,將觀演與培訓、休閑融合的大型文化中心等。

設計的內涵在于擴展,設計已經真正走向職業化。設計者不僅應擁有基本的設計技能等基礎專業能力,更應在某一領域內有所鉆研,在設計知識和技術的掌握上有相應的深度。專業化的發展是建筑師從一般意義上的設計技術人員走向職業化和專家型的重要催化因素,也迫使建筑設計機構必須走向公司化、專業化、規模化、職業化的發展道路。建筑行業內部競爭差異性小、建筑企業普遍技術應用層次不高、技術含量低、同質化嚴重、技術創新缺乏。許多文獻都驗證了良好的建筑設計能力與工程成本和時間的節約,以及安全性和高質量的外觀之間存在著正向效應(Geile,1996;GriffithandSidwell,1997;Francisetal.,1999;JergeasandPut,2001;LowandAbeyegoonasekera2001;Trigunarsyah,2004a,b)。傳統的建筑設計主要以藝術性、空間布局和功能性為重點,很少關注生產制造方面,將其留給承包商去處理建造過程和設計需求的匹配(GriffithandSidwell,1995)。培養良好的設計能力、設計管理能力能夠有效地推動建筑業的發展。

6、工業設計與湖北化工產業

“十一五”期間,湖北省石化行業將建設重點項目118個,總投資572億元,預計到2010年,全省石化總產量將達到14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7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380億元。總體上看,化工產業經濟發展仍然是以外延擴張為主,產品結構不合理仍然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規模小而散,集中度低,許多裝置達不到經濟規模。我國有煉油企業120多家,平均規模為年產261萬噸,而2005年全球有煉油廠674家,原油加工能力41.2億噸,平均規模達年產611萬噸。

(2)石油和化工產品在品種和質量上不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要求。高消耗、高污染、粗加工、低附加值產品的比重偏高,造成總量供大于求、生產能力過剩,而許多產品又大量進口,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原始科技創新能力及技術集成創新能力不足,工程化能力差,成套技術的開發能力比較弱,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基礎性研究和共性技術開發工作薄弱,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和技術裝備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要落后15年—20年;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全行業科技力量的協調和科技資源的整合有待加強。

工業設計對化工產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新能源、新材料、循環經濟以及綠色化工等領域積極發揮工程化的技術橋梁作用,增加產品品種,提高市場競爭力,創造很好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提升化工產業競爭力。

四、結束語

我們要充分利用湖北省制造業的優勢,重點發展像工業設計這樣的專業化生產服務業。湖北省的食品、飲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早在2006年工業增加值就超過60億元,這兩個行業都是設計密集行業,大力發展工業設計,也可以將這兩個行業培育成湖北省的支柱行業。同時通過跨行業的產業鏈,帶動教育、工業、材料、先進技術、信息、市場等行業的協調與發展,有效促進湖北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Britton,J.N.H:Networkstructureofanindustrialcluster:electronicsinToronto[J].EnvironmentandPlanningA2003,35.

[2]Bryson,J.R,Daniels,P.W.andRusten,G:DesignWorkshopsoftheWorld:TheproductionandintegrationofindustrialdesignexpertiseintotheproductdevelopmentandmanufacturingprocessinNorwayandtheUnitedKingdom.WorkingPaperNo.53/04.DesignNorwegianCompetitiveness,InstituteforResearchinEconomics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2004.

[3]Hagedoorn,J:Inter-firmR&DPartnerships-AnOverviewofPatternsandTrendssince1960[J].ResearchPolicy2002(31).

[4]Reina,P.andTulacz,G.J:Globalfirmsincreasetheirlocalpresencesacquisitionsandlocaljointventuresarehelpingmajorfirmsovercomeregionaleconomichurdles[R].EngineeringNews-Record2001(4).

[5]Hoecht,A.andTrott,P:Innovationrisksofstrategicoutsourcing[J].Technovation2006(2).

[6]NilsHenrikSolum,KeithSmithandEvaN?覸ssKarlsen.DesignandinnovationinNorwegianindustry:PaperpreparedfortheNorwegianDesignCouncil,1996STEPrapport/reportISSN0804-8185Oslo,september,1996Revisedseptember1998.

[7]Viscusi,W.K.andMoore,M.J:.ProductLiability,ResearchandDevelopmentandInnovation[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3,101(1).

[8]湖北省統計局:湖北省統計年鑒[Z].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