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時間:2022-12-12 10:56:32

導語:共享經濟文創產品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共享經濟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摘要:本文從桂林當地文創產品出發,以共享經濟形式為銷售平臺,通過產品實用功能滿足游客在外地的信息需求,同時宣傳本土文化,既增加游客旅游體驗感,也提高當地經濟效益。

關鍵詞:共享經濟;文創產品;旅行體驗;消費者心理

1共享經濟帶來新的商業機會

1.1共享經濟的意義。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一個現象性話題,而這個現象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共享經濟原指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有償讓渡資源使用權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被分享者獲得資源或服務,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共享經濟模式無疑給越來越多的需求者和閑置的有限資源一個合理利用的解決方案,以達到各取所需的模式。1.2旅行需要被共享。隨著中國游客旅行經驗不斷豐富,旅行中的多種需求也在提升。以前的旅行是游客跟隨著導游看風景聽解說,看似距離很近其實跟當地的本土文化是隔著一個看不見的柵欄。而共享旅行則代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交流的過程。1.3共享經濟與文創結合的未來。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在旅游過程當中,游客有分享異地生活方式的權利,有使用共享資源的權利。共享最本質的要素是人。人需要有一個平臺一個橋梁,一旦橋梁和平臺架設起來,這種交流是很容易的,是超出想象的。共享恰恰架起一座本地市民和外來游客共享城鄉生活空間的橋梁與紐帶。在旅游住宿和旅游交通領域,共享帶來的變化已顯而易見。

2共享經濟國內外發展情況

2.1共享經濟國外發展現狀。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和美國知名的短租平臺愛彼迎(Airbnb)聯合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海外共享住宿消費重要市場和快速成長型市場。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有超過530萬中國游客預訂愛彼迎的住宿。去年中國出境游客預訂用戶近160萬人次,同比增長142%,可見其強勁的增長趨勢。共享旅行背景下的旅游者,更加重視與旅游目的地人們的交往,在交通、住宿、導游陪同甚至是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等環節與當地居民進行全面接觸,獲得比傳統旅游者更加深入的體驗。中國旅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有83%的愛彼迎房客希望在旅游過程中,可以像當地人那樣生活。2.2在我國共享經濟與文創結合將成為新的趨勢。文化科技創新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文化和科技的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現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顯著特征。作為全國性的新型產業科技和資源共享的公共服務平臺,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已經逐漸承擔起促進文化科技跨界融合、協同創新的歷史使命。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消費驅動的新的產業,所以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在開放共享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時代進步發展的特征[2]。

3文創產品在桂林的發展情況——以旅游紀念品為例

此次創新項目以分析廣西旅游產品現狀、存在的問題,尋找新的開發途徑。以桂林步行街與陽朔西街為例,產品形象同質化嚴重:滇藏風情的手串、北海貝殼風鈴、少林竹劍等各地域的旅游產品都在一條街上可以見到。功能較為單一;很多旅游產品以象鼻山或劉三姐為主題,塑造出簡單的陳設品,即使在消費者購買之后,回到家也用處雞肋,實用功能不強;或者桂林黃玉等旅游產品過于沉重,不適合旅行攜帶。桂林旅游紀念品通過傳統門店由售貨員進行銷售,這種傳統方式并不適用年輕的消費者,很多新型消費者更注重旅游體驗,很少去專門的紀念品店購買商品,四川的某些賓館會在客房里擺上可愛的熊貓玩偶,游客在入住時會對玩偶愛不釋手,臨走時退房時往往也就順帶買下該紀念品。這種體驗式銷售可以說春風化雨,順理成章。

4共享經濟與桂林文創產品相結合的問題

4.1共享住宅的散漫分布和城鎮基礎建設的矛盾。桂林民宿多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圍繞著當地的資源和生態環境來開發。雖然之前的酒店都集中在桂林,陽朔主要景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但隨著AIRBNB共享住宅軟件的興起,很多當地村民都以自己的住房開了自營旅社的項目,而這些民宿價格高低不等,質量層次不齊,規模大小不一,散布在城鎮周邊各個角落,或者是老街古巷不好尋找,城鎮基礎建設較差,巷道構造復雜,街道狹窄,夜晚時鎮子中心熱鬧喧嘩,走出鎮子擇昏暗混亂,夜晚很難辨認方向,難以識路。4.2共享產品與景區管理問題的磨合。共享產品不僅解決了游客的許多需求,也給桂林本地市民帶來了方便。例如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電動車在桂林市區的投放可以給市民和游客同時使用;同時共享帳篷、共享睡袋、共享住宿、共享手電、共享WiFi則主要為游客服務,減輕游客前往外地的行李。桂林的景區中基本出現很少類似的補給站,所以共享產品的投放和維護在景區中還有著很大升級的空間。4.3文創產品需要拓寬展示平臺。桂林產品的營銷模式以傳統的售貨員銷售為主,具體集中在景區自營商店,景區外個體店、步行街等,針對跟團游客,價格低廉,產品同質化嚴重。近些年桂林的文創產品也開始有所升溫,突顯桂林特色的團扇。版畫等以新的面貌展現在游客面前。但售賣點較少,營銷點小眾不明顯,需要細細閑逛才能發現,但跟團游客往往沒有足夠時間。所以在以傳統銷售形式的基礎上可尋找新型銷售模式,拓寬宣傳渠道。

5擬定的解決方案

5.1增強共享住宅與景區環境及游客心理的聯系。方案一:針對共享住宅的散漫分布和游客識路的問題,設計可隨身攜帶的共享手環,該手環成本低廉、功能簡單。手環腕帶加入廣西民族元素,可提前選擇好款式,適用于兩個及以上的游客群體,可定位游客與游客的距離,防止走失;游客與共享住宅的路線。手環可增加防蚊蟲的輔助功能,游客使用完畢之后,可以將手環還給民宿,手環腕帶可拆卸留作紀念。方案二:針對游客與共享住宅與景區的情感聯系問題,日本大阪北海道地區有出租和服給游客,地點區域不限,游客身穿當地服飾行走在當地環境中,情感中更能融入當地文化;在桂林我們也可以通過新材料,和簡化工藝重新塑造一個竹筏上油燈的新形態。游客可提著現代版的油燈行走于古鎮,光影斑駁更融入當地昏暗的鄉間小道。文創油燈可折疊好收納,可售賣、可共享、可滿足游客在景區小鎮當下的實用功能,也可以為紀念品帶回家當做臺燈使用。5.2按照景區類型根據游客需求設計產品。云龍玉龍雪山常年積雪,登山前的草甸處會有棉衣租賃,解決了游客盛夏帶棉衣的麻煩;滑雪勝地也有滑雪杖,滑雪眼鏡的租賃;桂林古東瀑布有爬瀑布的項目,起始點有草鞋買賣,離開后草鞋可帶走留作紀念,針對景區類型的不同,游客不同的需求可設計不同功能的共享產品。方案一:桂林靖江王府屬歷史文化類景區,特點為明代建筑及清朝時期貢院制度,其歷史由來和文化傳統是游客的主要游覽內容,可設計便攜式共享講解器,講解器和耳機可租賃,講解器的包裝可用3D打印塑料設計成為鏤空的彩色壯族繡球形狀,包裹住講解器與耳機,當游客游覽完畢,講解器完成解說可歸還至景區,包裝則可留給游客作紀念,這個繡球包裝其實是耳機的收納包,也傳遞了民族文化。方案二:陽朔西街除了跟團游客、自由行,周邊游的散客也占了很大比例,很多年輕人三五成群來到這里休閑,也給當地住宿業的發展也帶來空間。很多青年旅社、民宿蓬勃發展,這類人群來游玩更注重旅行體驗感與人際交流,甚至會受到INS、小紅書、抖音等手機APP的宣傳影響,從而一窩蜂扎入某個網紅咖啡館、民宿進行“打卡”。針對這種求新求關注心理的消費人群,設計方向需更具個性,抓住“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點。方案三:針對龍勝、古東等景區游覽路線較長,園區較大,觀光時間至少兩小時,景區中的休息節點處可適當增加小型驛站進行補給,驛站中可提供共享單車、共享傘、共享充電寶、飲料自動售賣機等旅行途中的必需品。5.3將文創產品和共享經濟模式結合。方案一:針對為文創產品開拓新銷售市場,可以考慮以租代買的銷售模式,增強產品體驗感,比如針對龍勝景區,夜晚梯田景區沒有路燈,游客大多只能留在賓館很難出門,但夜晚的苗寨高懸紅色燈籠,在暗夜薄霧中別有另一番景象,可為夜晚的景區設計共享燈具,產品可投放在民宿或酒店的每間客房內,游客在入住時很輕易看到該產品的展示及使用信息,燈具造型可取自漓江竹筏上的漁燈造型,游客可提著燈籠在夜里的古寨中行走觀看,更代入當地的風土人情中,是個特別的體驗。該共享燈具可租賃,供游客在當地使用,也可售賣,燈具被設計成木質卡扣結構,折疊包裝易攜帶、易拆裝,放在家里可做臺燈、氛圍燈使用,也可送親朋好友,是個實用的紀念品。方案二:可在青年旅社、民宿中針對年輕旅客投放一些有交互體驗感的產品,如可疊加的手機殼。手機殼運用四色(洋紅、青色、黃色、黑色)絲網印刷的原理,需要“打卡”四個桂林周邊的風景,只要游客去到景區售票處即可領到一張透明的單色門票可插入手機殼背面,集齊四張單色門票插入手機殼后方則會出現一張完整的彩色印刷圖案。這種方式目的是拉近游客和景區的關系,讓游客有種玩游戲尋找寶藏完成任務的代入感,最后這鮮艷的彩色印刷圖案更是一個帶的走的文化。

6總結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與文創產品的結合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針對景區的不同、游客需求的不同還有很多可以嘗試的方案,為旅游節省了多余資源,為消費者解決了不必要的麻煩,更推廣了桂林的本土文化,對于紀念品的直接使用也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強的體驗感和情景感,給消費者更大的緩沖空間決定帶不帶回家,也給文創產品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

參考文獻

[1]蔣佳倩,李艷.國內外旅游“民宿”研究綜述[J].旅游研究,2014(4):16-22.

[2]張旗.慢旅游視角下的游客體驗空間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5(3):75-79.

[3]李慶雷.國外旅游共享經濟的發展及其啟示[J].中國旅游報,2016,4.

[4]羅云麗.旅游共享經濟的基本特征、運行機制與發展對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6,07.

[5]鄭紅霞.基于“共享經濟”視角的旅游業O2O商業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01.

[6]<共享經濟浪潮襲來,文旅產業如何優質發展?>網址:www.sohu.com/a/237599305_196727

[7]<共享經濟下的旅游業怎么搞?>網址:dy.163.com/v2/article/detail/CP14VOF40514BH6P.html

[8]“共享旅行”來了《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07月03日第12版)

[9]2016共享經濟下的文創產業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論壇暨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辦[J].工業設計,2016(02):13.

作者:程馨 張燕 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